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离心处理对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来自无偿献血者的已知ABO血型标本120份,根据离心处理方式分为A组、B组、C组。对比三组的ABO血型及Rh血型检测结果。结果A组、B组的ABO血型及Rh血型检测后的正确判读率均为百分之百,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ABO血型、Rh血型的正确判读率分别为81.67%、85.00%,分别与A组、B组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标本的离心处理方式会对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降低血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 离心处理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血液标本不同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名健康志愿者,在晨起空腹状态下均抽取肘静脉血液12mL,将其分别置于6个试管当中,每个试管中2mL。A试管生化检验前不进行溶血处理,B试管生化检验前进行溶血处理;C试管和试管的送检时间不同;E试管和F试管的存放温度不同。对比A样本与B样本、C样本与D样本、E样本与F样本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B样本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明显高于A样本,组间数据比较P<0.05;D样本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水平均低于C样本,血肌酐水平均高于C样本,组间数据比较P<0.05;F样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高于E样本,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血液样本发生溶血,检测前保存温度过高,或放置时间过长,均会导致生化检验相关指标的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临床上需要对这一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以正确的方式处理采集完成的待检测血液标本,使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得到充分保障。

  • 标签: 血液标本 处理方式 生化检验 准确性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不同残腔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4-12—2016-12间在罗山县妇幼保健院接受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112例患者分为2组,各56例。A组保留残腔,B组将残腔缝闭。比较2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切口甲级愈合率和术后乳房外形变化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后第3天的VAS评分、切口甲级愈合率及乳房外形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缝闭残腔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利于切口愈合并较好保持乳房外形。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 保留残腔 缝闭残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不同处理因素对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个发病率较高的科室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6月份对其进行手卫生依从率本底资料调查;7—9月,对其中5个临床科室免费提供手消毒剂+综合干预,其中3个科室仅采取综合干预;10—12月对入选科室仅采取综合干预,不免费提供手消毒剂,比较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医院感染情况。结果:6-12月临床科室手卫生依从率为58.23%,各月份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月份手卫生依从率最低(35.34%);采取免费提供手消毒剂+综合干预措施后,各月份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55.65%~78.33%)明显提高,且取消免费手消毒剂后,各月份手卫生依从率(63.12%~66.23%)仍维持在较高水平。8—10月各科室手卫生依从率(43.35%~75.17%)均高于7月份,10-12月各科室手卫生依从率(63.42% ~73.32%)高于7月份(均 P<0.05).结论:免费提供手消毒剂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积极推动作用,但不是必要条件;反复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关键措施。

  • 标签: [] 手卫生 依从性 医务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通过不同的方式处理和保存血液标本,将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带来何种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生化检验中心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处理的 600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对血液标本的不同处理方式以及保存方式进行分组(一组、二组、三组,甲组、乙组、丙组),比较六组标本的生化检测结果。结果 三组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一组、二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一组、二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对比,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乙组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甲组、丙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甲组、丙组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对比,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通过不同的方式处理和保存血液标本,对血液标本的处理方式和保存方式都会对血液标本的检测质量带来影响,所以在完成血液标本的采集后,有必要及时、尽快的完成对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才可以切实的保证生化检验质量。

  • 标签:   血液标本 处理方式 保存方式 生化检验 检验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不同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其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于2020年1月-12月期间在本院行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均抽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12ml,并将其均分成6份且分别对应A、B、C、D、E、F编号。然后对每名受检者的6份血液标准展开不同方式处理,并对比生化检验结果。结果AB两组,CD两组,EF两组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结果组间对比显示有较大差异,且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液标本 处理方式 生化检验结果 溶血 放置时间 保存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不同麻醉处理价值。方法选入我院于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8例,依据麻醉形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研究组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记录两组临床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气腹时间和手术时间对比,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气腹10分钟和1小时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

  • 标签: 腹腔镜 直肠癌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给升血液标本提升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处理依据,本文主要从不同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在生化检验结果中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以达到提升检验结果的目的。方法追溯分析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行血液检验的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每例患者抽取3份血液样本进行检验,A组=取样后0.5h内进行离心与生化指标检验;B组=取样后0.5h内实施离心实验,然后将其保存在4℃的容器中,1d后进行生化检验;C组=取样后直接保存在4℃的容器中,1d后进行离心、生化检验。结果A组LDH、CK_BM、AST、Zn、ALP、DBIL、ALB、TBIL与参考值对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B组、C组的LDH、CK_BM、AST、Zn、ALP、DBIL、ALB、TBIL与参考值对比(P<0.05),且两组的处理方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其中C组的处理方式效果更为明显。结论从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血液标本的检验中,放置时间与处理方式对血液中各项生化指标的改变均有影响,因此在血液取样后应及时进行冷藏、冷冻与离心处理,以免给检验结果造成较大差异。

  • 标签: 血液样本 生化检验 处理方式 放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不同种类胎儿畸形的处理和预测策略。方法:对我院于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畸形胎儿的病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对其处理和随访结果加以分析和总结。结果:本次研究的100例研究对象中选择引产的产妇有75例,占所有异常胎儿的的75%,非致死性胎儿畸形均选择继续妊娠,经过积极的处理之后,大部分胎儿都获得了良好的预后效果。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可以实时观察和了解胎儿的实际发育情况,明确其各器官的是否畸形或病变,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对畸形胎儿做出明确诊断。后期通过与儿科的治疗合作和积极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可见,产前超声检查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孕产妇 超声检查 胎儿畸形 预后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提示的不同类型的畸形胎儿进行处置对于提升胎儿存活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2月年至2019年3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并经产前超声确诊为畸形胎儿的孕妇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置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处置方法。统计畸形类型与存活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畸形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临床总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呈较高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胎儿畸形 产前超声 预后处置策略
  • 简介:摘要:临床上由于天然牙冠过短,以及龋坏、外伤、牙列严重磨耗等致使牙冠高度小于3mm者或经牙体常规预备后,患牙轴壁高度不足2mm者,称为临床短冠[1,2]。临床短冠往往存在夜磨牙、牙齿磨耗、后牙载荷力较大的情况,大多数情况,医生建议拔除此类患牙,或姑息保留治疗,本文是对此类牙齿实行氧化锆全冠修复,但是由于牙冠高度不足,影响氧化锆的固位效果,因此,对于氧化锆全冠的粘接材料有很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收集2020年11月 ~ 2022年12月在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患者,经诊断为临床短冠,拟进行氧化锆全冠修复者,年龄18 ~ 65 岁。采用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Rely X Unicem,3M)粘接全瓷冠,粘接前冠内表面随机使用Z-Prime Plus( Bisco Inc.)进行预处理或不处理[3-4]。分别于修复后一周、修复后每6 、12、24个月对修复体固位、边缘密合性、牙周状态进行评价,分析对于不同粘结处理后的氧化锆全冠修复在临床短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是否有差异。结果:预处理组一周成功率100%、6个月成功率100%、12月成功率100%、24月成功率97.5%;无处理组一周成功率100%、6个月成功率100%、12月成功率100%、24月成功率85%;失败均出现在后牙且有大面积树脂充填者;而采用了Z-Prime Plus( Bisco Inc.)进行内冠处理组,各时间段成功率均高于无处理组。结论:自粘接类树脂水门汀(Rely X Unicem)粘接氧化锆临床短冠获得良好的2年粘固效果, 而用Z-Prime Plus( Bisco Inc.)对氧化锆冠内表面进行预处理有利于提高粘结效果,长期效果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 标签:   氧化锆全冠  临床短冠  Z-Prime Plus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提示的不同类型的畸形胎儿进行处置对于提升胎儿存活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2月年至2019年3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并经产前超声确诊为畸形胎儿的孕妇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置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处置方法。统计畸形类型与存活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畸形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临床总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呈较高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胎儿畸形 产前超声 预后处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