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 2015.01至 2019.10间 22例经我院诊治的甲状腺未分化癌( ATC)的声像图表现,并复习文献,总结 ATC声像图特征。结果: 22例 ATC超声表现:肿块最大径 0.78cm-9.2cm,统计值( 4.88±2.11) cm,实性,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内回声不均匀,形态水平位,边缘不规则,多无晕环、包膜且后方回声无增强,常侵犯或突破甲状腺包膜,多伴粗大、点状钙化及囊变,部分内可见条索样回声,血流较丰富,高阻力指数( RI>0.70), ACR TIRADS分类 TR5,常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少数侵犯周边组织。结论: ATC发病率低,侵袭性强,预后差,超声有一定的特征表现,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 FNA)可便于早确诊,两者结合可助临床早干预治疗。

  • 标签: 甲状腺未分化癌 超声表现 恶性肿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后的干细胞特性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胎牛血清及淋巴细胞分离液等,从实验的角度出发,对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后的干细胞特性及潜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第5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与去分化1d成肝细胞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向骨细胞诱导分化后,转化为了典型的骨细胞形态。经PCR检测发现,两者的表达相似。样本H浓度46.80ng/μL、总量0.81μg、A260/A280为1.75、RIN为8.49%、28S/18S为2.59%。结论去分化后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保留细胞形态,维持干细胞标记物表达水平,与未经处理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其增值能力更强。

  • 标签: 诱导分化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肝衰竭
  • 简介:[摘要]毛囊干细胞包括上皮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其中位于毛囊隆突区外根鞘的神经嵴干细胞和位于毛囊结缔组织鞘及毛乳头的间充质细胞均具有神经分化的潜能。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属于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超家族中一组细胞间的信号分子,它们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调节细胞的多项功能神经诱导、分化方向决定、凋亡及增殖等。就毛囊干细胞的神经分化潜能及BMPs等细胞因子对干细胞神经分化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分析毛囊干细胞神经分化的发生机制。

  • 标签: [] 毛囊干细胞 神经分化 BMP
  • 简介:在肾脏疾病的进展过程中,转分化机制是重要的致纤维化机制,上皮细胞可能转分化为间充质细胞。本文综述间充质细胞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分子机制、病理意义和治疗干预方面的进展。

  • 标签: 间充质细胞 慢性肾脏疾病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8岁,以间歇性腹痛及黑便1年,加重2月为主症来我院诊治,胃镜及活检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低分化腺癌,占肠腔2/3圈,CT示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和胆总管轻度扩张.

  • 标签: 十二指肠肿瘤 腺癌
  • 简介: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收集拔除的无龋坏、无牙周疾病的健康前磨牙及第三磨牙,获得牙髓,酶消化联合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Humandentalpulpcells,hDPCs),扩增后取第4代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用于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hDPCs在含2%胎牛血清(Fetalbovineserum,FBS)的aMEM培养基中加入10^-8mol/L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培养,对照组单纯使用含2%FBS的aMEM培养基培养。在细胞培养第1、3、5天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培养的第1、5、10天分别进行AIP染色及ALP定量分析检测细胞分化情况:细胞培养第10天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钙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细胞增殖活性检测显示,实验组培养第3天及第5天可见hDPCs增殖活性得到显著抑制,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AIP染色及定量测定:培养10d后,地塞米松实验组ALP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茜素红染色结果:培养10d后两组细胞茜素红染色均为阳性。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钙化结节形成.但是实验组钙化结节形成数量较多。结论酶消化联合组织块法可以成功体外培养hDPCs。10^-8mol/L地塞米松可显著抑制hDPCs的增殖活性,提高hDPCs的ALP活性及矿化能力。

  • 标签: 人牙髓细胞 地塞米松 增殖 分化 碱性磷酸酶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1例46,XY性分化异常,对46,xy性分化异常进行初步分析。方法询问患者病史,并进行查体,内生殖器B超、血清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检查。结果患者智力和血压正常,生殖器外观呈幼稚女型,阴道通畅,宫颈光滑,无肥大,发育欠佳,宫体萎小;B超检查子宫及右侧卵巢均小,左侧卵巢未见;血清性激素测定雄激素低于正常女性,雌激素远远低于女性绝经期,促卵泡成熟素远高于绝经期女性的;46,xy染色体核型异常。结论46,XY性分化异常可由单纯性腺发育不全和先天性睾酮合成障碍等多种不同的疾病所致。

  • 标签: 染色体 46,xy 性分化异常
  • 简介: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成体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可以被诱导分化为骨、软骨、脂肪、肌肉细胞;另外,MSC也可跨系分化为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肝脏细胞等多种其他组织细胞。Notch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细胞中,在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它的配体和受体都是细胞膜表面蛋白,因此是介导细胞间通讯的一种重要方式。现有研究表明:在MSC多条分化途径中都有Notch通路存在。本文针对Notch信号通路在MSC分化中的影响做一综述。

  • 标签: NOTCH信号通路 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 简介:目的:探讨高分化侵袭性甲状腺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985年10月~1998年10月问收治的110例高分化侵袭性甲状腺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受累组织器官采用不同外科处理方式,获得较满意效果。5年生存率达74.5%,10年生存率达65.2%。结论:高分化侵袭性甲状腺癌在高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可能是重要致死因素。正确诊断及恰当外科治疗,将有助于改善和提高甲状腺癌的生存率。

  • 标签: 甲状腺癌 侵袭性 治疗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行B超检查,根据其检查结果中显示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肿瘤浸润范围和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等情况,在局部麻醉或者是全身麻醉的状态,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结果1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且无死亡病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6%。随访期间2例患者在术后第4年和第5年死亡,死亡率为1.2%。结论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来说,要根据其具体的疾病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方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手术方式 手术范围
  • 简介: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是最近几年来神经科学及胚胎发育学的热点问题。人们通常认为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组织是不可再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将只能由神经胶质爬行替代,遗留难以弥补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而神经千细胞特别是在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现的神经千细胞对以上观点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着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深入,必将为神经系统损伤性、退行性疾病的彻底治愈,甚至神经移植治疗带来一次革命性突破。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细胞体外培养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神经系统功能缺损 成年哺乳动物 神经千细胞
  • 简介:摘要: 乳头状甲状腺癌和滤泡状甲状腺癌均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同时也是甲状腺癌的主要类型,现阶段对于分化型甲状腺在外科手术治疗方面可采用的方法较多,关于不同方法的临床文献报道也较多。本文结合国内相关文献资料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进展,依靠对不同外科治疗方法的总结,进一步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外科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9月至2008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76例甲状腺癌病例。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65例,滤泡状癌11例,均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予甲状腺素治疗。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4例(5.26%),平均随访2.5年(1—5年),颈部淋巴结转移5例。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颈淋巴结清扫术 肿瘤转移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6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观察组给予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分别给予1、3、5年回访,观察并对比2组病情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术后经1年、3年、5年回访,观察组各病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可有效抑制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促甲状腺激素 抑制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评估宫颈鳞癌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宫颈鳞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病理分化程度分为高、中、低分化组。分别于CT平扫及增强扫描测量病灶CT值,并计算病灶强化程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分化程度宫颈鳞癌强化程度的差异。结果高、中、低分化宫颈鳞癌患者的静脉期强化程度分别为(20.89±12.79)、(29.00±13.21)、(37.28±16.1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分化与低分化、中分化与低分化宫颈鳞癌强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对宫颈鳞癌病理分化程度的评估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宫颈鳞癌 CT 增强扫描
  • 简介:钠碘转运体(NIS)是甲状腺滤泡细胞基底膜上的一种糖蛋白,具有选择性和主动性转运碘(I-)到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的功能.NIS不仅存在于甲状腺,也存在于腮腺、胃黏膜、乳腺等多种组织.有报道,将NIS基因转染到NIS低表达的甲状腺癌细胞和其他类型的肿瘤细胞内,肿瘤细胞表达NIS,增加了131I的摄取.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和其他肿瘤,131I治疗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 标签: 钠碘转运体 分化型甲状腺癌 放射性碘 NIS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4年 1月至 2016年 6月期间我院普外二科收治的 7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及术后石蜡病理检查。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 8例、患侧腺叶 +峡部全切 +对侧腺叶次全切除 54例、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 10例、患侧腺叶切除 4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首选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临床分期进行个体化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 要:外胚层的分化,是大多数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由于其在神经产生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对于外胚层细胞是如何分化形成的还没有完全探究清楚,但有部分特异表达在外胚层细胞的因子被证明在外胚层分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ectodermin、coco、锌指结构细胞核因子XFDL156、POU结构家族蛋白Oct25等分子在外胚层分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外胚层分化机制提供参考。

  • 标签: 外胚层 早期胚胎发育 TGF-β/Nodal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一例老年女性心脏未分化肉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一例老年女性心脏未分化肉瘤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评估患者的疼痛,用药后效果评价,对患者化疗后出现的骨髓抑制进行对症处理,给予患者及家属安全指导及心理疏导。结果患者骨髓抑制情况好转,疼痛有所缓解。结论心脏未分化肉瘤的发病率极低,恶性程度高且一般发现时已有转移,在疼痛、骨髓抑制上行对症处理,安全指导及心理护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女性 心脏未分化肉瘤 疼痛 骨髓抑制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