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自杀行为及预防研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7
/ 2

军人自杀行为及预防研究综述

朱古阳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军人自杀问题已引发各国的高度关注,其严重威胁官兵生命安全和部队稳定,但又很难准确预测和预防。本文通过对军人自杀的危险因素、测量评估和预防策略进行系统综述,旨在为我军自杀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军人自杀行为;预防;研究综述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统计,全世界每年有70.3万人自杀身亡。自杀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公共安全问题,被各个国家广泛关注。军队是特殊的社会组织,军人出现自杀行为,会导致部队非战斗性减员,削弱士气,降低战斗力,严重威胁官兵生命安全和部队稳定。因此,本文着重从军人自杀的危险因素、测量评估和预防策略三个方面作一综述,为我军自杀预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军人自杀的危险因素

(一)军人自杀的远期危险因素

年龄与性别因素。年龄是军人自杀的一个重要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杀是15-29岁人群的第四大死亡原因。而大多数军人正处于该年龄段。据有关数据表明,2019年美军该年龄段自杀人数占自杀总人数的73.5%,自杀率是他们同龄人的4倍还多。性别也与自杀有关,研究表明,几乎全世界所有国家的男性自杀率均高于女性,因而男性具有更高的自杀风险,而军人又多为男性。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自杀行为具有较大影响作用。如果家族中曾有过家庭成员的自杀史,那这样家庭出生的人,存在的自杀风险相对较大。双生子的研究也标明同卵双生子的自杀一致率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这就在说明,遗传基因是自杀行为的潜在因素。

精神障碍因素。患有精神障碍的军人自杀风险明显更高。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自杀者,一般都患有相应的精神疾病[2]。严重心境障碍、物质依赖(酒精)、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PTSD、边缘性人格障碍具有较高的自杀风险。因此,具有相应精神障碍的军人,其自杀的危险性相对较高。


战争因素。曾经历过战争或重大任务的军人,因为有过战争暴露经历,一般容易患有PTSD等精神障碍,也可能因为躯体创伤或心理创伤长期服药或饮酒,存在物质依赖(滥用)行为,因而自杀风险性相对较高。

人格因素。多项研究均表明人格因素与自杀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日本著名的临床和咨询心理学家松原达哉教授发现,自杀者可能具有冲动、过分内向、悲观极端、情绪不稳定、缺乏兴趣爱好、问题解决不良等人格特征。但并不是说具有这些人格特征的军人一定会有自杀倾向或行为,只是他们相对有更高的自杀风险。

(二)军人自杀的近期危险因素

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对于军人自杀意念的产生具有主要影响。家庭教育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不恰当的父母教养方式会造成个体心理缺陷,心理韧性低,缺乏对生命的责任感。另外研究发现,家庭关系不和谐,或关系破裂,会使军人个体难以获得最重要的社会支持,进而容易采取自杀行为结束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孤独。在一般情况下,遭遇离婚或重要家庭成员之间的突出矛盾,容易使人酿生自杀意念。

恋爱因素。青年军人正处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对异性交往有较高的需要。然而,由于部队管理严格,两人相处时间相对较少,出现矛盾经常也没法及时沟通,导致分手的几率较大。个别青年军人在失恋的打击之下,很容易情绪失控,意识失常,最终做出不理智的决定。

个人发展因素。从时间上来看,军人自杀往往集中在岁末年初和第二季度。这个时间段里,战士会面临考学、转士官、退伍等情况,干部也会面临调职使用、转业安排等情况,大家对个人前途出路考虑较多,可能个别人因现实与个人愿望不符,产生极端行为。

二、军人自杀的测量评估

军人自杀的测量评估是自杀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近年来我国不少军内学者立足于我军实际,形成了不少研究成果和测量评估工具。

梁小庆编制军人自杀意念量表,29个条目,分绝望、抑郁和悲观消极3个维度。张康莉等人编制军人自杀倾向量表,46个条目,分对现实生活的负性感受、对现实的逃避行为、对未来信心的丧失感、对社会支持的感受程度、个性特征、绝望冲动程度和躯体因素7个维度。[4]靳灿灿等人对梁小庆编制的军人自杀意念量表进行再次修订,条目缩减至18个,维度不变。高帆等人编制了军人自杀风险评估问卷,56个条目,分自杀企图、生活无助感、适应不良、孤独自卑、角色倦怠、抑郁情绪、人际关系紧张、睡眠障碍、信任感缺失、躯体化10个维度。[5]汪微等人编制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评定问卷,34个条目,分弹性特质、职业归属、应对方式、情绪调节、家庭支持5个维度。[6]

三、军人自杀行为的防治策略

我国军内学者关于自杀预防的研究重点在军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从宏观上预防自杀。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罗显荣等人提出的基层部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包含心理危机防御监控系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干预后效果评估和维护系统3个子系统,其中防御监控系统包括筛查预警、心理教育和心理训练;干预系统包括心理支持干预、生理干预和激活社会支持;干预后效果评估和维护系统包括实施效果动态评估、强化应对技巧习得、维系心理支持系统和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7]

展国认为应建立家庭、部队、医院三位一体的自杀预防体系,三方合力增强预防能力。并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自杀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相关机制,注重心理危机干预骨干队伍建设。[8]

而美国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军人自杀问题,其国防部要求各军种必须制定符合各军种特点的自杀预防计划。陆军强调整体性防治,军人自杀行为影响甚广,每个军人都是预防自杀的重要环节。通过预先筛查高风险士兵,再让基层干部支持关怀、教导正向积极的生活技能,预防危机发生。并且陆军非常注重降低官兵自杀的烙印化,在各基层单位培养自杀预防守门员,提升基层主官有效处理自杀问题的能力,激活社区的心理教育功能以及提供免费危机热线。海军将自杀作为一种挑战,目标是促进军人的整体健康。注重提升军人的自杀风险反应能力,即当面临自己或战友的自杀风险时,如何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配合当地资源通过减少危险因素,提升保护性因素的方法,防止自杀事件。空军强调安全性防治,认为自杀不是医疗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只要降低自杀风险,达到安全维护,即是好的自杀防治。成立专门组织机构,整合军地资源,强调连续性预防,即使目前没有面临危机的个人,也应继续保持关心与支持。并且要求军队与社区联合防治,并将重点放在军人与其家庭生活的双重层面中,及早发现及时干预。

参考文献

[1]闫晶,王芙蓉,陈瑞芬.军人自杀行为及预防研究综述[J].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19(8):70-71.

[2]段启俊吉宇涛.教唆自杀若干问题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41-42.

[3]岳小光.军人自杀问题的社会心理风险及防护因素[J].校园心理,2018(7):62-63.

[4]闫晶,王芙蓉,陈瑞芬,张瑞明.军人自杀风险评估[J].四川精神卫生,2019(5):469-472.

[5]靳灿灿,张俐,徐晓晓.中国军人自杀意念量表初步修订及信、效度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8(24):3364-3370.

[6]汪微,赵晋丰,殷瑛,张迪,刘伟立,李连杰,武小梅.军人自杀保护性因素评定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6):920-924.

[7]罗显荣,杨璇,王真真,汪粲.基层部队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3):244-246.

[8]展国.武警青年官兵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0.

一起发表

作者简介:朱古阳(1990.01-)籍贯:重庆奉节,性别 :男 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健康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