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高。手术仍是治疗老年胃癌的主要方法。麻醉对手术有重大影响,如何选择有效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非常重要。有文献报道丙泊酚控输注在老年胃癌根治术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明显。本文回顾性分析64例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应用丙泊酚控输注麻醉诱导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麻醉诱导 老年胃癌 靶控输注 丙泊酚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声弹性成像(AE)、常规超声(US)及钼X线技术在乳腺癌术前诊断和联合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采用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及钼X线技术对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临床触及乳腺肿块的104例患者进行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总结分析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钼X线及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与钼X线联合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及影像学特征。结果104例患者乳腺病变手术病理诊断良性39例,恶性65例。术前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钼X线诊断结果:(1)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性病变36例,恶性病变56例,良性病变声弹性评分为1~2分(92.3%,36/39);恶性病变声弹性成像评分为3~5分(86.2%,56/65);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术前声弹性成像诊断符合率为88.4%(92/104)。(2)术前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良性病变37例,恶性病变53例,超声显示良性病变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内未见明显微小钙化;乳腺癌恶性征象为毛刺征(76.9%,50/65),病变厚度/长度比>1(73.8%,48/65),血流阻力指数>0.7(70.8%,46/65),病变内多见微小钙化(53.8%,35/65)。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术前常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5%(90/104)。(3)术前钼X线诊断乳腺良性病变33例,恶性病变54例,乳腺病变恶性超声征象为致密影(73.8%,48/65),毛刺征(70.8%,46/65)及钙化(69.2%,45/65);乳腺良性病变无上述超声征象;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术前钼X线诊断符合率为83.7%(87/104)。术前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与钼X线联合诊断结果:(1)术前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联合检查诊断良性病变34例,恶性病变6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3%(97/104)。(2)术前常规超声与钼X线联合检查诊断乳腺良性病变31例,恶性病变6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0.4%(94/104�

  • 标签: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 乳腺肿瘤
  • 简介:目的评价伴随不同种类解剖畸形的完全性大动脉转通过不同术式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大动脉调转术、双向腔肺吻合术、Rastelli矫治术、Fontan术、Senning术等治疗伴随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下腔静脉中断、永存左上腔静脉、冠状动脉畸形、主动脉弓缩窄等畸形的完全性大动脉转,并评价术后生存率.结果全组275例,早期死亡14例(5.09%):大动脉调转术后死亡10例(10/243,4.12%),其余术式术后死亡4例(4/32,12.50%);生存261例,其中双向Glenn术、改良Fontan和全腔肺动脉吻合术后患儿发绀明显缓解,大动脉调转术和改良Senning术后患儿发绀消失,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完全性大动脉转可通过多种术式治疗,新生儿通过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大动脉转位 大动脉调转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畸形 肺动脉瓣狭窄
  • 简介:胸腺起源于第三鳃囊,位于前上纵隔,左右各一叶,大小和形态在任何年龄都可能有很大不同,是人体T淋巴细胞制造、发育、分化成熟的储存所。婴幼儿胸腺相对较大,形态不一样,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所以从X线角度认识和了解胸腺形态大小,对正确判断婴幼儿胸部X线影像、应激反应、免疫状况及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本研究收集本院显示胸腺的婴幼儿仰卧胸部X线片133例,并对这133例婴幼儿仰卧X线片显示胸腺影在性别、年龄、形态、位置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探讨。

  • 标签: 胸部X线表现 胸腺形态 婴幼儿 仰卧位 胸部X线片 T淋巴细胞
  • 简介:武警部队疗养院正处在由自然因子疗养模式向健康管理型疗养模式转型的关键期,通过健康管理理论研究结合疗养院实际工作,探索构建“五一体”健康管理疗养模式,“五一体”即以武警部队健康管理系统为平台,以疗养员近期健康档案与风险评估为依据,以保健康复为主线,以各种疗养因子为支撑,以医疗服务为补充。依据此模式既有助于提高疗养院自身的竞争实力,又有利于改善疗养人员的健康水平,实现提升武警官兵健康素养的目的。

  • 标签: 武警部队 疗养院 健康管理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排螺旋CT(MSCT)横轴结合MPR技术在老年肠梗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3例老年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CT横轴扫描,并对兴趣区给予MPR处理,对MPR处理前和处理后的肠梗阻部位诊断率与病因诊断准确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MPR前和MPR后的诊断准确率对比(p>0.05);MPR前和MPR后的诊断信心对比(p<0.01);MPR前和MPR后的肠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对比(p<0.05)。结论对老年肠梗阻患者给予多排螺旋CT横轴结合MPR技术诊断,能够准确确定梗阻部位,提高梗阻诊断率。

  • 标签: 老年肠梗阻 多排螺旋CT横轴位 MPR技术 诊断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49-02
  • 简介:摘要报告了10例完全性大血管转矫治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儿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后正确选用葡萄糖液体,严格限制液体输入速度,常规监测血糖,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遵医嘱正确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积极防止再次发生高血糖反应,预防低血糖、感染等并发症。本组2例经减慢葡萄糖液体速度,血糖降至正常,8例经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降至正常,10例均痊愈出SICU,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低血糖反应。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血糖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摘要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护理工作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病人为中心,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成为护理工作的根本目标。护士的健康教育认知水平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健康教育效果,是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部分,纳入护理规程,护士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 标签: 护士 护理健康教育 作用
  • 简介:Dapper是作为Dishevelled的抑制因子而被新发现的,与信号转导通路,尤其是Wnt信号通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但是Dapper在Wnt信号通路的作用尚不明确。研究发现Dapper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通过研究Dapper在Wnt信号通路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对于肿瘤的基因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肿瘤 基因疗法 基因 肿瘤抑制 信号传导 Dapper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IFN-γ在小鼠骨髓造血调节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通过RT—PCR方法扩增小鼠IFN-γ(mIFN-y)片段,构建mIFN-γ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1-mIFN-γ-copGFP(pCDH-mIFN-γ-GFP)。将pCDH-mIFN-γ-GFP和pCDH-EF1-copGFP(pCDH-GFP)分别与辅助质粒pPACK—A、pPACK—B、pPACK—C组合,通过磷酸钙沉淀法转染293T细胞,制备慢病毒。通过慢病毒将mIFN-γ和GFP转导至C57BL/6J雄性小鼠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接种于M3434甲基纤维素完全培养基进行集落形成试验,同时将其通过尾静脉注射给致死剂量照射的受体C57BL/6J小鼠体内,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CDH-mIFN-γ-GFP慢病毒载体;转导mIFN-γ的293T细胞分泌mIFN-γ蛋白;转导mIFN-γ的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集落生成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集落形成能力下降;mIFN-γ组的骨髓移植小鼠血象恢复较GFP对照组延迟,移植后8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仍可见GFP阳性细胞。结论:mIFN-γ降低了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延缓骨髓移植小鼠的造血恢复时间。

  • 标签: IFN-Γ 骨髓单个核细胞 造血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超声在小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4年02月在我院接受怀疑颅脑疾病诊断的患儿68例,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共检查出57例颅脑疾病患儿,将检查结果与CT检查结果对比。结果超声检查患儿中有37例患儿诊断为小儿缺氧性缺血性脑病,10例患儿诊断为颅内出血症状,8例患儿诊断为头皮血肿,3例患儿诊断为颅骨骨折,8例患儿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2例患儿诊断为颅脑先天性疾病,经CT诊断后确认结果。结论利用超声检测可以对小儿颅脑疾病起到良好的诊断作用,能够有效检查患儿的疾病,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 标签: 超声检测 颅脑疾病 检查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53-01
  • 简介:摘要精神疾病在我们的社会中是一种难治的疾病,我们通过社区对精神疾病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教育,能够使我们的精神患者及患者家属认识到它对我们的生命带来的严重性,从而使社区能够对精神疾病的防治。为了能够加强对精神疾病的防治,我们做出了努力,我们在对社区防治精神疾病的作用

  • 标签: 社区精神疾病干预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断指再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从本院选取相关病例,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在痊愈率和护理有效率方面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在断指再植护理中具有很好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术后恢复。

  • 标签: 健康教育 断肢再植 护理 作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73-01
  • 简介: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继续出血,24h内>500ml。而本文所定义的产后急性出血,是指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正常,2h内>500ml,包括顺产胎儿胎盘娩出后无软产道裂伤的产妇和剖宫产术后已被送回病房的产妇,如不及时止血,将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我们采用腹带加垫的方法在下腹部压迫子宫,收到了良好的止血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腹带加垫 产后出血 压迫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传统讲授式方法相比,护理技能比赛能否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生护理操作技能成绩。方法取2012年125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法;2013年134名护生作为实验组,采用护理技能比赛方法教学。比较两者在护理操作技能成绩及教学效果方面的区别。结果采用操作技能比赛教学方法的护生护理操作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结论操作技能比赛对护生操作技能成绩也有良好促进作用,能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生综合素质,是可取的教学方法。

  • 标签: 技能比赛 护理操作 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2010年3月~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5例,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后随访至患者死亡或2013年12月31日,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平均随访3.5年后死亡9例,其中7例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平均动脉压、夜间舒张压最低值、夜间舒张压变异度及非杓型血压与年龄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分别为1.248,1.577,2.101,0.000,1.461,P〈0.0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所得平均动脉压、夜问舒张压最低值,夜间舒张压变异度、血压节律可能对患者死亡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态血压监测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查对制度防范手术室护理纠纷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300例择期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300例择期手术患者严格执行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并落实护理查对制度,加强护理查对制度的管理。结果我院收治的300例择期手术患者不仅仅对计划手术安全准确的接受,同时患者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事件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无医疗纠纷的产生,无任何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加以投诉。结论护理查对制度对于手术室护理纠纷有着一定的防范作用,同时又是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护理 查对 手术室 纠纷中图分类号R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1-0066-01
  • 简介:目的探讨患侧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转并桥接健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远端创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患肢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转并桥接对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9例小腿中远端创面患者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为20~43岁,平均33.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2个月,平均6.3个月.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3cm×6cm~33cm×11cm.术中切取股前外侧皮瓣面积为15cm×7cm~35cm×13cm.术中采取患侧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小腿受区血管蒂,其伴行静脉作为皮瓣的回流静脉,并桥接健侧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进行修复.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或取中厚皮片游离植皮.结果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血管危象,皮瓣全部成活.9例患者术后获6~15个月(平均10.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质地、色泽及厚度恢复满意,未见明显色素沉着和瘢痕挛缩,供区大腿活动及肌肉力量正常.皮瓣两点辨别觉为12~25mm,平均17.3mm.所有患者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末次随访时按照张浩等制定的疗效满意度评分标准评定修复效果:得分为7~10分,平均8.9分;患者对术后治疗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转并桥接健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小腿中远端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下肢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历来不乏关于腰椎失稳的研究,目前被多数学者所认同并应用于临床的"腰椎失稳"定义是由Stokes和Frymoyer于1987年提出的:脊柱运动节段(functionspinalunit,FSU)的刚度下降,生理载荷下脊柱运动节段的位移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以致出现脊柱畸形、神经症状和不能忍受的疼痛。生物力学试验证明,腰椎运动节段正常解剖结构的改变将导致腰椎节段性失稳。

  • 标签: 关节突关节 腰椎 稳定性 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