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背景:以往在体外采用地塞米松、生长因子或用骨样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1∶1混合培养诱导骨均存在种种局限。目的:观察在Transwell小室环境下成骨样细胞与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共培养及骨样细胞定向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取第3代乳兔骨样细胞与第3代兔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共培养于Transwell小室内,骨样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底层,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于Transwell膜内膜上作为实验组。以骨髓基质干细胞单独接种于Transwell小室内,下层为基础培养液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共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明显向成骨细胞分化,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髓基质干细胞茜素红染色强阳性,可见呈红色结节,经PT-PCR扩增后,可见骨启动基因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对照组未见矿化结节。说明应用Transwell小室可实现成骨样细胞与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共培养,并能定向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 标签: 成骨样细胞 Transwell小室 骨髓基质干细胞 共培养 成骨分化
  • 简介: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髓中的含量极低,体外的长期培养过程中易丧失干细胞潜能以及体内移植后安全性等问题的存在,限制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目的:探索体外分离纯化、冻存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最适方法,并观察以此方法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体内后是否具有成瘤性。方法:分别采用差速贴壁结合24h首次换液、24h首次换液、48h首次换液的方法纯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筛选最适纯化方法进行后续实验。配制含体积分数为10%,20%,30%,40%,50%胎牛血清的细胞冻存液冻存细胞,复苏后计算细胞存活率,测定复苏后细胞的生长曲线及脂诱导能力。将第3,1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裸鼠肌肉、肝脏局部注射体内移植,45d后取注射部位行病理组织标本检查。结果与结论:差速贴壁结合24h首次换液法所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度最高,而细胞增殖能力与其他两组无明显差别,因此选用该方法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然后进行传代培养;含体积分数为30%血清冻存液既可保证细胞活性与增殖能力,又可保证干细胞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15代仍保持间充质干细胞特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裸鼠肝脏45d后仍可在肝脏局部存活,生长状态与体外培养相似,无异型性及向周围浸润生长,提示体外长时间培养15代以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裸鼠体内存活且无成瘤性。

  • 标签: 大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纯化 冻存 细胞移植 成瘤性
  • 简介:目的比较CD204+和CD204-两种人脂肪来源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和体外诱导软骨的能力。方法分离培养人脂肪来源细胞并进行流式细胞分选.分别获得CD204+和CD204-两种细胞。将这两种细胞培养扩增至第2代,观察其形态学特点:脂、骨定向诱导分化,油红O染色、茜素红染色定性;同时将两种细胞进行pellet软骨诱导分化,比较体外诱导软骨的能力.并以HE、SafraninO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等进行鉴定。结果经流式细胞分选,脂肪来源细胞中CD204表达15日性串约为10%。分选后的CD204+和CD204-细胞均呈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但CD204-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脂诱导10d后.曲组细胞油红0染色均可见胞浆内有大量红染脂滴,但CD204+细胞具有更强的脂潜能。骨诱导2周后.曲组细胞芮素红染色均可见钙结节红染.而CD204-细胞具有更强的骨潜能。同时,细胞Dellet软骨诱导4周后,人体观可见CD204细胞组pellet形成白色透明样软骨成分.而CD204+细胞组pellet外观微黄。HE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均妊示CD204组pellet可见成熟软骨陷窝形成.Safranin0染色显示CD204-组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沉积:而CD204+细胞组peliet则呈纤维化改变。结论脂肪组织来源的CD204-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生物学特点.且有良好的软骨潜能,可以成为软骨组织工程良好的种子细胞来源。

  • 标签: CD204(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 软骨潜能 细胞分选
  • 简介:背景: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关系密切。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雌激素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及其与微小RNA-26a的关系。方法:取小鼠股骨与胫骨骨髓,全骨髓贴壁法获得并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以0,10-10,10-9,10-8,10-7,10-6mol/L的雌二醇对其骨诱导过程进行干预。结果与结论:雌二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影响不明显,但可明显提高其骨能力;同时雌二醇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基因RUNX2,OCNmRNA及RUNX2,SP7蛋白的表达,以10-9mol/L雌二醇的作用最明显,但10-9mol/L雌二醇促进微小RNA-26amRNA表达的能力最弱。说明雌二醇可剂量依赖性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骨分化,微小RNA-26a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

  • 标签: 微小RNA-26a 雌激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小鼠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元样PC12细胞对C3H小鼠肌干细胞C2C12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建立PC12细胞和C2C12细胞共培养体系,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2C12细胞单独培养;实验组:C2C12细胞与已分化的PC12细胞共培养;阴性对照组:C2C12细胞与未分化的PC12细胞共培养。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神经生长因子(NGF)对PC12细胞的促分化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培养条件下C2C12细胞的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qPCR)检测与PC12细胞共培养3、7d后C2C12细胞生肌素、结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体外条件下,NGF诱导PC12细胞呈现神经元样特征:具有细长的细胞突起,并阳性表达微管相关蛋白-2。流式细胞检测证实:已经分化的PC12细胞抑制C2C12细胞的增殖。实验组DNA合成前期的C2C12细胞所占百分比(77.2%±0.4%)较空白对照组(71.0%±0.6%)和阴性对照组(70。8%±0.8%)高,反应增殖活力的增殖指数(22.8%±0.4%)较空白对照组(29.0%±0.6%)和阴性对照组(29.2%±0.8%)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2C12细胞生肌素、结蛋白基因的表达高于同一培养时间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化的PC12细胞抑制C2C12细胞的增殖,但促进其分化。

  • 标签: 成肌细胞 小鼠 近交C3H PC1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 简介: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对韧带成纤维细胞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分别进行AS患者滑膜和韧带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收集第1代的滑膜细胞培养液上清液,应用此上清液对韧带成纤维细胞进行诱导,分别于0、5、10、15、20d检测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表达水平,并于25d时进行钙结节染色。结果在应用AS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对韧带成纤维细胞进行诱导的第10天,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在第15天达到高峰。第25天时进行钙结节VonKossa染色,发现有钙结节形成。结论AS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对韧带成纤维细胞具有成骨诱导分化的能力。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滑膜 韧带 成纤维细胞
  • 简介:背景:血管内皮细胞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骨方向转变,为干细胞的骨分化提供营养支持。目的:观察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在联合培养体系中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生长、细胞分化及其侏儒相关转录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联合培养装置中,取第3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第3代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联合培养(实验组),设立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组(对照组),于培养第4,6,10天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变化,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侏儒相关转录因子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细胞形态呈多样化,后期部分细胞之间出现了连接及融合,骨分化明显。对照组各个时间点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各时间点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第6,8天细胞侏儒相关转录因子基因表达量为对照组4倍左右(P〈0.01)。表明在联合培养体系中,静脉内皮细胞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侏儒相关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并诱导其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侏儒相关转录因子(Runx-2) 联合培养 实时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