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64岁。进行性眩晕,伴右耳耳鸣,头痛、右侧面部感觉减退,味觉丧失及走路不稳1月余入院。体检:共济失调,眼球呈旋转性震颤,右侧头面部痛觉、温觉、触觉丧失。右侧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右侧变干,张口下颌略偏向右侧。听力右侧较左侧稍差。CT检查:右桥小脑角小脑侧有一约4cm×3cm的液性暗区,密度较均匀,边缘规则,诊断:右小脑囊性占位(外院)。MRI所见:右桥小脑角区有一囊性占位病变,靠近小脑侧。边缘光滑,与小脑分界清晰。

  • 标签: 桥小脑角 囊性 MRI诊断 听神经瘤 下颌 鼻唇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神经母细胞(olfactoryneuroblastoma)又称嗅神经上皮,是由鼻腔嗅神经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临床罕见.我院收治1例,并结合此例复习文献,就其发病情况、临床分期及治疗探讨如下:

  • 标签: 嗅神经母细胞瘤 治疗 肿瘤 手术 放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随着 磁共振 成像技术 及组织病理学 的 发展,几乎所有的前庭神经 ( Vestibular Schwannoma VS )中 都发现存在内出血的现象,否定了既往认为

  • 标签:
  • 简介: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是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对139例听神经施行了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39例中男52例,女87例;年龄16~

  • 标签: 听神经瘤 护理配合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8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26~67岁.肿瘤位于左侧肾上腺3例,右侧5例,体长径2.5~9.7cm,其中4例影像学检查提示体包绕大血管生长.结果8例患者临床诊断均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其中6例成功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例随访观察.手术时间45~120min,出血量30~450ml,无输血.1例右侧肾上腺肿瘤包绕下腔静脉生长的患者,术中游离肾上腺瘤体出现下腔静脉损伤,腔镜下予以缝合修补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6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术后随访3个月~5年,无肿瘤复发病例.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神经源性良性肿瘤,有钻缝和包绕大血管生长的特性,腹腔镜手术切除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但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邻近大血管.

  • 标签: 节细胞瘤 肾上腺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对痛性神经不同的治疗比较,分析痛性神经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33例不同受伤机制而导致的39处痛性神经,进行单纯神经体高位切除(8例),体切除伴屈肌腱鞘植入(1例)、伴骨内植入(5例)、神经断端吻合(2例)、神经原位移植(10例)、皮瓣覆盖(7例)等进行不同手术的治疗比较.结果术后随访2~30年,按患者疼痛的主观意见来改善评定:优11例,良20例,差2例,优良率93%.结论不同的受伤机制导致不同部位形成的痛性神经行不同的手术治疗,其疗效无明显差异,而与受伤机制、首次术后局部血运、是否感染、瘢痕增生情况、神经处理方式、患者心理状况等有明显差异.

  • 标签: 痛性神经瘤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上肢神经的显微手术摘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7例上肢神经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以摘除神经.结果本组37例神经均完整切除,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3月~5年),尚未发现复发.结论上肢神经采用显微手术摘除的方法可将肿瘤彻底摘除,神经主干损伤小,治疗满意.

  • 标签: 神经鞘瘤 上肢 显微摘除
  • 简介:摘要前庭神经的良性肿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即会形成听神经,对其的治疗方法一般选择外科手术。手术入路较为丰富,如经颅中窝入路(MFC)、枕下乙状窦后入路(RSC)、经迷路入路(TLC)。如果采用非手术的保守治疗,则是采用放射治疗及影像学观察。在手术过程中采用面神经监测,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面神经功能的保留问题是较为重要的方式,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听神经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本文简单阐述了听神经的不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的三种入路,即经颅中窝入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经迷路入路,非手术的保守治疗,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及影像学观察,为治疗该疾病提供一定的方案选择。

  • 标签: 听神经瘤 显微 观察 现状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CNC)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学发生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原发于脑室的CNC进行光镜观察,应用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等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脑室CNC临床诊断困难,病理形态组织由小圆形细胞组成,胞质透明,有核周空晕,核小而圆,居中,呈菊形团状排列,并有/无无核原纤维岛特征。免疫组织化学Syn、NSE阳性,GFAP阴性。结论CNC是一种由小圆形细胞构成的核分裂不活跃的脑内肿瘤,具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化的能力,细胞来源还未明确。好发于青年人脑室内,光镜观察与少突胶质细胞、透明细胞室管膜不易区别。免疫组织化学Syn阳性、GFAP阴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 标签: 脑肿瘤 中枢性 中枢神经细胞瘤 鉴别诊断
  • 简介:肾上腺神经节细胞临床上较为罕见,我单位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神经节细胞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32岁,因查体发现右侧肾上腺占位10余天入院。患者10余天前查体发现右侧肾上腺占位,无发热,无恶心呕吐,血压正常,偶有双侧腰背部不适,无尿频、尿痛、尿急,无血尿、脓尿。查体:血压119/76mmHg,辅助检查:皮质醇、醛固酮及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未见异常。EKG

  • 标签: 神经节细胞瘤 肾上腺切除术 右侧肾上腺 苦杏仁酸 脓尿 非功能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听神经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面听神经保护的意义。方法1996年1月~2001年12月未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者为非监测组(n=18),2002年1月~2006年12月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者为监测组(n=22),比较手术前后2组面听神经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术后24h内未监测组听力障碍好转1例,无变化9例,加重8例,面瘫症状好转1例,无变化2例,加重4例;监测组听力障碍好转9例,无变化12例,加重1例,面瘫症状好转6例,无变化5例。监测组听力障碍和面瘫症状好转优于未监测组(Z=3.389,P=0.001;Z=2.470,P=0.014)。术后6个月随访,未监测组听力障碍减轻或消失4例,无改善8例,加重6例,面瘫症状减轻或消失1例,无改善4例,加重2例;监测组听力障碍减轻或消失15例,无改善6例,加重1例,面瘫症状减轻或消失10例,无改善1例。术后6个月时监测组听力障碍和面瘫症状恢复显著优于非监测组(Z=3.105,P=0.002;Z=3.187,P=0.001)。结论听神经手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有效保护面听神经

  • 标签: 听神经瘤 神经电生理监测 面听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的 CT 诊断价值情况,提高 CT 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 针对 10 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的 CT 拍摄影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0 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都是单侧发病,其中 8 例为右侧, 2 例为左侧,边缘非常清晰; 7 例患者的 CT 平扫呈均匀低密度, 2 例为病灶呈现小囊变区, 1 例还有钙化的情况;在加大扫描的力度后发现有 6 例的病灶呈轻度强化,其中有 2 例为延迟性强化;肿瘤的周围器官间隙呈现出嵌入式的生长,周边的大血管被包在肿物中间,甚至有些变形和移位,以特征性为主要表现; 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肿瘤 CT 诊断的特征性比较强,所以对病情的诊断有着比较强的价值和作用。

  • 标签: 肾上腺 节细胞神经瘤 CT 诊断 价值
  • 简介:<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5年前患者健康查体时发现左侧腹膜后实性占位,患者遂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左肾上腺囊肿,未行特殊处理,其后定期复查。入院前一周来患者出现头晕,测量血压增高,最高血压达180/120mmHg,无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无全身乏力、手指麻木、颤抖。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一般情况良好,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增减。患者否认有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

  • 标签: 神经鞘瘤 腹膜后 肾上腺囊肿 患者 腰大肌 健康查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能力。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嗅神经母细胞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用普通形态学方法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分析。结果按Kadish分期:A期2例,B期5例,C期3例。组织学特征:细胞呈小圆形或卵圆形,被含有毛细血管的纤细结缔组织划分为大小不等的巢状,片状结构.有典型的Homer-Wright、Fleener菊形团结构,细胞间可见胞质突起形成的嗜酸性纤维。本组9例中细胞NSE、S-100蛋白均阳性表迭。Vimentin、CK、LCA为阴性表达.结论本症状无特殊性,早期诊断困难,诊断嗅神经母细胞需要行联合免疫组化检测,对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嗅神经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