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阿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诱导的麻醉效果。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军人自杀问题已引发各国的高度关注,其严重威胁官兵生命安全和部队稳定,但又很难准确预测和预防。本文通过对军人自杀的危险因素、测量评估和预防策略进行系统综述,旨在为我军自杀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军人自杀行为 预防 研究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儿科麻醉中的采用丙泊酚或依托咪酯的麻醉效果。方法: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手术患儿中随机选取32例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分别实施丙泊酚麻醉、依托咪酯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以及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清醒时间。结果:诱导开始前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诱导完成后三项指标均降低,但观察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科麻醉中的采用依托咪酯的麻醉效果好,可以将患儿的血流动力学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缩短了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麻醉 丙泊酚 依托咪酯 血流动力学 苏醒时间
  • 简介:摘要:现阶段,急性肾功能衰竭、狼疮肾炎、慢性肾炎以及糖尿病肾病等临床肾内科常见的疾病的治疗多采用血液透析,排出患者体内存在的毒素,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体内代谢紊乱的问题,治疗效果显著,但其是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费用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等消极情绪,不利于预后。为此,在透析期间施以有效的护理模式十分必要。传统的护理模式疏忽对患者的心理需求的干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低,而心理护理兼顾患者生理、心理两方面的护理,逐渐应用于临床护理中。本研究将分析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要点 不良心理 并发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骨折术治疗中应用可视音乐联合诱导式护理干预对于患儿焦虑性情绪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入于我院进行小儿骨折术治疗的患儿76例,选取时间:2019年5月-2020年5月,例数分配方式:采用中心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行可视音乐联合诱导式护理干预,对比患儿在护理后的焦虑性情绪与治疗配合度。结果:对照组的焦虑性情绪程度高于实验组(P

  • 标签: 小儿骨折术 可视音乐联合诱导式护理干预 焦虑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妇科手术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镇痛和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5月共 108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4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生理盐水,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镇痛及镇静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 VAS评分、舒芬太尼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妇科手术麻醉诱导期中能有效提高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同时能够减少舒芬太尼药物用量,降低恶心、呕吐、寒战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妇科手术 麻醉诱导期 舒芬太尼 镇痛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妇女妊娠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孕妇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 长沙市某三甲医院 370名孕妇进行调查 , SPSS 22.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孕妇在 K、 A、 P及 KAP得分差异中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妊娠各期的孕妇营养知识、 饮食行为及态度总体状况良好,且学历越高,并且医务人员及干部群体中,得分普遍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同时, 仍存在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和态度 , 需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

  • 标签: 孕妇 营养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喂养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于我院接受体检的 3~36月龄婴幼儿 40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中国婴幼儿喂养困难评分量表》、《喂养人喂养行为调查表》对婴幼儿喂养困难及喂养人喂养行为进行分析,观察喂养行为与婴幼儿生长发育间的关系。结果: 4000例婴幼儿中 26.80%存在喂养困难;婴幼儿性别因素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05);婴幼儿月龄、喂养人角色、喂养人学历、食物制作、喂养态度、是否根据婴幼儿饥饱信号、进餐条件是否固定、喂养时是否存在干预因素、餐前是否与婴幼儿情感交流是影响婴幼儿喂养困难的主要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干预对HLAP治疗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关情况,评估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对自我护理能力低下者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中有 77例( 77.0 %)患者无法开展自我护理,仅有 33例( 33.0 %)患者能够开展自我护理管理,统计有差异( P< 0.05)。年龄超过 65岁、合并 2种以上基础疾病、心功能等级超过Ⅲ级、文化程度低均是影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独立因素,统计有差异( 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减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普遍较差,多与患者自身因素相关,临床中要加强指导和监督,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护理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脑卒中康复患者中将不同随访方式进行应用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工作的开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出院的脑卒中康复患者,选取人数为200,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门诊随访和微信随访方式,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分别为97.00%和80.00%,实验组的依从性更高,组间数据差异较大。结论:针对脑卒中康复患者展开随访工作,将微信随访方式进行应用,其临床干预效果的显著,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保证依从性,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微信随访方式 脑卒中康复患者 遵医行为 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腱鞘囊肿患者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腱鞘囊肿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对比2组患者复发率及对该病相关知识认知度。结果  观察组复发率为3.4%(2/58),低于对照组的17.2%(10/58)(P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腱鞘囊肿 复发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探究其管理对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 -2018年 9月我院传染科发生的 50例护理行为危险事故,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感染发生的原因。结果: 50例中,有 21例为交叉感染患者、占 42%,11例为消毒液处理不当、占 22%;10例为针刺伤、占 20%;8例为肺部感染、占 16%,在采用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后,其危险事件发生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对于传染科的护理人员而言,面对危险感染的情况在所难免,且危险感染会对患者的治疗以及生命效果均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这也就要求护理科应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的规范性,从而起到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发生感染的情况。

  • 标签: 传染科护理行为 感染 危险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在小儿电子鼻咽喉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进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的患儿200例作为对象,按照检查时间分为对照组(n=100例)和观察组(n=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行为干预,经过干预后对患儿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鼻咽喉镜检查一次插管成功、耐受程度;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4.00%高于对照组70.00%,且观察组检查耐受优良率67.00%高于对照组43.00%(P

  • 标签: 心理行为干预 小儿电子鼻咽喉镜 一次插管成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 2018 年 7 月到 2019 年 6 月 收治的 162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分到观察组( n= 81例)和对照组( n= 81例),观察组施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采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 (SSPI量表 ),评价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研究对象的 SSPI量表评分比较, P> 0.05。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中施以行为护理干预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 简介:飞行恐惧(FearofFlying,FOF)不管对于发生这种状况的飞行人员自身还是对军事和民用的飞行机构来说都可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对比三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无医生指导下的读书疗法(Bibliotherapy,BIB)、个体化虚拟现实暴露疗法(VirtualRealityExposure,VRE)和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CB)。此外,我们还对接受了VRE和CB疗法的受试者进行了2d的群认知行为治疗(Groupcognitive-behavioral,GrCB),并对效果进行了评价。实验选取了86名患有飞行恐惧的受试者,其中19名接受了BIB疗法,29名接受了VRE治疗,16名接受了CB治疗。其中BIB疗法的受试者中有7名进行了VRE治疗,12名进行了CB治疗。共有59名受试者后来进行了GrCB治疗。结果发现,VRE疗法和CB疗法都比BIB疗法更加有效。VRE和CB治疗后的受试者在两项主要的检查方法中都显示了FOF的下降,但下降并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然而VRE的有效率却低于CB,并且在另外进行的GrCB治疗中,经历过CB治疗的受试者的效果要优于经历过VRE治疗的受试者。由此得出结论,VRE在治疗FOF方面无疑是有效的,但CB治疗之后再进行GrCB治疗使受试者的焦虑程度下降更加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VRE与VRE加上认知方法效果的比较上,或者是对于每一种治疗方法各自效果的测量上。此外,对于单独应用GrCB方法的效果也应该进行研究,这可能会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方法。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治疗方法 飞行人员 虚拟现实 恐惧 认知行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心律失常合并心衰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治疗的心律失常合并心衰预出院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辅以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及并发症。结果 在两组患者采取两种不同的随访方式13周后,试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护理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预防保健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62例在我院就诊的农村患者,依据患者住院号末尾数字分组,奇数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偶数为观察组,行预防保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饮食情况和吸烟、饮酒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有早餐习惯者93.75%,膳食荤素搭配者78.13%,素食为主者12.5%,吸烟者占40.63%,饮酒者占53.13%;对照组患者中有早餐习惯者81.25%,膳食荤素搭配者53.12%,素食为主者21.88%,吸烟者占59.38%,饮酒者占68.76%。结论 采取预防保健护理干预可帮助农村老年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 标签: 预防保健护理干预 农村老年人 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