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输血安全是目前输血事业的重大挑战,特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HIV)对血液、对受血者带来的危险,人们对HIV似乎异常恐惧。通过研究和实践证明,无偿献血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基础;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输血安全提供保障,临床合理用血和血液及制品的病毒灭活是输血安全重要保证。无偿献血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基础,因此,从无序献血到建立稳定的自愿无偿献血队伍是保障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的关键,据报道无偿献血输血感染性疾病阳性率明显低于国内职业卖血者。

  • 标签: 输血安全性 自愿无偿献血 人类免疫缺陷病 输血感染性疾病 血液质量 输血事业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药物安全监测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旨在引起医务工作者们对药物安全的重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安全问题,做好药物使用管理,达到降低药物安全风险的目的。

  • 标签: 药物 安全性 监测 医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布洛芬和扑热息痛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方法选取我中心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布洛芬)和对照组(扑热息痛)各6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药物的起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8%>84.6%,P<0.05);布洛芬和扑热息痛的起效时间对比差异不大(P>0.05),布洛芬的药效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6.1±1.6)min>(4.2±1.5)min,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6%<7.7%,P<0.05)。结论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当中,布洛芬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优于对照组,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布洛芬 扑热息痛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应用策略。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300例患者,收集全部患者临床资料,对用药安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本次研究300例患者中,4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42/300),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未进行辨证论治、用法用量不当、中药饮片炮制不当、中西医联合用药不当以及其他原因。结论:中药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导致安全问题发生的因素也较多,中药临床应用需要加大监督力度,合理用药,规范炮制,为中药用药的安全及有效提供保障。

  • 标签: 中药 合理用药 安全性 应用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的用药安全。方法参阅国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综述。结果(1)避免应用禁用药物;(2)需用慎用药物时,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用药,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等。结论为了婴幼儿的健康,在为其选药时,要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选用安全、有效、适量、可靠的药物。

  • 标签: 用药安全性 婴幼儿 禁用药物 文献资料 慎用药物 临床医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角鲨烯长期服用的安全研究。方法 采用限量法的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采用限量法,在本试验条件下角鲨烯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10.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w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角鲨烯以0.83g/kg·bw、1.67g/kg·bw、3.33g/kg·bw的剂量经口给予大鼠90天,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结论 角鲨烯长期服用具有安全

  • 标签: 角鲨烯 大鼠 长期毒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需要给予中药治疗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用药,给予观察组的患者安全管理模式下的临床用药,治疗完成后对他们进行电话随访和治疗后复查了解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安全管理模式下的临床用药可以帮助患者尽可能的减少治疗产生并发症的概率,从而增加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体验。

  • 标签: 中药 临床合理用药 安全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应用安全。方法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共选择178例无痛分娩产妇,采用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麻醉效果,评价安全。结果①镇痛效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8%,对照组为85.3%(P<0.05)。②麻醉起效时间与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0.1%,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分别为23.5%、13.4%,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中,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处理,镇痛效果佳,麻醉起效快,且可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剖宫产,控制并发症,安全可靠。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无痛分娩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痛胃镜诊疗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安全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760例接受消化内科疾病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无痛胃镜诊疗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胃镜诊疗术。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诊疗术在治疗消化内科疾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具备一定的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无痛胃镜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阿莫西林在临床的应用效果及安全。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 56 例功能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Ⅰ组和Ⅱ组,并将我院收治的 66 例膀胱炎患者随机分成Ⅲ组和Ⅳ组,Ⅰ组及Ⅲ组患者行阿莫西林治疗,Ⅱ组患者行雷贝拉唑治疗,Ⅳ组患者行氧氟沙星治疗,分别比较Ⅰ组和Ⅱ组、Ⅲ组和Ⅳ组的效果及安全。 结果: Ⅰ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Ⅱ组,Ⅰ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于Ⅱ组( P<0.05 );Ⅲ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Ⅳ组,Ⅲ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于Ⅳ组( P<0.05 )。 结论: 临床中,阿莫西林具有广泛适用范围,效果良好,安全良好,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阿莫西林 应用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合理应用西药的安全及其管理措施,以提高临床西药应用安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前后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实施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前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后的患者为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及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合理用药的安全及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及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西药可以有效的降低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为此,在西药临床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以提高西药的应用疗效,减少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西药 临床应用 安全性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麻醉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后不良反应、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妇产科手术患者83例,麻醉方法分组,A组(腰硬联合麻醉)41例,B组(气管插管联合静脉麻醉)42例,比较心率变化、血压变化、并发症情况。结果:心率变化比较:A组心率、血压变化小于B组(P<0.05);并发症比较:A组发生率[14.63%(6/41)]低于B组[42.86%(18/42)](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应用风险相对较低,心率、血压比较稳定,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妇产科 手术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气管插管联合静脉麻醉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