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防治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的经济效益。方法对2008年-2013年进行综合防治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的成本及取得效益利用货币方法折现。结果本次调研中,共有49360.00元用于地方中毒防治,干预后,这种疾病的流行程度有所下降,患者的病情也有所好进展,在防治期间为新增患者节约851020.00元,其经济效益达到l17.24。结论采用综合防治燃煤污染地方中毒效益较高,防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防治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 效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贵州省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病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简称梭戛乡)儿童智力水平与尿之间的关系。方法2019年4月,在梭戛乡的3所学校选择173名10 ~ 13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是否有斑牙,将儿童分为病例组(n = 104)和对照组(n = 69)。采集调查对象中段尿样,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尿;采用联合瑞文测试农村版(CRT-RC2)进行儿童智商(IQ)测试。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观察尿与IQ之间的关联,结果以回归系数(β)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结果病例组尿高于对照组[(2.14 ± 1.78)比(1.53 ± 0.98)mg/L],IQ值低于对照组[(92.33 ± 11.68)比(100.38 ± 11.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58、4.41,P均< 0.05)。病例组尿(X)与IQ(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 96.99 - 2.86X,尿每增加1 mg/L,IQ下降2.86分(β = - 2.86,95%CI:- 5.48 ~ - 0.24)。结论长期处于燃煤污染环境可能会对儿童的智力产生损害,儿童IQ随尿的增加而下降。

  • 标签: 儿童 尿 智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简称燃煤中毒)患者外周血DNA甲基化模式及甲基化差异基因,为氟化物诱导机体损伤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贵州省六盘水水城县辖内常年敞灶燃用高煤的陡箐乡选择10例重度中毒患者为病例组,并在同地区以木柴为主要燃料的花嘎乡选择10例无氟中毒症状者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人群外周血,采用简并代表亚硫酸氢盐测序(RRBS)技术,分析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n = 4)、DNA差异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DMR),结合DMR差异程度(log2Ratio值)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甲基化差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候选甲基化差异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n = 10)。结果甲基化模式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DNA的所有C碱基甲基化水平分别为(61.53 ± 0.59)%、(62.48 ± 1.53)%;其中,CG位点甲基化水平分别为(63.75 ± 0.65)%、(64.36 ± 1.01)%,CHG位点分别为(13.79 ± 0.72)%、(16.69 ± 4.06)%,CHH位点分别为(25.12 ± 1.72)%、(29.77 ± 3.97)%。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分布在不同常染色体上的DMR共有1 000段;其中19号染色体最多,为104段。DMR相关基因978个,其中高甲基化基因265个、低甲基化基因713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甲基化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细胞新陈代谢、癌症发生、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信号通路;结合DMR差异程度,以高甲基化的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黄素蛋白亚基A假基因3(SDHAP3,log2Ratio = 3.487)和低甲基化的核因子κB抑制剂激酶调节亚基γ(IKBKG,log2Ratio =-4.436)为候选基因。病例组与对照组人群SDHAP3(0.54 ± 0.08、1.00 ± 0.00)、IKBKG mRNA表达水平(1.32 ± 0.39、1.00 ± 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22.94、15.09,P < 0.01或< 0.05)。结论燃煤中毒患者与对照人群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甲基化差异基因,其中髙甲基化的SDHAP3及低甲基化的IKBKG可能参与了燃煤污染氟化物诱导的机体损伤。

  • 标签: 氟化物 DNA甲基化 机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相对线粒体DNA拷贝数(mitochondrial DNA copy number,mtDNA-CN)与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简称燃煤病)的关联。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采用横断面研究,在贵州省典型燃煤病病区毕节市选择482例燃煤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在非病区长顺县选择21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两组人群基本信息、生活行为习惯等一般情况,采集外周静脉血血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相对mtDNA-CN;应用二分类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相对mtDNA-CN与燃煤病的相关。结果对照组与病例组人群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性别比例、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7.91,χ2 = 5.11、13.33、34.32,P均< 0.05);且对照组人群相对mtDNA-CN高于病例组[中位数(四分位数):202(138,292)比131(96,217),Z = - 7.80,P < 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比值比(95%置信区间)]显示,文化程度[小学:0.572(0.377 ~0.868)、初中及以上:0.292(0.174 ~ 0.493)]、相对mtDNA-CN[131 ~ < 217:0.265(0.144 ~ 0.488)、≥217:0.183(0.100 ~ 0.335)]、BMI[1.222(1.142 ~ 1.307)]均为燃煤病患病风险的影响因素(P均< 0.05)。在不同BMI及文化程度亚组中,相对mtDNA-CN与燃煤病患病风险均呈显著负相关(P趋势均< 0.05);相对mtDNA-CN与人群BMI、文化程度对燃煤病均不存在交互效应(P交互均> 0.05)。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mtDNA-CN与斑牙、骨症的患病风险均呈显著负相关(P趋势均< 0.05)。结论相对mtDNA-CN越高,人群燃煤病患病风险越低,提示mtDNA-CN可能是燃煤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线粒体DNA 拷贝数 横断面研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江西省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病区防治措施落实后病情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按照国家《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2014 - 2018年,每年在江西省芦溪、上栗县分别抽取3个固定监测村和5个非固定监测村,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每个村抽取10户家庭,监测灶使用情况和食用辣椒相关行为方式,并在固定监测村开展8 ~ 12岁儿童斑牙和尿监测。结果固定监测村各年度改良灶使用率、电炊具等清洁能源使用率、改良灶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11.70、83.96、36.64,P均< 0.05),而改良灶正确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35,P > 0.05)。非固定监测村各年度改良灶使用率、电炊具等清洁能源使用率、改良灶合格率、改良灶正确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2.32、42.63、50.03、15.29,P均< 0.05)。固定监测村和非固定监测村各年度间食用辣椒正确干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4.068、3.436,P均> 0.05),食用辣椒正确保管率和加工前淘洗率均达到或接近100%。2014 - 2018年8 ~ 12岁儿童斑牙检出率从17.04%(106/622)下降至6.68%(90/1 347),且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 = 72.60,P < 0.01);各年度尿几何均数分别为0.77、0.74、0.71、0.74、0.72 mg/L,各年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 = 4.142,P > 0.05)。结论江西省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病区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 标签: 监测 改炉改灶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重庆市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简称燃煤中毒)重点病区骨症流行现状和特征,为制定持续消除燃煤中毒精准化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1-11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巫山、彭水两个县的历史轻、中、重病区村分别采用单纯随机的方法抽取调查村。每层病区调查村的数量根据病区村实际村数量5%~10%的比例确定。调查常住人口数,对调查村全部25岁以上成人进行骨症临床和X线检查,依据《地方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进行诊断。对不同病区、性别、年龄(25 ~、35 ~、45 ~、55 ~、≥65岁)的临床和X线骨症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2015年调查人口数据推算重庆市骨症患者病例数。结果共调查2个县10个乡镇15个病区村25岁以上成人7 768人,临床诊断骨症478人,检出率为6.15%;骨症临床诊断检出率不同病区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83.23,P < 0.01),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6.73,P < 0.01),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32,P > 0.05)。X线检出690人,检出率为8.88%,中重度骨症检出率为4.20%(326/7 768)。骨症X线诊断检出率不同病区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6.25,P < 0.01),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84.60,P < 0.01),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77,P > 0.05)。根据不同病区类型估算重庆市燃煤中毒病区骨症病例约有临床诊断48 770人,X线诊断72 630人。结论中毒病区程度越重、人群年龄越大,骨症检出率越高。在重庆市燃煤中毒病区开展骨症流行现状的普查,摸清底数,对扶贫攻坚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氟骨症 流行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饮水地方中毒病区的防治效果。方法 2017年黑龙江鹤岗地区实施并完成了降改水工作,改水前(2016年3~4月)抽取5个降改水的水源所在地的儿童(8~12岁,在校)各40例,作为改前组;改水后(2022年3~4月),上述5个水源所在地的儿童(8~12岁,在校)各40例,作为改后组。统计改水前后水含量差异,斑牙发生率差异。结果  5个受测水源点改水后水含量显著低于改水前(P

  • 标签: 饮水型 地方性氟中毒病 病区 防治效果 氟斑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基因多态与贵州省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简称燃煤病)的关系。方法2018、2019年,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贵州省典型燃煤病病区毕节市选取燃煤病患者26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地方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将病例组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每组130例;同时,在贵州省非燃煤病病区长顺县选取无氟斑牙及骨症症状者130例作为对照组。提取研究对象全血基因组DNA,采用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所有样本OPG基因rs2460985、rs2073618、rs6469804、rs6993813 4个单核苷酸多态(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和遗传模式分析,比较其等位基因、基因及所构建的单倍在对照、轻症、重症组中频率分布的差异。结果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4个SNP位点基因频率在对照、轻症、重症组中均达到遗传平衡(P均> 0.05)。OPG基因rs6469804位点基因频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615,P < 0.05),且该位点基因频率对照组与重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784,P < 0.05)。遗传模式分析结果显示,rs6469804位点对照组与重症组比较最优遗传模式为超显性遗传模式,在该模式下基因AA + GG和AG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 1.94,95%置信区间(CI):1.16 ~ 3.23,P < 0.05],基因AG是燃煤病发生的危险因素;rs2073618位点对照组与轻症组比较最优遗传模式为隐性遗传模式,在该模式下基因GG + GC和CC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 3.17,95%CI:1.08 ~ 9.30,P < 0.05),基因CC是燃煤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对照组与轻症组比较,单倍C-C-G-T、T-G-A-C是燃煤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整OR = 2.41、1.98,95%CI:1.29 ~ 4.50、1.22 ~ 3.23,P均< 0.05);对照组与重症组比较,单倍T-G-A-C是燃煤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整OR = 1.87,95%CI:1.14 ~ 3.07,P < 0.05)。结论OPG基因rs6469804位点基因AG和rs2073618位点基因CC可能是燃煤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骨保护素 氟中毒 基因多态性 单倍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简称燃煤中毒)患者病情与血清脂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贵州省黔西南州雨樟镇燃煤中毒病区村,将依据《地方中毒诊断》(WS/T 211-2015)标准确诊的204例砷中毒患者纳入病例组,其中男性87例、女性117例,年龄为(53.37 ± 8.06)岁;并按临床分度将其分为轻度砷中毒组(71例)、中度砷中毒组(59例)和重度砷中毒组(74例);另在距病区村约12 km的非砷暴露村选择63例居民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40例,年龄为(53.78 ± 9.10)岁。对各组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等基本信息;并采集空腹外周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轻、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4.94 ± 1.00)、(5.00 ± 0.99)、(5.27 ± 0.94)、(5.57 ± 1.07)mmol/L]、TG[(2.17 ± 0.90)、(2.25 ± 1.31)、(2.66 ± 1.43)、(2.78 ± 1.40)mmol/L]、LDL-C[(2.51 ± 0.79)、(2.74 ± 0.64)、(2.97 ± 0.66)、(3.15 ± 0.80)mmol/L]、HDL-C[(1.57 ± 0.55)、(1.42 ± 0.43)、(1.36 ± 0.42)、(1.30 ± 0.38)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5.83、3.64、9.72、4.41,P < 0.01或< 0.05);其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和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 0.05),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H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 0.05);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砷中毒组(P均< 0.05)。经线性趋势检验,血清TC、TG和LDL-C水平随砷中毒程度加重均呈上升趋势(F趋势 = 15.77、10.14、29.15,P均< 0.05),HDL-C水平随砷中毒程度加重呈下降趋势(F趋势 = 12.75,P < 0.05)。对照组和轻、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TG、LDL-C水平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21.16、16.60、8.29,P < 0.01或< 0.05);其中,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TG水平异常率和重度砷中毒组血清LDL-C水平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TG、LDL-C水平异常率均高于轻度砷中毒组(P均< 0.05)。各组间血清HDL-C水平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11,P > 0.05)。趋势χ2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C、TG、LDL-C水平异常率随砷中毒程度加重均呈增高趋势(χ2趋势 = 19.90、15.25、7.63,P均<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砷中毒组患者血清TC水平异常风险是对照组的2.90倍[比值比(OR)= 2.90,95%置信区间(CI):1.43 ~ 5.91],LDL-C水平异常风险是对照组的2.87倍(OR = 2.87,95%CI:1.22 ~ 6.71)。结论燃煤中毒患者病情与其血脂异常存在关联。

  • 标签: 砷中毒 血脂异常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周蓉 李晓茜 范中学 崔成宝 白爱梅 邓英 卢美璇 郭雄 王溪 宁玉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地方病研究所 国家卫健委微量元素与地方病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 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地方性氟砷中毒防研室,西安 710003,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地方性氟砷中毒防研室,西安 710003,陕西省安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康 725000,陕西省汉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汉中 723000,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地方病研究所 国家卫健委微量元素与地方病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陕西省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病情变化、改良炉灶使用和健康相关行为形成情况,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方法2015 - 2020年按照《陕西省燃煤污染中毒监测实施方案》在陕西省安康、汉中市的2个县、4个自然村定期开展现场调查,了解监测村基本防治情况。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每年每个村抽取10户家庭,调查炉灶使用及健康相关行为形成情况,抽取其中5户家庭,采集煤样并按照《煤中砷的测定方法》(GB/T 3058-2008)进行煤砷含量测定。对监测村内高砷煤暴露人群按照《地方中毒诊断》(WS/T 211-2015)标准开展病情调查,每年采集30名成年砷中毒患者(男女各半)即时尿样,采用《尿中砷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乙醇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28-1996)测定尿砷含量。结果共监测240户家庭,其中2018 - 2020年病区监测家庭改良炉灶质量合格率和正确使用率均持续维持在100.00%;清洁能源使用率由2015年的75.00%(30/40)上升至2018 - 2020年的100.00%(40/40,χ2趋势 = 25.5,P < 0.001),73.75%(177/240)的家庭使用多种清洁能源。2018 - 2020年玉米、辣椒的正确干燥、储存和加工前淘洗率均持续达到100.00%(40/40)。共采集病区煤样120份,煤砷含量为(118.09 ± 57.91)mg/kg,范围为16.70 ~ 280.94 mg/kg。砷中毒患者检出率由2015年的6.34%(231/3 646)降至2020年的2.90%(109/3 754,χ2趋势 = 121.8,P < 0.001),未检出皮肤癌及鲍文氏病患者。共采集尿样720份,尿砷含量几何均值为0.038 1 mg/L,范围为0.000 5 ~ 0.312 9 mg/L。结论陕西省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病区病情达到国家消除标准,改良炉灶质量、正确使用率和清洁能源使用率均提升,健康相关行为基本形成,防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 标签: 砷中毒 改炉改灶 尿砷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方中毒又称地病,是指由于人体经饮水、食物和/或空气等途径长期暴露于高环境,摄量超过其生理饱和度而导致的一种以斑牙和骨症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慢性中毒性疾病。

  • 标签: 地方性 氟中毒
  • 简介:摘要:地方中毒是我国最为广泛流行和病情比较严重的一种的主要地方病,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目前对于该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如何做好相关防治工作一直是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地方中毒防治工作进行综述。

  • 标签: 地方病 地方性氟中毒 防治工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甘肃省饮水地方中毒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2013、2016、2017年,采用前瞻研究方法,每年在甘肃省抽取16~19个饮水地方中毒病区县(市、区)作为项目县,每个项目县抽取3个乡(镇),进行饮水地方中毒防治知识的大众健康教育活动。每个乡(镇)中心小学校抽取4~6年级学生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每个乡(镇)抽取3个行政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每年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均在每个乡(镇)抽取中心小学校5年级1个班的30~50名学生,及学校所在地家庭主妇15~30名,进行饮水地方中毒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5年级小学生与家庭主妇健康教育干预后,饮水地方中毒防治知识总的知晓率分别为89.55%(28 164/31 452)、86.61%(14 976/17 292),较干预前[53.40%(16 518/30 933)、51.88%(8 925/17 202)]显著提高(χ2=1 586.16、4 886.16,P均< 0.05);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饮水地方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了36.15和34.73个百分点。结论甘肃省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饮水地方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但仍存在基层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短缺和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等薄弱环节,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 标签: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简称梭戛乡)燃煤污染地方中毒(简称燃煤中毒)病区儿童中毒现状,为制定下一步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六枝特区梭戛乡6所小学8~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按照《斑牙诊断》标准进行斑牙检查和分度;分别于4月和10月采集儿童即时尿样,并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含量。结果共调查8~12岁儿童1 381例,年龄为(9.84 ± 1.38)岁,包括男童679例、女童702例。共检出斑牙患儿625例,检出率为45.26%;斑牙指数为1.00,流行强度为中等流行;斑牙分度以极轻度为主,占37.00%(511/1 381)。8~12岁儿童斑牙检出率分别为35.10%(106/302)、35.83%(115/321)、47.96%(129/269)、55.23%(153/277)、57.55%(122/212),不同年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8.949,P < 0.01),且儿童斑牙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45.254,P < 0.01);男、女童斑牙检出率分别为43.59%(296/679)、46.87%(329/702),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492,P > 0.05)。在4月和10月分别检测8~12岁儿童尿样123、107份,尿几何均数分别为1.55、0.47 mg/L,其中4月尿水平高于正常范围(< 1.40 mg/L)。结论贵州省六枝特区梭戛乡目前仍为中毒病区,存在不同月份尿水平差异较大的现象,提示该地区居民可能是间断高摄入,应进一步加强地方中毒的防控工作。

  • 标签: 氟中毒,牙 尿 燃煤污染型 儿童
  • 简介:依据宁夏环境地质、气候条件、水含量、营养状况等诸多因素,分析了地方中毒的流行特征。在回顾地方病防治研究进展基础上,指出只探求毒理剂量的引起机体微观变化,缺乏多学科间交叉印证,难以进一步阐明发病机理。应遵循生态学原理,从环境与人类关系的作用、反作用和相互作用出发,采取相应的治本、干预、抗的防治措施,可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

  • 标签: 生态学 环境 地方性氟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