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全肝容积CT灌注成像(VCTP)中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脏左叶、右叶及全肝灌注参数在评价肝脏储备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泰安市中心医院影像科2012年11月—2014年2月间,经临床、其它检查证实为乙型肝炎的患者26例(肝炎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24例(代偿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22例(失代偿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正常)30例。采用西门子SOMATONDefinitionAS+128螺旋CT行全肝容积灌注成像,对每组病例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共5个灌注指标进行分析。各组肝脏不同CT灌注参数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肝炎组、代偿组及失代偿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肝脏病变程度的加重,肝右叶、肝左叶及全肝灌注参数中的BF、BV、PVP值均逐渐减小,HPI却逐渐增加,4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肝脏右叶、左叶及全肝灌注参数对肝功能的评价是一致的,肝脏右叶、左叶灌注参数的走势无明显差异。全肝、肝右叶、肝左叶的灌注参数AL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全肝VCTP能反映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肝脏右叶、左叶灌注参数BF、BV、PVP都是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减小,肝脏右叶、左叶及全肝灌注参数对肝功能的评价是一致的。

  • 标签: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灌注
  • 简介:目的探讨MSCT容积扫描在评估先天性外中耳畸形面神经管各段影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4年10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病变组)和无颞骨病变患者(对照组)MSCT资料各18例(26耳),两组均常规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和面神经管曲面重建(CPR)。在MPR图像斜矢状面、斜横断面测量面神经管各段长度、宽度、前后膝角度进行测量,并比较两组差异。在MPR和CPR图像上观察面神经管是否遮盖前庭窗。结果病变组面神经管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长度分别为(3.38±0.44)mm、(10.07±1.23)mm、(9.25±2.44)mm,第1膝及第Ⅱ膝角度分别为65.10。±9.14°、103.52°±8.79°。对照组面神经管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长度分别为(3.72±0.30)mm、(11.4±0.55)mm、(9.92±1.67)mm,第1膝及第Ⅱ膝角度分别为65.62°±6.30°、112.10°±5.84°。病变组面神经管迷路段长度、鼓室段长度、第Ⅱ膝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面神经管乳突段长度、第1膝角度测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PR与CPR显示面神经管遮窗的发生率均为46.15%(1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结论MSCT及后处理技术能够准确测量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面神经管各段长度及角度,并对面神经管病变进行准确评估,对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先天畸形 耳畸形 面神经管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5年来我院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00例,按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将患者分别划分为心肌肥厚组38例,无心肌肥厚组35例和左心室正常对照组2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测算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各项指标,并对心脏舒张期不同时刻的左室容积进行监测,计算出左心室舒张容积变化的系列参数。结果三组患者间的左心室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VER/VAR和VE/VA的数据变化,能够看出其与左心室的舒张功能分级有直接关联。结论左心室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能够反映出左心室的充盈性和顺应性以及舒张功能的变化,能够有效诊断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 原发性高血压 心室舒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的有效管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4年8月药房药品数量、有效期管理,分别通过常规管理、加强管理进行管理。比较药房药品数量、有效期管理前、后90d的管理情况。并将药品管理前、后,药品报废和积压量、账物相符率、采购费用等进行统计。结果实行加强管理后,加强管理组调查问卷优良率,明显优于常规管理组和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药房药品数量、有效期管理情况,经加强管理后,均得以改善,并能够实现节省资源,提高药物使用率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也高,外加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的维权意识越来越高,使得医院护理纠纷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就诊过程中,稍微的疏忽就会引发各类矛盾。本文主要就医院门诊护理中的纠纷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 标签: 门诊护理 纠纷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制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有效的提取技术决定着成药的质量。中药中含有种类丰富的有效成分,而不同的有效成分有其独特的理化性质,所以在提取不同的有效成分时,既要考虑到提取工艺的特点,又要考虑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尽量选择一种能够保证其生理活性和理化性质不变,而又有很高提取率的提取工艺,因此进一步加强对提取分离新技术在中药制造行业的推广和使用的研究非常有必要,从而实现中药行业的现代化和持续性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

  • 标签: 中药有效成分 分离 新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使用丹参对冠心病进行治疗,其中的有效成分展开分析和总结。方法从丹参粉末当中萃取出有效成分,对接受实验的小白鼠进行心肌细胞灌注,控制灌注时间在2天,对丹参当中所含有的有效成分以及其药理作用展开分析和总结。结果在丹参当中含有较多的脂溶性丹参酮成分和水溶性酚酸成分,这两种成分也是对冠心病进行治疗的主要成分,其机理主要包括血管扩张、控制血小板的凝集效应、调节心肌缺血症状、控制血栓等效果,还可以控制炎性反应等。结论对于冠心病进行治疗,丹参当中含有的有效成分效果显著,而且没有毒性,不会带来副作用,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实践经验累积。

  • 标签: 冠心病 丹参 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针对骨科患者进行康复性质的临床护理,记录临床护理信息,观察比对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本次研究需要在本院选取骨科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近一年时间,以上患者资料均属患者及其家属自愿提供,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前签订了相关知情同意书。在护理前期确认护理的基本方针,然后针对护理的效果行为进行评估,最后为患者提供康复护理干预,并进行护理效果的评价。结果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发现,患者对于自身病症的了解程度为88.75%%,存在了解患者71例;患者接受护理后能够完全的独自生活占总人数的52.50%,存在患者42例;部分能够自理生活的患者占总人数的43.75%,存在患者35例;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占总人数的3.75%,存在患者3例。在收集的80例患者资料中还存在9例并发症患者,其并发症发病几率为11.25%。结论针对骨科患者采取康复护理的临床干预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康复,并且能够让患者及早的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骨科 临床护理 有效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湿疮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湿疮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对湿疮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应根据湿疮患者不同治疗阶段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湿疮患者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