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环孢素(又称环孢菌素或霉素A,Cyclosporin,CsA)是一种内含11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化合物.环孢素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强效免疫抑制剂,这一小分子化合物对临床器官移植尤其是肝脏和肾脏移植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在治疗剂量下,其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的个体差异及机体对环孢素敏感性和耐受性的差异很大,治疗中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对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减少毒性反应和排异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收集了有关文献,并进行归纳综述.

  • 标签: 血药浓度 药效监测 环孢霉素制剂 氨基酸 免疫抑制剂 器官移植
  • 简介:目的:获得较为明确的霉素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更好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有关临床报道听资料进行考察、比较、分析、统计。结果:各医院报道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基本接近,大致为术后1月557-283ng/ml,1-3月375-225ng/ml,3-6月257-165ng/ml,6-12月150-120ng/ml,12月以上165-50ng/ml。结论:霉素全血浓度调整到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毒笥反应均减少。

  • 标签: 全血浓度 环孢霉素 血药浓度 调查 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选择性氧合酶-2抑制剂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要使用氧合酶-2抑制剂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进行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对新型选择性氧合酶-2抑制剂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氧合酶-2抑制剂的使用数量和销售金额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新型选择性氧合酶-2抑制剂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占有主导地位。

  • 标签: 环氧合酶-2抑制剂 用药分析 用药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素类药物联合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125例,统计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不良反应类型、用药不合理类型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125例患者中,有71例患者因药物联合应用而出现疗效降低情况,所占比例为56.80%,占比最大,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尿潴留(16.00%)、肝肾损伤(19.20%)、精神症状(4.80%)、低血压(22.40%)、全身性反应(37.60%)。结论青霉素同氯霉素、四素类药物联合应用容易使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全身性感应、低血压和肝肾损伤。

  • 标签: 不良反应 青霉素 四环素 氯霉素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及药学价值。方法:取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梅毒采用米诺素与青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梅毒患者110例。根据不同的临床药物使用方式,分别采取水剂青霉素和口服米诺素两种。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神经梅毒患者最终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而言,较为优良、患者的恢复速度较快,并且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米诺素药物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使用过程简便、大多数患者可接受该药物治疗的独特性优势,因此可用于部分不能使用青霉素或者其他药物进行治疗的神经梅毒患者,可耐受群体较为广泛,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广泛推广。

  • 标签: 米诺环素 青霉素 神经梅毒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感染性盆腔炎患者采取盆腔炎制剂+阿奇霉素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感染性盆腔炎患者,例数合计为2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5.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信封随机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阿奇霉素为主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盆腔炎制剂(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感染性盆腔炎患者在治疗后,其血流动力学得到良好改善,且不良反应控制较好,其概率仅有3.00%,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在使用阿奇霉素的基础上,针对感染性盆腔炎患者再联合实施盆腔炎制剂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阿奇霉素 盆腔炎制剂 感染性盆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制剂治疗支原体属感染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支原体属感染性盆腔炎患者 100例,选择时间: 2017年 3月 21日 -2018年 4月 28日,分别行不同的治疗模式:阿奇霉素治疗、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制剂治疗,对应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比较 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制剂治疗支原体属感染性盆腔炎效果较佳。

  • 标签: 阿奇霉素 盆腔炎制剂 支原体属感染性盆腔炎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进入新的世纪,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医院作为医学发展的主要平台之一,对于药品的品质量和渠道要求也更加严格,当下医疗发展大环境下,加强制剂的规范就显得尤为必要,保证医疗质量,加强药品监督,进一步使药品的质量管理走向正规化,国际化,促进医院的制剂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当前制剂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策略,对未来医院制剂发展思路提出相关探讨。

  • 标签: 制剂规范 医院 制剂发展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进入新的世纪,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医院作为医学发展的主要平台之一,对于药品的品质量和渠道要求也更加严格,当下医疗发展大环境下,加强制剂的规范就显得尤为必要,保证医疗质量,加强药品监督,进一步使药品的质量管理走向正规化,国际化,促进医院的制剂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当前制剂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策略,对未来医院制剂发展思路提出相关探讨。

  • 标签: 制剂规范 医院 制剂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多西他赛联合阿霉素磷酰胺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48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使用多西他赛75mg/m2,d1;阿霉素50mg/m2,d1;磷酰胺500mg/m2,d1;q3W。在多西他赛给药前12、6小时开始口服地塞米松8mg,2次/天,连续3-5天,21-28d为一周期,2个周期后对患者病情进行一次评估。结果48例患者中CR5例(10.42%),PR19例(39.58%),SD20例(41.67%),PD4例(8.33%),总有效率50%;缓解期为(4.5±2.9)月,1年生存率58.33%(28/48)。该药物组合的主要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阿霉素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好,副作用小,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多西他赛 阿霉素 局部晚期乳腺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中,应用小儿肺咳颗粒联合酯红霉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2例就诊于我院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年限为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随机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1例。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以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12%)较常规组(78.05%)高(P

  • 标签: 小儿肺咳颗粒 环酯红霉素 急性支气管炎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西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CRP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23年03月-2023年1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共60例。对照组(n=30)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n=30)采用阿奇霉素+多西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炎症因子CRP的含量、临床症状(发热、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CRP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RP量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儿支原体肺炎采用多西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提升临床疗效,从而减少住院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将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以及药学干预应用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中,分析对患者合理用药造成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与我院中开展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处理,在处理完成后,录入该时段我院中开具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处方68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记录为实验组,同时直接在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间,将我院中开具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处方68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记录为对照组。在处理完成后,由我院医务人员对两组中的错误用药发生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对合理用药产生的促进作用。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发现对照组中出现配伍错误、用量错误以及发药错误的事件,相较于实验组来说明显更高,组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十分常用的一种西医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症开展有效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合理用药,使患者的临床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用药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中药复方制剂的生产工艺决定着中药复方制剂安全、有效的物质基础,是影响中药复方制剂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的特点,探讨符合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的工艺研究模式,对科学合理设计中药复方制剂的工艺路线和优化工艺条件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结合《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提出基于中药复方制剂特点开展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的思路,以期为中药复方制剂的工艺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中药复方制剂 特点 生产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阿奇霉素片中阿奇霉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 Agilent TC-C18柱( 4.6×150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 -0.02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以氢氧化钠调至 PH6.8)( 35: 65),检测波长: 210nm,流速: 1mL·min-1,柱温: 35℃,进样量: 10μL。结果:阿奇霉素在 95μg·mL-1~96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 0.9999( n=5),平均回收率为 99.80%, RSD为 0.46%(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阿奇霉素片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阿奇霉素 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