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对甘露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其临床应用范围亦日趋广泛。随之而来的用药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反应、不同疾病时的不同用药方法及疗效观察等用药监护问题,越显得重要.为了更好的配合临床用药.以减轻其副作用、提高疗效,从给药前、用药中、用药后及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结合文献作一综述。

  • 标签: 甘露醇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葡萄检测应用于孕前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受的94例受检者,以血清葡萄含量较高受检者为研究组,以同期检验血清葡萄含量正常受检者为对照组,并分析两组受检者不同时期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受检者至孕中期21例(44.68%)血清葡萄过低,26例(55.32%)血清葡萄过高,明显异于对照组血清葡萄糖水平正常受检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葡萄糖水平异常者共出现4例(8.51%)巨大儿症,13例(27.66%)新生儿低血糖,7例(14.89%)新生儿心律失常,血清葡萄过高者与过低者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孕前检验中进行血清葡萄检验利于减少新生儿并发症,检验准确率高。

  • 标签: 孕前检验 血清葡萄糖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米索前列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0例待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实验组采用米索前列促宫颈成熟,对照组采用0.5%缩宫素静脉滴注促宫颈成熟.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首次用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比较两组产妇用药三天的促宫颈成功率,两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产妇首次用药后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放药三天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剖宫产与新生儿窒息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促宫颈成熟效果确切,使用得当,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的副作用.关键词米索前列;促宫颈成熟;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99-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时,对血管的损伤以及防护。方法将109例意识清楚,能主动配合的住院患者,输注甘露时分成两个组,,用8号头皮针输注甘露为对观察组,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为对照组,通过两种不同输注甘露的方式对血管损害程度进行比较,以便于护士更好的利用、保护好血管,避免血管损伤。结果对照组在输注甘露2天,血管发红,变硬,液体滴入不畅,导致血管不同程度损伤,观察组每天进行静脉穿刺输注甘露,除液体外渗的情况,无血管损伤情况发生。结论输注甘露时根据患者病情,意识程度来选择输注方式,留置针方便,但对血管损害程度严重;8号头皮针对血管的损害程度较少,可反复在同一根血管上多次穿刺,又利于血管的保护。

  • 标签: 留置针 甘露醇 血管损害
  • 简介:摘要认识到全球四分之一"友"在中国。通过给大众提出糖尿病防与治建议。让大众参与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及持续治疗。使糖尿病的防治形成"人人工程",尽最大减少糖尿病给个人健康、家庭经济甚至整个国家医疗保健经济损失。

  • 标签: 糖尿病 早期干预 及早治疗 持续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实现多西紫杉个体化给药的3大技术手段。方法查阅近几年的英文文献,总结分析通过基因检测、酶探针以及治疗药物监测3种技术手段如何实施多西紫杉的个体化给药。结果影响多西紫杉个体间疗效差异的因素很多,3种技术手段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指导多西紫杉个体化给药方面各有其优势。结论基因检测、酶探针以及治疗药物监测3种技术能够弥补基于体表面积给药方式的不足,对指导多西紫杉个体化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提高多西紫杉的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多西紫杉醇 药物基因组学 酶探针 治疗药物监测 个体化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质增多症患者临床特征,总结护理对策。方法2012年2月~2014年12月,医院共收治皮质增多症46例,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对症护理、病情监护与基本的并发症预防、饮食管理、康复训练。结果入院后48h与出院时,收缩压、舒张压、血钠低于入院时,血钾水平高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皮肤感染3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直立性高血压1例、心律失常2例,并发症发生率15.22%。结论皮质增多症患者护理以治疗用药护理为主,但血压等指标日间变化差异较大,可能伴有明显的皮肤改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有必要开展并发症循证护理。

  • 标签: 皮质醇增多症 临床护理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静点红霉素、利巴韦林联合沙丁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与静点红霉素、利巴韦林、联合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疗效区别,实践证明,两者疗效相同,这一研究可减少静脉激素的应用,避免滥用激素引起副作用的发生.方法临床中对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于我院住院部或门诊患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选取50例,年龄11.28个月±3.14,临床症状均有咳嗽、喘息、气促,查体体温在36.5-37.5℃,三凹征阳性,无明显发绀,经皮血氧饱和度85%-95%,双肺听诊可闻及干湿罗音及喘鸣音,无循环、呼吸衰竭症状及体征.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996±1.7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5.32±1.25)%中性粒细胞计数(4.2±1.81)×10^9/L,以淋巴细胞数升高为主,以淋巴细胞数升高为主,CRP正常,随机方法选取符合上述标准的25例非危重患儿作为实验组,随机方法选取符合上述标准的25例非危重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未予其他类型激素及其他途径激素治疗,两组患儿既往健康,均无先天性心脏病、贫血等基础疾病.对照组静点红霉素抗炎、利巴韦林抗病毒同时静点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治疗.实验组静点红霉素、利巴韦林联合沙丁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结果实验组患儿均治愈与对照组比较治愈天数无明显区别,疗效无差异.结论红霉素、利巴韦林联合沙丁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与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点治疗毛细支气管疗效相同,沙丁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起到关键作用,及时、足量、正确方法给予沙丁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是治愈毛细支气管炎的关键.对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提倡首选雾化吸入治疗,尽量避免静脉应用激素.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沙丁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甲泼尼龙;疗效无差异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5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中发生碘海渗漏的处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4年8月接收CT扫描患者400例作为对象,均于CT扫描中借助高压注射液器增强,分析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00例患者CT增强扫描中发生碘海渗漏10例,占比2.5%,其中,中等渗漏者7例,重度渗漏者3例,均于针对性措施后处理。结论临床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海注射前期需做好预防措施,一旦发现渗漏现象后需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以减少患者疼痛度。

  • 标签: CT增强 碘海醇 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