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因被诊断为“右。铸型结石并中度积液”,于2011年7月行右侧经皮取石术,术中建立16F穿刺通道,下见通道进入右肾下盏,右肾盂铸型结石,集合系统内大量脓絮状物。碎石取石后夹取肾盂黏膜送病检,术后留置16F右肾造瘘管和双J管各1条。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囊肿形成 术后 碎石 肾铸型结石 穿刺通道
  • 简介: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弹道碎石术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诊治的145例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微通道经皮弹道碎石术联合超声碎石术,观察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7.62±11.5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5.21±8.21)ml,一期结石总清除率86.21%(125/145),其中单发结石清除率、多发结石清除率和鹿角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1.76%、80.00%和76.00%,术后住院时间(5.67±1.17)d,并发症发生率为25.52%,其中感染11例、发烧15例、迟发性出血8例,血气胸3例,腹腔脏器损伤1例。结论微通道经皮弹道碎石术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显著,各种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和安全性高。

  • 标签: 经皮肾镜 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通道
  • 简介:目的评价输尿管软联合钬激光治疗盏内小结石的效果。方法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21例输尿管软钬激光碎石病例。术前均行逆行造影检查,明确输尿管及集合系统解剖位置正常。共52枚结石,结石直径0.5~1.5cm。探查输尿管口置入斑马导丝,导丝引导下置入F12输尿管软鞘,经鞘置入日本OlympusURF-V输尿管软,抵达目标盏行钬激光碎石。留置5F双J管一根4周。结果2例无法置入输尿管软鞘,斑马导丝引导下置入输尿管软。钬激光碎石成功率100.0%(21/21)。4周后结石清除率为95.2%(20/21)。总的结石清除率为100.0%(81/86)。平均手术时间为42分钟(18~65分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8天(3~5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软钬激光碎石治疗1.5cm以下多发结石安全有效。其结石排净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可以作为多发小结石的首选治疗方式。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 碎石 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气压弹道联合超声吸附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超声引导经皮气压弹道联合超声吸附碎石术治疗238例肾结石患者,252例肾脏,均在B超引导下穿刺并扩张建立F24皮通道,应用瑞士EMS三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吸附碎石清石系统在下进行碎石清石。结果所有患者1次穿刺成功,230例肾脏1次取石成功,22例肾脏行二期PCNL手术成功。手术的时间为50~16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72.2士4.7)min;术中失血量为30~500ml,平均8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d。结石清除率为95.4%。结论经皮气压弹道联合超声吸附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创伤小,碎石清石率高,水吸收少,尿外渗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

  • 标签: 肾结石 超声引导 经皮肾镜 气压弹道 超声吸附 碎石术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进水方式经鞘输尿管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在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膀胱结石患者共31例。所有患者均使用改良进水方式,经连续冲洗鞘系统置入输尿管,气压弹道将膀胱结石击碎、清除。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一次取尽结石,术中和术后均未见膀胱穿孔、水中毒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1.5个月,未见结石复发,无排尿不畅等尿道狭窄症状。结论改良进水方式经鞘气压弹道碎石是处理膀胱结石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并发症少、效果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气压弹道碎石 膀胱结石 电切镜鞘 改良进水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弹道碎石术的临床麻醉体会。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2月我院泌尿科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尿道输尿管弹道碎石术治疗的临床麻醉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麻醉过程顺利,患者无疼痛等不适;手术成功率为95.0%;手术时间29~125min,平均51.2min,住院时间4~9d,平均6.2d。合并有输尿管息肉的患者已将息肉大部分予以消融;合并有输尿管狭窄者予以切开狭窄段。患者出院后进行3~6个月的随访,未见残留结石及输尿管狭窄发生。

  • 标签: 尿道输尿管镜 气压弹道碎石术 临床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联合输尿管在治疗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自2007年10月到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采用经皮联合输尿管完成泌尿系结石治疗的50例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情况。结果患者在治疗之后,其中40例患者一次取净结石,2例患者进行二期手术治疗,另8例辅助ESWL术,2例患者患者术中给予输血,所有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利用经皮联合输尿管治疗泌尿系结石,安全有效,对于患者的损伤小,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利用。

  • 标签: 经皮肾镜 联合 输尿管镜 泌尿系结石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下钬激光碎石术处理离体供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近期利用输尿管下钬激光碎石术处理心脏死亡供者离体左肾结石1例,手术全程供置于冰盐水中,低压、低温冲洗,钬激光功率1.2~1.6J/15~20Hz,碎石时间约30min。移植输尿管与受体膀胱常规吻合并留置5FD-J管。结果移植肾功能恢复较顺利,术后2周拔D—J管,随访3月,彩色多普勒检查未见结石及积水征。结论输尿管下钬激光碎石术处理离体供肾结石安全高效、近期效果好。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镜 钬激光 肾移植
  • 简介:<正>手术名称:左侧输尿管钬激光碎石及输尿管息肉烧灼术术者:于江手术步骤:1体位:截石位2特殊器械使用:国产瑞尔通绿激光和顺康连续冲洗膀胱3术中精要:3.1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术区消毒。铺单,贴护皮膜,插入Fr10尿管。3.2先行输尿管检查:膀胱内未见结石、肿瘤等赘生物,双输尿管口清晰可见。3.3水扩张F3输尿管支架管引导下输尿管

  • 标签: 输尿管镜检查 输尿管息肉 钬激光 烧灼术 截石位 输尿管支架管
  • 简介:摘要目的在微创经皮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中,比较微创与输尿管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3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根据结石的平均直径将其分为微创组和输尿管组,分别为138例、101例。微创组患者的结石平均直径为3.4cm,输尿管组的为3.2cm。两组患者中,孟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分别有15例、26例;盏多发结石的分别有30例、21例;鹿角形结石的有93例、54例。分析两组的各项结果然后进行对比术中灌注量及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出血量。结果239例患者手术都获得了成功,并且无明显严重并发症。两组结石大小、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在术中的灌注量(15.0士2.6)L,而输尿管组为(12.0士1.4)L,前者明显比后者要高。输尿管组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84士23)ml、(48士15)min,而微创组分别为(65士18)ml、(32士11)min,前者明显比后者要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用于治疗上尿路结石是非常可靠的,并且非常安全,同时还可以使手术的成功率得到明显的升高,在临床上是很值得推广和应用的。

  • 标签: 尿路结石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输尿管镜
  • 简介:随着腔内泌尿技术的发展,经皮。取石术(percutaneousnephrolilhotomy,PCNL)已逐渐替代开放手术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通常采取经肋间通路。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对281例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经肋间通路行PCNL,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围手术期护理 通路 肋间 输尿管上段结石 上尿路结石
  • 简介:目的评估输尿管软碎石术对直径小于2cm肾结石的疗效。方法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34名肾结石直径小于2cm患者接受了输尿管软碎石术治疗。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那些接受微通道经皮碎石术的患者用配对分析方法进行比较。配对参数包括结石的大小、位置、数目,以及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肾积水程度、术前是否有体外碎石史及开放手术史。应用SPSS16统计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输尿管软组一期手术后患者的无石率为82.1%,经组为97%。输尿管软组中4例患者二期接受输尿管软碎石术,术后3月随访总的无石率为94.1%,而经皮组为97%。输尿管软组38例平均手术时间为(66.5±21.6)分钟,经皮组为(38.8±9.7)分钟,总的并发症率经皮组及输尿管软组均为8.8%,经皮组中2例患者需输血,1例患者术后发热。输尿管软组3例患者术后发热。输尿管软组术后住院时间(60.4±18.3)小时明显短于经皮组(192.4±28.6)小时。两组中结石成分主要是草酸钙。结论输尿管软碎石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为肾结石大小适中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的方法,与微通道经皮碎石术比,在风险、疗效、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各具优势。

  • 标签: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用蔗糖铁在治疗性贫血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5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足量红细胞生成素和叶酸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蔗糖铁100mg/次,每周2次,于每次透析结束前直接从透析器静脉端注入,时间最少5分钟。对照组37例,给予口服琥珀酸亚铁400mg/天。共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铁蛋白(SF)和血清转铁蛋白(TRF)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Hb、Hct及SF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Hb、Hct、SF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蔗糖铁治疗性贫血疗效优于口服铁剂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血透患者 肾性贫血 蔗糖铁 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胆石症是我国常见病,其发病率为0.9%~10.1%,我国1990年至1995年13个省5582例胆石症患者中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病占28%[1]。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患者痛苦程度重且恢复慢。随着腹腔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微创外科已逐步成为治疗胆石症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腹腔胆总管切开胆道探查取石术需在全身麻醉下操作,肝内结石残留率高,常规放置T管,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而经十二指肠UlOOplus激光碎石可取得较好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收治的57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经十二指肠激光碎石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技巧。

  • 标签: 胆管结石病 碎石术 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经皮微造瘘输尿管取石术在鹿角形结石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月采用经皮微造瘘输尿管取石术进行治疗的20例鹿角形结石患者为观察组,并将同期的20例采用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一次结石取净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在一次结石取净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而在手术时间方面两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皮微造瘘输尿管取石术在鹿角形结石中的疗效较佳的同时,其安全性也值得临床肯定。

  • 标签: 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 肾鹿角形结石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自制输尿管扩张器(以下简称专利器)在经尿道输尿管通过输尿管口进行碎石的安全性和优点。方法局麻下19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输尿管进入输尿管口前先用专利器扩张输尿管口,扩张后输尿管沿扩张输尿管口缓慢进入输尿管进行手术操作及检查。结果19例患者进顺利,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输尿管穿孔、膀胱穿孔、术后持续血尿、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初学、操作不熟练的医务工作者或输尿管开口狭窄、较小、高侧位的患者,应用本专利器在局麻下输尿管进入输尿管前扩张输尿管口,可降低输尿管进入输尿管难度,是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方法。

  • 标签: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 专利器 输尿管口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本文选取的资料,探讨综合征出血热采用扩治疗的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接收的100例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早期扩法进行综合治疗,综合分析患者的全部资料。结果患者肾脏损伤的程度降低,疾病治疗进程有效缩短,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采用早期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肾综合征 扩肾治疗 出血热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球囊扩张器下微创经皮治疗肾结石手术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98例肾结石患者并分成两组。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手术用连续筋膜扩张器建立通道的为组1(48例),用球囊扩张器建立通道的为组2(50例)。术前和术后结石的评价通过彩超、腹部平片、CT检查。术中失血量通过基础血红蛋白的减少进行评价。操作速度通过通道建立时间和手术持续时间进行测量对比。通过患者的性别、年龄、结石的位置、结石的症状(均P〉0.05)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在所有的患者中通道建立均一次成功,在缩短通道建立时间(F=100.390,P=0.000)和手术时间(F=4.038,P=0.047),提高结石清除率(=4.443,P=0.035),避免肾脏集合系统副损伤(=5.488,P=0.019),减少术中失血(F=9.201,P=0.003)等方面组2明显好于组1。结论球囊扩张器安全、可靠,可用于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取石术。

  • 标签: 球囊扩张器 经皮肾镜 肾结石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