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志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创建时间:2021-08-12
  • 出处:《航空军医》 2021年第6期
  • 机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手术大或者小,麻醉都会存在一些风险,因为麻醉并不是只让患者入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呼吸、心跳以及血压和肌肉反应等一些方面,再加上每一个患者对于麻醉药物的反应都是不同的,有少数的患者会因为自身体质比较特殊,还有可能出现对于麻醉药物过敏的以及恶性高热等一些难以预料的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除了麻醉医生在手术之前、手术中以及手术之后把关之外,患者自己在手术之前也需要针对麻醉的相关知识以及风险进行一定了解,配合医生展开手术之前的评估,和医生一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麻醉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治疗患者的一个重要的医疗场所,工作环境非常特殊,必须在进行手术前对所有的器材以及环境进行消毒。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大约有4%-20%的患者,都会因为手术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因此必须要进一步的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提供手术安全的依据。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风险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妇科护理风险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本院妇科收治的80例患者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施行常规护理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妇科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预后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后,和对照组相比,切口开裂、感染、护患纠纷等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更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妇科患者积极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突出,能够解决护理过程中的部分问题、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行适用。

  • 标签: 妇科护理 风险事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科病房术后患者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本院住院部眼科病房术后患者,本次实验在2020年4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4月,实验对象共计84例。随机编号结果的奇偶性为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对照组患者护理中实施传统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分析和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出现情况、患者护理认可度。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7.14%及0.00%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风险事件出现概率,组间数据相比实验组较低,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83.33%及97.62%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护理认可度,组间数据相比实验组较高,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在眼科病房术后患者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其在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出现概率、提高患者护理认可度方面表现优异。

  • 标签: 眼科病房 住院部 术后患者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共计80例口腔疾病患者参与此次实验,实验组患者40例,采用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实验组诊疗管理、基础护理质量、消毒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改善,对比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管理前诊疗管理、基础护理质量、消毒质量,P>0.05。结论:口腔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管理效果理想。

  • 标签: 风险管理 口腔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目前已在医学教育中普及,研究表明,该教学法与传统LBL教学法相比,在激发护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上更具优势。在欧美发达国家,PBL教学广泛开展,我国在20世纪末期开始尝试并于2012年将临床医学PBL教学纳入“十二五”规划教材。但在PBL教学实践中,单纯采用PBL教学容易导致护生出现抵触情绪,学习效率欠佳。近年来,思维工具的发展普及给医学教育带来新的方向。思维导是一种利用图像将各层级关系连接的思维工具,帮助人们记忆和发散思维。思维导的记忆和分析过程生动形象,将该工具运用于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PBL的不足之处。

  • 标签: PBL教学法 思维导图 手术室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点分析了解急诊护理中采取风险管理所能够产生的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中选择的是在我院急诊科室内进行治疗的患者,总计有120例患者,根据要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主要是通过常规的护理方式,然后观察组采用的是风险护理的方式。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现观察组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且没有出现严重的护理缺陷和问题,也不会给医护人员产生任何的伤害问题,护患关系比较融洽,总体护理效果比较好。结论 急诊患者在进入到医院治疗时,护理人员通过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为急诊治疗提供基础,促进治疗措施有效的实施。

  • 标签: 风险管理 标准 急诊护理 管理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思维导引导质控管理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8月(未实施思维导引导质控管理模式)收治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9月~2020年8月(实施思维导引导质控管理模式)收治的3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分析不同时间段收治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实施前后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及物表细菌菌落总数情况。 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思维导图 质控管理 血压透析 医院感染 满意度 菌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病房护理中应用风险标识的效果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遵循硬币法将112例受治于我院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予以A组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标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干预期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患者;B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较A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应用护理风险标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更好确保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

  • 标签: 风险标识 老年病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1到2021-2期间从我院选取呼吸科患者共计100例展开研究分析,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非计划性拔管、跌倒、压疮、护患纠纷等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风险管理 呼吸科 护理管理 满意度 风险事件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20年4月份到2021年4月份之前所收治的60例患者当作本文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之中患者例数都为30例。对照组行血液透析之时给予常规管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需要给予风险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于血液透析相关医学知识知晓率;对比分析透析室环境、遵医嘱处理以及透析护理技术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医学知识知晓率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对比分析透析室环境、遵医嘱处理以及透析护理技术评分,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知晓率,对于各个方面评分也具有积极影响在临床护理之中具有很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就结果进行探讨。方法:在本研究中,共选取70例于在我院儿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两组给予不同模式的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收集相关指标,并观察分析。结果:再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患者的各项指标并无较大差别。但在实施风险管理后能够明显发现,相对于分析组,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更佳,对于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家属的评价度更高。在从两组患者各项数据的对比上来看,P

  • 标签: 儿科 风险管理 护理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血液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风险防范措施。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满意,P

  • 标签: 血液内科 护理风险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安全管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7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160例患儿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风险防范式护理干预,对两组满意度,抑郁、焦虑评分,不良事件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治疗性、心理、生活、健康教育等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安全管理当中采取风险防范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 儿科 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防范对策基本内容,探究罹患神经外科疾病患者置管期间该措施应用成效。方法:在随机抽样法指导下,对临床检查后,“神经外科疾病”确诊患者分组,具体名称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收纳病例数为31,病例总数62,且在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入院,而后提供护理,即:常规护理(对照组)、风险防范护理(研究组),比对最终成效。结果:关于不良事件发生率,常规护理数据(25.81%)VS风险防范护理数据(6.45%),后者居更低水平,且研究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开展风险防范护理,可有效降低置管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神经外科疾病患者意义重大,值得进一步推荐、使用。

  • 标签: 神经外科置管患者 不良事件发生率 风险防范对策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