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浅表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浅表膀胱患者11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和对照组。标准组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电切术HOLBT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术后两组患者均留置16F双腔导尿管,手术后24小时进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结果标准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两组数据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标准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结论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浅表膀胱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经尿道钬激光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癌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腹腔镜膀胱根治术治疗膀胱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膀胱根治术治疗的膀胱患者26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术后出血、肠梗阻、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其并发症的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根治术治疗膀胱具有较好的临床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较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膀胱癌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 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根治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浸润性膀胱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浸润性膀胱患者共4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膀胱根治性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同时运用腹腔镜膀胱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半年随访,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8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2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浸润性膀胱,采用腹腔镜膀胱根治术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着确切的疗效,同时还可以加快患者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浸润性膀胱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86例膀胱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存活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存活率为97.67%、复发率为11.6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5%、93.02%、6.9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结石合并膀胱患者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膀胱结石合并膀胱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传统开腹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状况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5%),(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膀胱结石合并膀胱患者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后,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存在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创手术 膀胱结石 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膀胱膀胱切除术患者资料,术中,回肠膀胱术尿道改流30例为观察组,原位新膀胱术尿道改流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1月、3月及6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治疗上,全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膀胱术的疗效更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癌 全膀胱切除术 回肠膀胱术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膀胱患者接受经尿道电切术及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根据我院的70例膀胱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切除率为100%,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2例术后切口感染病例,采取措施后均好转,没有各类并发症出现,患者脏器没有受到损伤,恢复情况良好。观察组复发率5.7%,对照组22.9%,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膀胱患者接受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效果优秀,复发率地,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膀胱癌 经尿道电切术 术后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使用经尿道电切术和术后膀胱灌注的效果。方法我院对70例膀胱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35例患者。对照组使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增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成功率均为100%,肿瘤切除率均为100%,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2例切口感染病例,针对性处理后治愈,无严重并发症病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观察组的复发率是5.7%,对照组是22.9%,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膀胱患者接受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优秀,患者复发率低,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膀胱癌 经尿道电切术 术后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和经尿道电汽化治疗表浅性膀胱的效果,为临床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70例表浅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实验组,n=35)和经尿道电汽化治疗(对照组,n=35)。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复发率、治愈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术后住院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经尿道钬激光治疗表浅性膀胱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表浅性膀胱癌 钬激光 并发症
  • 简介:膀胱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为膀胱移行细胞(bladdertransitionalcellcarcinoma,BTCC),其中约70%为浅表性肿瘤.治疗后其5至15年内的复发率高达60%-85%,并其中20%可进展为浸润性肿瘤。因此及早发现膀胱肿瘤及其复发肿瘤十分重要。目前膀胱的传统诊断和随访方法是膀胱镜及尿细胞学检查.前者为诊断膀胱的金标准.但为侵入性检查:后者虽属无创且特异度高,但对低级别肿瘤敏感度低。因而寻找无创、敏感、特异且简单可行的尿肿瘤标志物作为膀胱诊断和随访的依据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

  • 标签: 膀胱癌 尿肿瘤标志物 实验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膀胱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在深入灌注化疗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入我院肿瘤科接受手术治疗后继续实施膀胱灌注化疗的80例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人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自愿为前提,根据双盲随机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40例,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对照组(40例,单纯常规护理)两个组别,对比不同护理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及干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90.3±5.6)明显高于对照组(79.6±10.7)(p<0.05)。结论膀胱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应用延续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所得效果良好,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膀胱癌 膀胱灌注化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肌层浸润性膀胱患者接受保留膀胱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的4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其使用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部分膀胱切除手术,对照组13例患者接受膀胱肿瘤电切术。对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共有9例患者复发,术后复发率是30%,患者的平均复发时间是9.4个月;对照组共有5例复发病例,复发率是38.5%,对照组组患者的平均复发时间是8.7个月。两组术后的无瘤生存率情况为,观察组1年生存24例,对照组10例,观察组3年生存16例,对照组6例,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肌层浸润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治疗使用保留膀胱手术的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比较高,临床中能够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保留膀胱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造口袋在膀胱术后治疗尿瘘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我院住院部所收治的行膀胱手术后继发尿瘘症状的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方法进行分组,20例患者被纳入观察组,20例患者被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共计20例,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共计20例,采取泌尿造口袋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瘘口平均愈合时间为(25.1±1.8)d,截止愈合平均换药次数为(8.1±0.8)次,以上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膀胱术后出现尿瘘症状的患者进行临床处理期间,合理使用泌尿造口袋有确切的价值,能够缩短尿瘘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值得重视。

  • 标签: 膀胱癌 术后 治疗 尿瘘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3.0TMRI膀胱不同b值的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探讨高场强MRI最佳b值的选取。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的患者进行MRI常规成像及DWI检查。梯度扩散因子b值分别取700s/mm2、1000s/mm2和1500s/mm2。观察膀胱不同b值的DWI表现,测量肿瘤信噪比(SNRC)、肿瘤对正常膀胱壁和尿液的对比信噪比(CNRCB、CNRCU)及测量不同b值时肿瘤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WI可显示所有肿瘤病灶,呈偏高信号肿块影;随着b值增加,肿瘤SNRC下降,而CNRCB、CNRCU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值增加,肿瘤平均ADC值虽有减小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F=3.04,P〉0.05)。结论:当b值取1500s/mm2时,在不影响病灶显示的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的对比信噪比和相对准确的ADC值,有助于膀胱的早期发现和准确分期。

  • 标签: 膀胱癌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膀胱术后膀胱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05月~2017年05月期间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7例膀胱术后膀胱造口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膀胱造口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的34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组患者术后1年造口周围皮肤炎、造口黏膜肉芽肿、造口旁疝、造口内陷及尿酸结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延续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18%,显著高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的72.73%,差异显著(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膀胱术后膀胱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 膀胱癌术后 膀胱造口 生活质量 影响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膀胱手术期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在临床上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1月我院接收的膀胱手术患者64例,按治疗先后分组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方法护理,研究组便同时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心态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对比对照组,研究组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更低,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使用个性化护理方案对膀胱手术患者护理,可帮助其予以心态的改善,更好的面对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心理护理 膀胱癌 手术 效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术后辅助动脉灌注化疗及膀胱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泌尿外科肌层浸润性膀胱保留膀胱的8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动脉灌注化疗组39例,术后仅采用动脉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组41例,术后仅采用膀胱灌注化疗。结果动脉灌注化疗组、膀胱灌注化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92.31%、92.68%,3年生存率分别为82.05%、80.49%,5年生存率分别为71.79%、70.73%;两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01、0.03,P>0.05)。结论浸润性膀胱保留膀胱的患者术后应用动脉灌注化疗及膀胱内灌注化疗,可降低肿瘤复发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动脉灌注治疗 生活质量 膀胱灌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二次膀胱肿瘤电切联合即刻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的安全与疗效。方法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患者30例分为两组,实验18例,患者在第一次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4-6组行二次电切,以后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12例,行TUR术后1周膀胱灌注化疗,以后常规进行膀胱灌注化疗,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总复发率16.7%,实验组复发率,对照组复发率。结论即刻膀胱灌注化疗及二次电切可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的复发率。

  • 标签: 膀胱癌二次经尿道肿瘤电切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膀胱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膀胱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得分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得分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三项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后,能够使得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获得健康知识教育,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其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膀胱癌手术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法替尼(Afatinib)对T24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Afatinib(0,1,5,10,20umol/L)作用T24细胞,用噻唑蓝(MTT)法研究Afatinib对T24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fatinib对人膀胱T24细胞凋亡的影响;用Transwell实验研究Afatinib对T24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Afatinib对膀胱T24细胞的增殖能力有着抑制作用;对T24细胞有着促进凋亡的作用,Afatinib对膀胱T24细胞的侵袭能力有着抑制的作用。结论Afatinib抑制了T24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促进了T24细胞的凋亡。

  • 标签: Afatinib 侵袭 增殖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