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诊护理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度压力和风险的工作,急诊护理人员长期面临各种紧急情况和复杂病情,容易导致心理。本文旨在探讨急诊护理人员面临的心理源、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应对策略。我们发现急诊护理人员心理主要来自工作压力、患者状况、团队合作等多方面因素。应对策略包括个体心理调适、团队支持、专业培训等方面。针对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的心理支持体系等建议,旨在为急诊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与保障。

  • 标签: 急诊护理人员 心理应激 应对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理又称心理紧张或心理压力,是个体“觉察”到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的^[1]。在心理状态下,大多数人会出现心身的紧张性反应,即一般的适应综合症^[1]。由于精神科护士长期在充满“应激源”的环境中工作,经常面临着危急、突发、多变等情况,应激水平较高。持续的高应激状态危害其心身健康,帮助精神科护士了解常见的心理源,掌握调控心理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其身心健康,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心理应激 心理应激源 自我调控
  • 简介:目的研究术前心理干预对手术病人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次计划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和观察组B,对照组不作术前心理干预,常规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2mg/kg;观察组术前1d给予心理干预,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2mg/kg。记录两组病人术前1d心理干预前(H1),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前(R)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点抽血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对前后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血ICE、E、MAP、HR进入手术室后均较在病房时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前后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抑制病人进入手术间的心理反应。

  • 标签: 术前心理干预 心理应激反应 血浆儿茶酚胺
  • 简介:摘要目的护士在护理纠纷中的心理与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工作资料,设为对照组,了解护理纠纷发生情况以及护士心理情况,分析应对策略。另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的工作资料,设为观察组。通过相关策略应对护士心理情况。对比两组纠纷发生率、护士心理变化、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心理情况较好,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满意度较高,护理纠纷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士在护理纠纷中的心理主要体现为负性情绪,应用各项策略可予以应对和改善,后续工作中需加以重视和推广。

  • 标签: 护理纠纷 心理应激 心理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肺炎患者心理反应与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从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发热二病区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试验组(15例)与常规组(1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与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冠肺炎 心理应激反应 心理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发热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的全部病例均来自 本 院 2019 年 1 月 ~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发热患者 ,共计 84 例,随机将其分为 每组各有 42 例患者的 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为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为 干预组。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定。 结果 在 SAS 及 SDS 等不良情绪 评分 方面,干预组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显著性 ( P < 0.05 )。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 干预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 96.55%VS81.03% ),差异具有 显著性 ( P < 0.05 )。 结论 发热患者实施 心理干预的效果满意, 患者不良情绪 明显改善 ,护理满意度 明显升高 ,临床上 值得 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 ] 心理护理 发热 心理应激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患纠纷中护士的心理与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期间出现的护患纠纷案例 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发放回卷形式。对当是护士与病患间的矛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出现护患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护士业务能力不强、责任心不强等,占比为 82%。次要原因在于患者,占比为 18%。结论 加强护士的业务能力,增强护士的责任心等,是减少纠纷矛盾出现概率的有效对策。

  • 标签: 护士 护患纠纷 心理应激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护士在护患纠纷中可能面临的心理反应,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通过分析护士在护患纠纷中常见的心理压力来源以及应对策略,旨在帮助护士更好地处理类似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护患纠纷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在医疗环境中,护士是医患沟通的桥梁,承担着照顾患者、传递医生意图的重要角色。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护患纠纷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护士在护患纠纷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护士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护患纠纷 心理应激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子痫前期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子痫前期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施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SAS评分、SDS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痫前期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子痫前期 心理护理 心理应激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医护人员为了更好的护理治疗急诊科患者出现的心理反应,通过采取心理护理治疗的方式,有效的缓解患者症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室接收护理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分析研究对象,由于急诊室患者在护理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心理反应,医护人员为了缓解急诊室患者心理产生的负面情绪,通常采取心理护理治疗模式来对其进行康复护理治疗。结果:医护人员通过对急诊科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治疗模式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使患者可以信任医护人员,采取相关护理治疗方案。结论:医护人员通过对急诊室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发现采取心理护理治疗方法的患者,心理反应效果明显改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出现的不安、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急诊室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采取相关护理治疗,缩短治疗时间,大大的提高急诊室康复率。关键词:心理护理;急诊患者心理;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护士心理压力导致的不良情绪及采取的应变对策,要求护士要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对处理突发纠纷必须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通过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出现

  • 标签: 护患纠纷 护士 心理应激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慢性盆腔炎护理中心理对策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的基础护理,对观察组采用心理对策,并观察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心理对策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心理对策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慢性盆腔炎护理 心理应激对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的心理水平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2021年9月-2022年9月),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水平以及睡眠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状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 冠心病 介入 心理 睡眠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及防范效果。 方法: 随机选定本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发生护患纠纷的 50 例护士,分析发生护患纠纷的心理,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结果: 护患纠纷发生原因: 11 例 护理质量差 ,占 22.00% ; 15 例 护理操作不当 ,占 30.00% ; 24 例 服务态度差,占 48.00% 。 28 例采取正性心理、 22 例采取负性心理。 低年资护士、 高年资护士心理状态比较, P <0.05 。 结论: 提高护士心理能力与业务水平,有助于规避护患纠纷。

  • 标签: 护士 护患纠纷 心理应激 防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