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介绍一种导尿的操作方法并分析。方法:60例初次导尿失败的男性患者,采用弯法导尿。结果:37例导尿成功。结论:对于初次导尿失败的男性患者,弯法导尿可以明显提高成功率

  • 标签: 导尿术 顶弯法 导尿失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士轮岗,护士的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增强了护士的竞争力及综合管理能力。方法:2019年5月-7月我院实行护理管理队伍改革:1.50岁以上护士离开管理岗位;2.其余护士实行科系内大轮岗;3.轮岗后空缺护理管理岗位实行竞聘上岗。结论:这种科系内护士轮岗是提高护士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 标签: 护士长 护理管理 集体式轮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检分诊标准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2020年7月-2020年12月分别为未实施及实施急诊检分诊标准阶段,在两个阶段各选急诊就诊的7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比较组间候诊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4级患者候诊时间均缩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级患者候诊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急诊分诊标准,并将其应用于急诊实践工作中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急诊 就诊预检 分诊标准 临床实践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院各项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护士素质与护理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医院改革的重点,做好护理管理关键点在于护士的综合素质水平。基于此,本文就护士素质与护理质量管理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提升护士素质与护理管理质量的建议。

  • 标签: 护士长 素质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宜宾市新冠肺炎疫情防工作中,我院为宜宾市新冠病员收治定点医院,急诊科负责全市所有确诊病人、疑似病人、无症状感染者等人员院前急救转运工作。2020年5月,宜宾市印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工作实施方案,开始进入常态化防阶段。在2020年1月19日宜宾市拉响新冠肺炎战疫的号角,宜宾市发现12例新冠肺炎患者,并于2020年3月10日最后1例患者康复出院。从2021年7月28日出现1例省外输入本土病例。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凭借成熟、完善的疫情防机制,精准高效地完成了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院前急救转运,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和转运对象交叉感染发生。本文着重在急诊科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下院前急救疫情防经验进行探讨。

  • 标签: 新冠肺炎 常态化疫情防控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凸侧关节突区域的免疫反应,探讨骨组织局部的炎症反应与脊柱侧凸的骨量降低是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方法 A 组:对照组(先天畸形)10 例;B 组:病例组(AIS)10 例,在手术中取患者凸侧的下关节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检查,观察CD3、CD4、CD8等指标。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CD3 结果显示:对照组(先天畸形)凸侧下关节突染色为阴性, 病例组(AIS)凸侧下关节突染色的CD3 为阳性。CD4 结果显示:对照组(先天畸形)凸侧下关节突染色为阴性, 病例组(AIS)凸侧下关节突染色的CD4 为阳性。CD8结果显示:对照组(先天畸形)凸侧下关节突染色为阴性, 病例组(AIS)凸侧下关节突染色的CD8 为阳性。免疫荧光双标检测:结果显示凸侧下关节突的CD8 和CD4 染色阳性。结论 AIS患者椎区域的骨组织中发现了炎细胞浸润,与生物力学相互作用,促进了脊柱侧凸的进展,是影响AIS自然进程的另一因素。

  • 标签: AIS 顶椎 凸侧关节突区域的免疫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碘缺乏病曾是我国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并肆虐多年。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重视不断提升,并在多年间积极宣传与碘缺乏病相关的知识,现碘缺乏病在我国的患病人数大大降低,但仍需要社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患者患上碘缺乏病后,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尤其是儿童和孕妇等特殊群体,如果摄入碘不足以支撑身体需要,会对自身或腹中胎儿产生不可逆的伤害。因此,相关部门更要加大对碘缺乏病的宣传和防。本文介绍了碘缺乏病概述,并说明了碘缺乏病预防措施。

  • 标签: 碘缺乏 防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荧光标记法联合感护士干预对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防效果的评价。方法 纳入住院患者340例,时间2020年2月-2022年2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感护士干预,研究组应用荧光标记法联合感护士干预。比较两组床单元清洁合格情况,比较两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研究组设备带、床栏、床尾、床头及床头桌的清洁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防中应用荧光标记法联合感护士干预,可使床单元清洁程度得到有效改善,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可得到有效降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 感控护士干预 荧光标记法 清洁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了解瑞芬太尼注射对于临床麻醉中出现呼吸抑制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98例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使用奇偶数法随机均等分为各49例的两组,分别设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入手术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路、心电监护,予以硬膜外间隙持续阻滞麻醉,后使用输液泵注入瑞芬太尼,观察组患者接受注射瑞芬太尼方式麻醉给药,对照组患者使用持续输注的方式麻醉给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的概率(RR<12次/min,SaO2<94%,呼吸骤停持续时间>15s,ETCO2>5mmHg)。结果:使用持续输注的方式麻醉给药的对照组患者呼吸抑制发生例数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分别为21例、42.86%,接受注射瑞芬太尼方式麻醉给药的观察组患者呼吸抑制发生例数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分别为7例、14.29%(P<0.05),观察组患者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使用注射的方式进行瑞芬太尼麻醉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发生呼吸抑制事件的概率,显著提高瑞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安全性。

  • 标签: 临床麻醉 预注射 瑞芬太尼 呼吸抑制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从2020年5月-2022年2月在我院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可塑纤维桩,二组采用成纤维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一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表2数据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咬合力、咀嚼效率、口腔修复时间、治疗满意度评分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一组患者咬合力更强,咀嚼效率与治疗满意度评分更高,口腔修复时间更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更理想,不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为可行的口腔修复方式,值得广泛利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构建急诊检分诊患者自杀风险评估指标,为综合医院急诊科分诊护士快速识别自杀风险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小组焦点访谈等方法拟定指标,两轮专家函询对指标内容进行验证和修改。SPSS26.0软件和yaahp层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与权重分析、信效度检验,确定临界值。结果 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2、0.845,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58、0.584。最终确定7项自动纳入自杀高危因素指标、5项一级指标和35项二级指标。各条目C-CVI在0.833~1.000之间,S-CVI/Ave为0.968,S-CVI/UA为0.810。指标总体Cronbach’α系数为0.798,自动纳入高危风险因素指标Cronbach’α系数为0.786,一、二级评估指标Cronbach’α系数为0.698。评估指标灵敏度为94.2%,特异度为97.7%,二级评估指标临界值为8分。结论 本组评估指标科学合理,对分诊护士筛查自杀风险患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 自杀风险 评估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性的探讨癌症晚期患者应用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对我院120例2022年3月-2023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按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病人在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立医疗照护计划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组间无明显性差异,对比后P值超过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以研究组数据较低,相比参照组更具有优势性,组间差异明显(P<0.05)。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制成统计学表格分析,观察组患者对本组护理满意度评价较高58(96.67%),对照组显低44(73.33%),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 癌症晚期患者应用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均见明显改善,应用效果令患者非常满意,具有推广及应用的意义。

  • 标签: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晚期癌症 家属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