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相关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2013年至 2016年间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孕产妇 80例,对产后出血的产妇分析出血原因,通过早期检测和护理干预来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80例患者中 30例为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 28例为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 10例为产道损伤导致的产后出血, 8例为凝血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 4例为多次进行人工流产导致的产后出血,通过治疗和护理干预有 1例多次流产导致的产后出血患者治疗无效,进行了子宫切除术;结论 产后出血是有不同因素引发的产后并发症,做好前期预防,出血后进行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干预,能够大大降低产妇产后出血情况。

  • 标签: 产后出血 回顾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引起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监测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ICU病房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423例。观察并记录他们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体温、各种检测报告(尤其是血常规、各类培养结果)等内容,分析常见致病菌及感染危险因素。结果(CRBSI)感染率13.5%;主要的病原菌为真菌;置管部位、置管时间、病情严重程度、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与CRBSI有关,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是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重点部门,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严格中心静脉置管护理,选择合适的置管部位,缩短置管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加强手卫生和穿刺部位消毒,对防止CRBSI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目标性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展神经麻痹的病因、治疗方法、效果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外展神经麻痹的47例患者。结果外展神经麻痹的主要病因有糖尿病性外周神经麻痹(26%);非特异性炎症(17%)。结论外展神经麻痹病因多样且复杂。

  • 标签: 眼肌麻痹 外展神经疾病 外展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EB病毒感染患儿131例,采用ELISA检测EB病毒抗体,PCR法测定EB病毒DNA。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转归及预后。结果131例中,≤7岁103例(78.6%)。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依次为发热95例(72.5%)、咳嗽46例(35.1%)、咽痛42例(32.1%)、皮疹21例(16.0%)、淋巴结肿大13例(9.9%)、眼睑浮肿9例(6.9%)、腹痛8例(6.1%)、腹泻3例(2.3%)、精神萎靡2例(1.5%),精神恍惚、恶心呕吐各1例。EB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种类繁多,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76例(58.0%),其次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5例(19.1%)。更昔洛韦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儿童EB病毒感染起病症状多样,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检测EB病毒DNA及EB病毒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

  • 标签: EB病毒感染 相关疾病
  • 简介:摘要近几年,临床医学教育背景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医学模式已转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通过因特网获得知识十分便捷,市场经济下医疗市场竞争性愈演愈烈,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对高职临床医学教学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和提高,既往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高职院校临床教学的要求。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临床教学工作,才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 标签: 临床医学 教学方法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职高专医学类学生在实习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实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制定问卷调查表,对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5家实习医院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在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理论知识与临床脱节、病案病历书写能力不足、专业理论知识不牢固、临床操作技能不熟练以及与病人的沟通能力不足等方面。结论进一步研究学校理论学习与临床对接的问题,加强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强化临床操作技能训练,加强人文素养培训是使医学生顺利进入实习,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医学实习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高职药理学实验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变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对于教学成果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将从完善考核制度、创新实验方法、改革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兴趣等方面着手,探讨高职药理实验教学的改革。

  • 标签: 医学高职 药理实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制砖机所致眼球穿孔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4年我院收治的15例制砖机所致的眼球穿孔伤的病史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受伤环境、致伤原因、外伤性质、相应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及视力改善等进行分析,并到制砖厂实地调查。结果15例中男8例,女7例。年龄16~45岁。其中35岁以下者占70%。职业均为农民工。受伤环境均为制砖厂,均为制砖机上断裂钢丝崩伤,受伤眼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性眼内炎。15例中保守治疗1例,清创缝合加激光光凝3例,清创缝合加冷凝3例,玻璃体切除术4例,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3例,转上级医院1例。入院时73.33%视力0.1以下,出院时86.67%视力0.1以上,46.67%视力达1.0。结论制砖机器所致眼球穿孔伤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且均并发有感染性眼内炎,需引起足够重视并制定预防措施。

  • 标签: 眼球穿孔伤 制砖机 特点 视力 眼内炎 感染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肠道感染热性惊厥的护理经验,提高医务人员对肠道感染小儿的护理质量。方法选择该院把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入的60例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方法,实验组应用舒适性护理方法。就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进行舒适型护理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大部分患儿的惊厥情况通过护理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肠道感染 热性惊厥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损伤的因素。方法选取5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科护士100名,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及应对量表进行调查。计数资料采用例数与百分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过去一年中,70名护士均发生过针刺伤,刺伤率达70%,不同职称护士之间的针刺伤次数无明显差异(χ2=I.86,P>0.05),工作繁忙和粗心是职业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大、粗心,缺乏相关职业损伤知识是其发生职业损伤的因素。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损伤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相关问题。方法选取隧道开挖新入职的840名一线员工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420名上岗时佩戴噪声防护耳塞,对照组420名上岗时没有任何佩戴噪声防护耳塞,上岗之前全部在甘孜州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进行疑似职业噪声聋、职业禁忌证、听力损失、异常心电图、类神经症状、耳部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高血压及其他它疾患体检,上岗10周后,两组人员均到甘孜州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进行相关项体检的检测,并对比两组人员在上述相关项检查中的人数和占比。结果实验组420名员工在疑似职业噪声聋、职业禁忌证、听力损失、异常心电图、类神经症状、耳部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高血压及其它疾患上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0名员工相关症状的检出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噪声作业会对接噪(接触噪声)员工的职业健康产生危害,呼吁生产企业能为接触噪声作业岗位劳动者提供必备的噪声作业防护措施。

  • 标签: 噪声作业 职业健康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小儿弱视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以期提高小儿弱视治疗效果。方法对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46例弱视小儿进行研究,所选患儿均接受治疗和调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据分析发现,家长对弱视相关知识的认识不足、学校未参与、年龄大以及斜视性弱视等因素是对弱视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家长对弱视相关知识的认识不足、学校未参与、年龄大以及斜视性弱视等因素均会对弱视患儿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综合性措施进行处理,使治疗效果提高。

  • 标签: 小儿弱视 治疗效果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 方法:我院在 2016 年 03 月到 2017 年 03 月收治的 60 例妇产科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的 30 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0 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中感染率最高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占 30 例,其中,妇 科 15 例。 其次是下呼吸道感染占 5 例, 其中,产科 15 例。 胃肠道感染占 15 例,生殖系感染占 7 例,泌尿道感染 5 例,手术部位感染 1 例,眼耳鼻喉感染 1例,盆腔内组织感染 1例。 结论:由于妇产科的感染因素较复杂,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根据其感染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妇产科 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 

  • 标签: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重,与衰老相关的研究逐渐为众多学者所重视。衰老相关疾病动物模型在衰老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常用的衰老相关疾病模型有自然衰老模型、药物干预衰老模型、臭氧损伤衰老模型、γ-射线辐照衰老模型、去胸腺衰老模型、快速老化小鼠模型等。该研究就实验研究中鼠类衰老模型的制备和评估做一总结,以期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衰老 疾病模型 动物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是指患者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引起。眼科住院患者由于大多数需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若患者术后未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极易发生医院感染。

  • 标签: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肿瘤患者发生便秘的相关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6例肿瘤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出现便秘的相关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分析所得,引发便秘的原因包括药物的副作用、饮食原因、缺乏锻炼以及其他精神因素等,通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13例(64.20%)患者于2~3d内得到有效缓解,其余63例患者于4~5d内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对肿瘤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程度,同时,还能够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病人便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142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查阅病历、服药登记表及登记卡随访记录等方法调查可能与其便秘发生相关的各类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42例脑卒中患者发生便秘主要为饮食、疾病、活动能力、心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5类因素所造成。结论脑卒中患者出现便秘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合其根本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避免、减少便秘发生。

  • 标签: 脑卒中 便秘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