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以下简称膀胱)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在西方国家恶性肿瘤中高居第4位。据美国癌症协会2005年估计,该年美国膀胱新发病者63210例,死亡13610例。我国尚无膀胱发病的详细资料。上海市肿瘤登记处1973—1999年共收集新发老年膀胱患者7535例,男5709例,女1826例。男性发病率从1973—1975年的5.1/10万上升到1997—1999年的6.7/10万,女性则稳定在1.5/10万。

  • 标签: 浅表性膀胱癌 现代诊断 诊治进展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肿瘤登记处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浅表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2年6月浅表膀胱患者共5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卡介苗膀胱灌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手术联合卡介苗膀胱灌注对于浅表膀胱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 浅表性膀胱癌 临床效果
  • 简介:卡介苗(BCG)是在1904年由Novard从一头患有结核性乳腺炎的奶牛中分离到的一株毒力很强的牛型分枝杆菌,该菌株在培养基中表现出很强的结块的特性,1908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Calmette—Guerin在培养基中加入牛的胆汁解决了菌株凝结成块的问题,经过13年230代减毒培养,培育出的具有稳定免疫原性和较低毒性的预防结核病的菌苗,此菌苗被命名为卡介苗(BacilledeCalmetteetGuerin,BCG)。随着BCG菌苗的广泛应用,科学家发现接种过BCG菌苗的人群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种过BCG菌苗的人群。由此,BCG菌苗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不断有报道。

  • 标签: 卡介苗(BCG) 浅表性膀胱癌 免疫治疗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 牛型分枝杆菌 培养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膀胱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04年美国约有60240例新诊断的膀胱肿瘤病例,男女比例约2.8:1,其中90%病理为尿路上皮肿瘤。浅表膀胱(superficialbladdercancer,SBC)指无肌层浸润的膀胱,包括Ta、T1和原位(Tis),约占新诊断病例的70%。近年来,国内外均强调逐步规范膀胱的临床诊疗指南,根据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来选择手术、腔内灌注和随访等,现将SBC腔内化疗的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浅表性膀胱癌 腔内化学治疗 尿路上皮肿瘤 cancer 诊断病例 病理分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浅表膀胱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浅表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URBT)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BT)治疗,术后两组均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统计比较两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及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两组的手术用时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观察组的复发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浅表膀胱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 标签: 浅表性膀胱癌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膀胱根治术治疗膀胱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膀胱根治术治疗的膀胱患者26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术后出血、肠梗阻、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其并发症的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根治术治疗膀胱具有较好的临床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较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膀胱癌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 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膀胱根治术与开放性膀胱根治术治疗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80例膀胱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40例与试验组40例,研究时间是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性膀胱根治术治疗,试验组实施腹腔镜膀胱根治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术后1天、术后3天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膀胱癌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 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
  • 简介: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5-07间在孟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42例浅表膀胱患者,均给予经尿道膀胱电切术联合术后应用吡柔比星行膀胱灌注化疗。观察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4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36.70±11.22)min,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3.62±0.56)d。1例(2.38%)患者出现闭孔神经反射,未出现电切综合征、膀胱穿孔等其他并发症。患者术后均获得24个月的随访,其间出现5例(11.90%)复发。结论经尿道膀胱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膀胱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

  • 标签: 浅表性膀胱癌 经尿道肿瘤电切术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浅表膀胱术后采用甘露聚糖肽联合吉西他滨预防其复发的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17年1月--2017年7月临床研究病例60例,拟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吡柔比星单药膀胱灌注化疗,实验组应用甘露聚糖肽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检测相关指标追踪复发情况。结果灌注1-5次后,血清IL-8值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年复发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三年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膀胱术后患者,采取甘露聚糖肽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降低指标,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甘露聚糖肽 吉西他滨 浅表性膀胱癌 术后复发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对于深度浸润、局部切除术后肿瘤多次复发和膀胱三角区、颈部肿瘤的患者,建议行膀胱全切及膀胱重建术,回肠膀胱术(Bricker’soperation)是膀胱重建最常应用的术式之一,即输尿管回肠皮肤造口术,是一种不可控的永久性的尿流改道术式。

  • 标签: 膀胱癌 回肠膀胱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腹腔镜膀胱根治术治疗膀胱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膀胱根治术治疗的膀胱患者26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术后出血、肠梗阻、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其并发症的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根治术治疗膀胱具有较好的临床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较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膀胱癌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 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术后的1到2周内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到3年,观察疗效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2%(18/25),复发率为24%(6/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26/35),复发率为22.9%(8/3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4/3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丝裂霉素膀胱管灌注疗法对于预防表浅性膀胱复发的效果十分理想,该种疗法具有用药方便、费用低廉的特征,患者不会出现全身性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丝裂霉素膀胱灌注 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膀胱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浅表膀胱患者92例,经医院委员会审核通过及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后,随机等分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观察各小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与试验组相比较长,且试验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但两组患者均无腹泻、脱发等并发症情况。结论针对我院浅表膀胱患者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显著,缩短留置尿管时间,降低复发率,并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浅表性膀胱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