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控肺结核?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26
/ 2

如何有效防控肺结核 ?

刘富明

犍为县龙孔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 乐山 614407

628f36a38bc17_html_ecb9f127faf7212f.png 结核又称肺痨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肺结核是由于结核分岐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患有肺结核的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的时候,结核菌会以飞沫核悬浮在空气中,感染新的宿主。人体除了头发、牙齿和指甲外的任何器官和组织都可能受到结核分歧杆菌的侵犯。咳嗽咳痰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早期咳嗽较轻,仅为干咳或少许黏痰,后期出现咳嗽加剧,痰量增多或浓痰,咳嗽之后还常发生咯血出现胸痛症状,表现为胸壁刺痛感,午后潮热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多为低热,凌晨或次日可消退,这些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睡时出汗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肺结核患者会出现消瘦,乏力,严重时会失去劳动力,需要人长期照顾。20%的患者会表现为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较轻,需要体检才能发现。

今年的324日是第27个世界结核日,我国的主题是:生命至上、全力投入、终结结核。我国的结核病患者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位结核病疫情存在疾病负担重、耐药情况严重、地区发展不平衡、无症状肺结核患者比例明显增加的特点加上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地方人群并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会随地吐痰,家庭卫生不整洁且通风不畅,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喝熬夜,抵抗力下降等都容易成为结核菌的下一个宿主。虽然听上去有点可怕,但不用担心,肺结核可防可治,下面便聊聊怎么防?

我国地域辽阔,肺结核发病地区、重点人群都有所不同,预防时更应该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精准施策。多元化的健康教育、积极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帮助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弥补防治知识漏洞。

高校是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点,是学生高度集中的场所,一旦出现肺结核患者,很容易发生校园内的传播和流行,不仅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同时会对学校的教学秩序和环境稳定造成很大影响,若处理不当,还会引起社会的强烈舆论。所以在校园中加强宣传和学习肺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将无症状结核病的防治内容作为重点,当出现连续咳嗽、咳痰、低烧、不明原因乏力等症状超过2周时应保持警惕性,及时就医。

有研究显示,矿工和尘肺病患者是结核病发病的高危人群,在已有较完善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在入职前进行职业健康诊察;肺结核的防止工作最关键的在于要及时发现新的病例,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发现水平,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潜伏感染者进行预防性治疗,所在环境进行定期消毒,经常通风;对于已发现的肺结核患者应及早就医,并且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胸部X线摄影检查。

除了关注重点地区外,我们在新员工入职、新生入学等重要时段,也应主动开展筛查或实施预防聚集性疫情发生的措施,及时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避免疫情传播。在活动举办期间也应强化监测工作,可与宣传和网络监察等相关部门合作,加强监测和核实处理,减少或避免不必要不良舆情发生。

要想更加有效提高结核病的防控工作,还要提高大众的疾病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可在社区分发肺结核防控知识宣传手册、利用公告栏、社区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提高大众的肺结核相关知识;由于肺结核的传染性较强,一个健康的正常青年无论是间接还是直接接触都有可能被感染,我们应该知道的是传染性最强的阶段为患者发生肺结核症状之前,对此,对确诊患者应该加强监管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传染源,减少感染病例数;传染期的肺结核患者应停工休学主动隔离治疗,非必要不去公共场;若前往公共场所应主动佩戴口罩,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掩盖,避免直接面对健康人群。

我国对新生儿出生时有免费接种卡介苗的政策,可以有效预防儿童发生重症结核病,但不能完全避免被感染,所以若是家庭中有肺结核患者应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病人最好独居一室,患者餐具用品经常消毒,衣物经常暴晒等,家中的物品也可使用70%的酒精、0.5%84消毒液擦拭,房间内经常开窗通风,若家中有人出现疑是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当我们进入医院等密集场所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对于人员密集场所也多开窗通风。

628f36a38bc17_html_6cdda58e4b6800f1.png

然肺结核是传染病,但被感染者发生结核病的几率为10%是否发病与机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饮食均衡,保持愉悦的心情,增强自身免疫力。

肺结核不好好治疗容易患有气胸,支气管扩张,如果结核菌散布到其他器官后果更不堪设想。我们祖国医学分为四个症型肺阴亏虚,阴虚火旺,气阴耗伤,阴阳两虚。予以扶正祛邪,辨证论治,结合化学药物治疗,效果尤佳。但如果确诊肺结核,也不要害怕,虽肺结核的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但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病人都能够治愈并且能有效预防耐药结核的产生,一般初期的肺结核规范治疗为半年,复治肺结核为

8个月。所以,只要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做到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不多服、不漏服、不间断服药等坚持治疗至少6~8个月,大部分患者都能治愈。最后希望大众要主动了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科学防护,不歧视、惧怕肺结核病人,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结核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