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从脾论治儿童缺乏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儿童缺乏的患者,运用益气健脾法中药基本方辩证加减对儿童进行治疗。结果在运用益气健脾疗法的情况下,100例儿童中被治愈的儿童具有85例,好转的儿童具有11例,无效的儿童具有4例,总有效率达到96%。结论益气健脾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儿童缺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能够使儿童全身气血处于良好的状态中。其对医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在临床中被大力推广,在逐步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将能够使中医疗法发挥良好的作用。最终,儿童缺的现状将会获得有利缓解,获得广大人士的高度认同。

  • 标签: 中医治疗 儿童 缺锌 益气健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1前言男性睾酮缺乏(简称睾酮缺乏)是指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某一或某些部位病变导致睾丸不能产生生理水平的睾酮以及正常数量精子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可为原发性的,也可为继发性的。原发性睾酮缺乏表现为睾酮水平低、精子形成障碍但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继发性睾酮缺乏表现为精子形成障碍、睾酮水平低及促性腺激素水平低或正常。大规模临床调查显示,睾酮缺乏年轻患者发病率较低,主要表现为青春期发育迟缓。随着

  • 标签: 缺乏症 前列腺癌 促性腺激素 年轻患者 肥胖患者 代谢综合征
  • 简介:目的:加强护理措施,减少肺癌患者化疗致粒细胞减少发生感染。方法:对152例肺癌粒细胞缺乏患者进行积极护理干预,感染发生率与同期院感平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积极护理干预下,肺癌化疗致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感染发生率(2.63%)与同期院感发生率(2.12%)相近。结论:加强肺癌化疗致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护理对减少其发生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粒细胞缺乏症 肺癌 化疗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维生素K缺乏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脏疾病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指发生于生后1~4个月婴儿的维生素K缺乏,其发病率较高,并发颅内出血者,预后不良.我院自199l~2000年收治该病41例,现综合分析如下.

  • 标签: 维生素K缺乏症 治疗 临床表现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婴幼儿进行铁缺乏的情况调查进而发现导致铁缺乏的因素并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 方法 对 201 5 年 1 月到 2016 年 12 月到某个医院进行体检的婴幼儿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调查婴幼儿的年龄大约在 6-36 个月之间并对他们铁缺乏的情况进行调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患有铁缺乏病症的婴幼儿有 646 例,另外我们对其他疾病的干扰进行了排除进而对这些病患进行铁缺乏的检测和喂养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分析其中的调查结果并对病患的家属进行了正确的健康教育。 结果 首先将患病的婴幼儿分为有 6-12 个月及 13-36 个月两个时期,其中铁缺乏的患病概率分别为 42.78% 和 34.97% ,调查显示 6-12 个月的婴幼儿患有此种病症的概率较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的概率会逐渐的下降。 结论 这个地区婴幼儿患有铁缺乏状的概率较高必须重视家庭喂养同时要对家庭喂养人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 标签: 儿童铁缺乏症 调查分析 家庭喂养行为 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粒细胞缺乏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因服用ATD致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粒细胞缺乏多数发生在服药后2~8周。他巴唑(MMI)组的发病时间及粒细胞值较丙基硫氧嘧啶(PTU)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病例有咽痛、发热等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停用ATD,选择性使用升白细胞药、糖皮质激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症状均好转。结论:对服用ATD者均应常规监测外周血白细胞,尤其在开始治疗的前2个月,以便尽早发现,及时治疗。重症病例应加用G-CSF。

  • 标签: 抗甲状腺药物 粒细胞缺乏症 病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荧光定量PCR基因检测对G6PD缺乏诊断所发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8月进行G6PD缺乏检测的100例血样进行检测,对常见的6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以临床就检测金标准对荧光定量PCR基因检测所发挥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荧光PCR法诊断G6PD缺乏的灵敏度为98%,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8%,诊断符合率为98%。结论荧光定量PCR基因检测在G6PD缺乏诊断中发挥了积极的诊断价值,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诊断符合率高等特点,杂合子检出率高,可以将荧光定量PCR基因检测作为G6PD缺乏的首选诊断检查方式。

  • 标签: 荧光定量 PCR基因检测 G6PD缺乏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核酸检测方法对G6PD缺乏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接收的100份血样(阴性标本和阳性标本各50份),分别使用基因芯片核酸检测(观察组)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法(对照组)对血样进行检 测,最终用Sanger测序法评判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特异性、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基因芯片 G6PD缺乏症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法 Sanger测序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小儿生长激素缺乏与特发性矮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112例小儿生长激素缺乏与特发性矮小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对比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身高、体重、骨龄、生长速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身高、体重、骨龄和生长速度均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身高和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小儿生长激素缺乏与特发性矮小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身高和生长速度,改善患者的生长发育情况。

  • 标签: 重组人生长激素 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 特发性矮小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VLCADD)患者临床特征、生化指标与基因特征。方法:通过酰基肉碱、基因突变确诊1例VLCADD患儿,并对临床特征与基因特征进行讨论分析。结果:1例VLCADD患儿无明显临床表现,新生儿通过代谢疾病筛查得以确诊与治疗;酰基肉碱分析可知C12、C14、C14:1、C16:1、C18均出现一定程度得上升,其中C14:1肉碱水平升最高为3.77,为正常参考(0.02~0.3 umol/L)上限的10倍左右;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患者:p.G188S:c.562G>A和p.D466Y:c.1396G>T位点杂合突变;父亲p.D466Y:c.1396G>T位点杂合突变,母亲p.G188S:c.562G>A位点杂合突变,患儿致病基因突变位点来自父母。结论: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联合基因测序有助于VLCADD早发现,并实施及时有效干预,对于提升新生儿生活质量与健康具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新生儿 串联质谱 基因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阐述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患者200例,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 在研究中发现,患者年龄、疾病类型、ANC含量和粒细胞缺乏时间长短都是影响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因素。并且也发现患者出现感染的部位多以上呼吸道为主且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结论 通过对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阐释,可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诊疗计划,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粒细胞缺乏症 医院感染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特发性矮小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皮下注射治疗。分析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生长激素缺乏、特发性矮小患儿各20例,均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皮下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种疾病患儿生长指标、生长速度及IGF-1、TSH水平,评估治疗效果,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身高、生长速度均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 重组人生长激素 皮下注射 特发性矮小症
  • 简介:目的为1例自身抗体阳性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G6PD)贫血患儿筛选合适红细胞血液制剂,纠正其低血红蛋白血。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鉴定,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结果患儿存在自身抗体干扰交叉配血主侧试验,经“盲配”多个供者,为患儿选择了2单位主侧凝集强度小于或者接近自身对照的红细胞进行临床输注。结论自身抗体致主侧配血不合非临床输血的绝对禁忌,输注1.5U红细胞悬浮液后,患儿血红蛋白得到有效提升。

  • 标签: 自身抗体 同种抗体 输血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