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地方中毒是我国最为广泛流行和病情比较严重的一种的主要地方病,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目前对于该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如何做好相关防治工作一直是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地方中毒防治工作进行综述。

  • 标签: 地方病 地方性氟中毒 防治工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儿,女,17/12岁,入院前一日中午有不节饮食史。当晚开始反复非喷射呕吐.纳差,精神弱。7pm来我院就诊期间突然抽搐伴神志丧失。经对症处理,20min后抽止,即行开塞露通便,大便检:WBC满视野/HP,RBC20~30/HP。血Rt:WBC2.1×10^9/L.P0.87,L0.13。患病以来未觉发热,无咳嗽、腹痛、腹泻,遂以“中毒性菌痢”收入院。入院查体:精神反应差,中度脱水,双肺可闻及痰鸣音。生化检查为代谢中毒及酮尿症,血钙1.725mmol/L,余未见异常。

  • 标签: 中毒性脑病 入院 细菌性痢疾 WBC 生化检查 神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市近4年细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特点,并进行病原学检测与分析,为细菌食物中毒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方法:选取我市近4年发生细菌食物中毒的样品进行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2018年—2021年我市共发生细菌食物中毒事件38起,涉及到的食物中毒人数共636例,未发生因细菌食物中毒而死亡的事件。其中副溶血性弧菌15起,金黄色葡萄球菌11起,志贺氏菌8起,沙门氏菌4起。结论:在对细菌食物中毒进行防控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总结分析细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特点,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民众饮食安全,促进我国食品安全事业发展。

  • 标签: 细菌性 食物中毒 检测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功能消化不良患者应用莫沙必利联合西汀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184例患者均为功能消化不良,入组时间为2019年2月-2021年2月,分组采用随机双盲方式展开,分别采用莫沙必利联合西汀(实验组,n=92)及单纯莫沙必利(对照组,n=92)开展临床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胃排空异常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功能消化不良采用莫沙必利联合西汀进行,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胃排空效果。

  • 标签: 莫沙必利 氟西汀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例1,男,2岁.家聚餐给果酒30ml~40ml(含乙醇18%),一饮而尽,又给30ml~40ml边玩边饮,约5min内饮净,10余min后小儿颜面潮红,心跳加快.头出冷汗,恐慌,20min时意识丧失,尿失禁,无抽搐。给静注50%葡萄糖60ml,转院治疗,途中无异常,35min时入院.患儿已清醒,喝白糖水100ml,肌注VitB1、B6各50mg,呼吸、体温、血压均转正常,心率120次/min.观察24h后出院。

  • 标签: 急性乙醇中毒 治疗 小儿 出院 意识丧失 聚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对 IgA肾病患者行来米特联合中等剂量泼尼松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方法:取本院 2016年 11月 -2017年 11月接收 IgA肾病患者 62例,将其按照挂号顺序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 31例,对参照组患者行泼尼松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泼尼松治疗基础上加之来米特治疗,治疗时间为 24周,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 24h尿蛋白定量、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与白细胞介素 -18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93.55%,高于参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77.42%,经治疗后,血肌酐、 24h尿蛋白定量、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与白细胞介素 -18实验组低于参照组。结论:经 24周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有好转,实验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较少,且大部分患者指标趋于正常值范围,效果更为显著,临床用药安全较高,临床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来氟米特 中等剂量泼尼松 IgA肾病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洗胃护理应用在急诊口服中毒患者中的有效及价值。方法:择取80例急诊口服中毒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通过摸球确定分组,对照组中对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对40例行洗胃护理,分析评价疼痛程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为(3.72±1.19)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洗胃护理 急诊口服中毒患者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诊抢救方法。 方法 : 于本院 2019 年 4 月 -2020 年 2 月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随机选取 42 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的急诊抢救过程,分析具体的抢救方法,观察效果。 结果 :所选的 42 例患者均得到及时的救治,无死亡病例,统计患者首次清醒、完全清醒时间,对应数值为( 1.47±0.56 ) h 、( 2.89±0.25 ) h ,抢救成功后,随访 3 天,所有患者并未出现其他后遗症。 结论 : 将纳洛酮及乙酰谷酰胺用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诊抢救当中,可加快患者清醒的时间,药效发挥良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急性酒精中毒 急诊抢救 纳洛酮 清醒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七烷联合瑞芬太尼与单纯吸入七烷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疝气手术的患儿 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单纯吸入七烷进行麻醉;在此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加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气腹效果,术中心率变化及复苏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术前心率值无显著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的建立气腹后五分钟、建立气腹后十五分钟、气腹清除后十五分钟心率值以及复苏耗时差异显著,且为试验组较低,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 0.05)。结论: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应用七烷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可稳定患儿术中心率,明显缩短患儿术后麻醉复苏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 ] 七氟烷 瑞芬太尼 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胃癌切除术患者实施七烷吸入麻醉对其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胃癌切除术全麻患者5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25例接受静脉全麻的设为对照组,其余2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七烷吸入麻醉的设为实验组,并对不同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两组的苏醒效果,结果(p

  • 标签: 七氟烷 吸入麻醉 胃癌切除术 苏醒质量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联合治疗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疗效,探讨早期联合用药,并加以血液灌流治疗的成功率,对我科2016-2020年17例乌头碱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分析,17例患者均给予洗胃、抗心律失常、营养心肌、抗休克、大量补液、促进代谢等常规治疗,并采取床旁紧急血液灌流。17例患者均已治愈。结论:乌头碱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效果非常良好。

  • 标签: 乌头碱 中毒 常规治疗 血液灌流
  • 简介:磊庄机场地处贵阳市花溪区郊外.蕈类资源十分丰富。野生蕈类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备受职工及当地民众的喜爱,故此,误食毒蕈时有发生,轻者头晕、恶心、呕吐.重者头痛、全身乏力、嗜睡、幻视,出现多种精神症状。经阿托品治疗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后 阿托品 例临床观察 毒蕈中毒 急性 头晕
  • 简介:摘要:现如今,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乃至整个世界十分重视。微生物降解被认为是清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方式。近些年,有关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报道主要集中于纯培养单菌株。然而,单个降解菌株的生物强化修复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效果不佳。实际上,自然界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大多数是由微生物菌群介导,而不是由单个微生物菌株独立完成的。与单个降解菌株相比,微生物菌群具有更强的代谢互补和互营作用,其在有机物污染的修复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具有有机污染物降解功能的不同微生物菌群以及菌群高效代谢有机污染物的机制,概述了菌群代谢互作的最新研究方法,并强调基于菌群代谢互作设计合理菌群结构在微生物强化修复应用中的重要,重点讨论了基于菌群代谢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在研究复杂微生物菌群代谢互作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指导最佳功能菌群的人工设计和构建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修复污染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案。

  • 标签: 有机污染物 微生物菌群 菌群代谢模型 生物修复 微生物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