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析本州的地方病防治“十二”规划目标完成现状,并对其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以推动接下来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持续进行。方法通过对本州居民地方病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的调查和统计,得出这一规划在本州的落实现状。结果通过对包括组织领导效率、食用碘盐管理效率、疾病监测及预防效率和健康教育普及力度等方面进行调查之后,其总分一共为95分。除此之外,在碘盐食用率方面,本地区高达92.52%。在碘盐覆盖范围方面,本地区高达94.1%的地区,都被覆盖。除此之外,儿童和孕妇这两类重点关注群体尿液中碘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每升175微克和每升167微克。患有甲状腺肿大的儿童占总体300例儿童样本的比例为0.46%,患病例数为14。且总体上的健康教育问卷分数经统计,平均为4.4分。结论经过长期努力,本州实现了“十二”规划的地方病防治目标。但鉴于我州儿童尿液中碘含量超过相关标准的现状,今后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对儿童碘盐的摄入量进行控制。

  • 标签: 地方病防治 十二五规划 终期评估结果 碘盐
  • 简介: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患者十二指肠严重损伤的外科处理方式。经以往各种手术相比较,十二指肠破口与空肠直接Roux-en—Y吻合效果最好。结果本组10例十二指肠严重损伤患者,经十二指肠破口与空肠直接行Roux-en—Y吻合,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除1例患者3.5年后肿瘤复发死亡外,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十二指肠破口与空肠直接行Roux-en—Y吻合,手术方法简单,创伤轻,疗效好,而且适用于十二指肠各部位的损伤。

  • 标签: 腹部损伤 十二指肠造口术 吻合术 Roux-en-Y
  • 简介:中药里的十二属相林涛鼠鼠粘子,主治咽喉肿痛、斑疹不透、痛肿疖毒等症;牛牛膝,主治四肢痉挛、淋病尿血、经闭、产后阔血、腹痛等症;虎虎杖,又名治血龙,主治女子经闭、痔漏出血、湿热黄疸等症;免菟丝子,主治肝肾不足引起的小便频数、淋漓等症;龙龙须草,主治热淋...

  • 标签: 十二属相 龙须草 阑尾炎 湿热黄疸 小便不利 肝肾不足
  •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憩室破裂是一种十二指肠憩室罕见的并发症,由于其症状的不典型性,解剖的复杂性和广泛可能的手术操作,使得十二指肠憩室破裂也是诊断及治疗上的一大难题。本文对现有十二指肠憩室破裂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归纳整理,以期找准研究方向,总结存在的问题,促使十二指肠憩室破裂的诊断及治疗能逐步完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所收治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当中选取4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1.6%)明显高于对照组(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74,P<0.05)。结论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37-01
  • 简介:目的:研究十二指肠的损伤的诊断、处理、愈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年中我院治疗的23例十二指肠损伤的病人.结果:闭合性损伤20例(87%),开放性损伤3例(13%),损伤部位以降部多见,共10例(43%),降部与水平部交界处次之,8例(35%),其余部位场少见,治愈率78%(18/23),死亡率22%(5/23),并发症发生率40%(9/23).结论:早期诊断,尤其是及时,细致的探查,适当的术式,充分的引治,以及积极的术前准备、术后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十二指肠损伤 诊断 剖腹探查术 手术治疗 术后并发症
  • 简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传统治疗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研究的深入,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逐渐开展,包括开腹局部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下局部切除术及内镜下局部切除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其预后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好,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本文就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生物学特性、病理、临床诊断及局部切除手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十二指肠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局部切除
  • 简介:十二指肠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壶腹周围肿瘤,标准的切除范围包括胰头及钩突、十二指肠、胆总管、胆囊、远端胃及近端空肠,还需常规行胰头周围淋巴结清扫(包括第6、8、12、13、14、17组淋巴结),消化道重建包括胰空肠、胆管空肠及胃空肠吻合。该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达20%-40%。手术要点包括完整的胰腺钩突切除、规范的淋巴结清扫及满意的胰腺空肠吻合。本例患者为60岁女性,术前诊断为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癌。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采用Child顺序,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手术用时4.3h,出血约200ml,未输血。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无并发症,术后2周出院。术后病理为胆总管下段中分化腺癌,淋巴结共22枚均无转移。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胆管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MSCT对十二指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肿块的MSCT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术前东芝64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原始图像数据再行薄层重组和MPR、MIP重组。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腺瘤和腺癌诊断的准确性69%;对良恶性间质瘤的诊断准确性80%;对脂肪瘤的诊断的准确性100%;对良恶性壸腹癌的诊断的准确性67%。结论:MSCT可诊断十二指肠肿瘤,定性准确率较高,对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十二指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重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腹内疝最常见的疾病是十二指肠旁疝(paraduodenalhernia,PDH),在临床上很少见,因为其解剖特殊性,诊断比较困难,如果诊治不及时。有50%左右肠管会发生坏死。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PDH的认识,故将PDH介绍如下。

  • 标签: 十二指肠旁疝 临床医生 诊断比较 PDH 腹内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乡村脑梗塞十二小时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3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12小时之内采用尿激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二小时内使用尿激酶治疗乡村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脑梗塞 十二小时内 治疗效果 时间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一名病例,女,48岁,于2007年通过肝胆彩超发现胆囊结石.由十二指肠前壁用食指触摸时可触及约2.5×2.5cm左右较硬的瘘道,术中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肠梗阻”,因胆囊、十二指肠、胆总管及周围组织瘢痕性粘连成团无法行分离根治手术,伴十二指肠及胃窦部被严重牵拉高位梗阻,胃极度扩张,故术式定为“胃空场侧侧吻合术”.结果术后予全肠外营养,腹腔引流,抗感染,术后5d恢复经口饮食停用肠外营养,术后8d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12d患者一些恢复正常并出院.结论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原发疾病主要是胆囊结石,施行的手术也不是复杂,但却带来了如此风险的并发症,应引起我们常处理胆道手术的外科医生们的高度重视.关键词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手术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75-01

  • 标签:
  • 简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发病率低,占整个消化道恶性肿瘤的0.3%,占小肠恶性肿瘤的30%~45%[1],由于症状不典型,且因十二指肠乳头的解剖生理特点使其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难度。我科1998年6月—2004年6月收治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患者48例,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十二指肠肿瘤 乳头状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4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保护胃黏膜以及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治愈18例,治疗有效12例,无效2例;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0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8%,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2.79±1.13)d明显短于对照组(3.79±1.32)d,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比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十二指肠溃疡 奥美拉唑 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