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优质护理服务 ”就是以 病人 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 , 处处为病人着想 ,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 服务质量 ,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 病人 与社会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落实 基础护理  
  • 简介:摘要:护理康复作为康复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起源于康复医学,并随康复医学不断发展。为提升护理康复效率,让临床康复更为有效的开展,应协同创新。协同护理创新是常规康复的重点、关键环节,促进了护理项目的丰富,提升护理护理内涵,让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变得更为和谐、有效。本文就护理康复协同创新实践进行综述。

  • 标签: 护理康复 创新 协同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无陪护在广大无亲属照顾及知识浅薄的患者中,所得的护理效果。方法 在60%以上的病房推行“无陪护病房”试点服务,并分析、评估其效果。结果 对于没有时间照顾病人的家属来说,避免“一人住院,全家累倒”的现象发生,对于文化知识浅薄及对疾病认识不足的患者及家属来说,能促进他们的病情恢复,同时也能使他们的病情发展得到缓解,患者完全可以做到科学的自我护理。结论 加强我科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温馨的服务过程及护理实践、科学的护理模式及护患双满意的良好效果,进而探讨适合我科现状的“无陪护”护理服务模式。

  • 标签: 无陪护 护理指导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及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患者对就医环境、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国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者,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的护理模式,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及社会,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普外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66例,随机均衡分为两组,每组83例,干预时,对照组选择常规手段,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心理护理,对比组间干预价值。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SCL-90评分较对照组低,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

  • 标签: 心理护理 外科 依从性 精神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当前消化科护理中采用层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18年11月,结束于2020年11月,研究对象为这一期间本院收治的消化科患者共68例,为了深入了解层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将68例患者按照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将层级护理干预应用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将层级护理干预应用在消化科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层级护理干预 消化科护理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PDCA循证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机制。方法选取80 例2019年1月—2019 年12月收治的儿科患儿,随机分成常规管理(40 例)和实验管理(PDCA 护理40 例)。观察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80.00%);组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护理中采用PDCA 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PDCA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提出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要求,并探究分析其成效与进展。方法:我院从 2018年施行护理风险管理,对于 2017年度急诊护理中的风险问题,加强了急诊意识与护理培训,制定了一系列的急诊风险流程与规范手段,将取得的成效以施行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风险发生几率进行对比总结,并对比前后护理技术的满意度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汇总数据分数进行比对。结果: 2018年度施行护理风险管理后,相应的风险发生几率降低,同时风险管理施行后整体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展开急诊的护理风险分析,可结合具体的原因强化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效,提升整体急诊护理的效率。

  • 标签: 急诊护理风险 原因 护理风险管理 实践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8月为时限,以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对象,依据不同干预方案分设2组对照研究,各为3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方案,试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护理 循证护理方案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性肺炎雾化治疗护理中的效果研究。方法:以本院中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间接收的老年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实行回顾,抽选出80例患者当作实验对象,运用掷币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含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以雾化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本上添加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医治效果与不良反应产生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显然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 老年性肺炎 雾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本院实施治疗的精神疾病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一组归入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康复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方案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相关评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1)精神疾病患者护理前相关评分具有一致性,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实验组的精神疾病患者经由护理后,与对照组的患者护理后进行对比,其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较低,P

  • 标签: 精神疾病 康复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抽选院内收治的胆囊炎患者,共计100例,2020年1月-2022年9月,随机电脑下抽选患者分组,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强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护理结局对比与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护理前负性情绪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负性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胆囊炎患者,采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心理负性情绪,促进患者护理依从性增加,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胆囊炎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护理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使用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来我院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全面的评分对比,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术后24小时内最剧烈疼痛评分为3.36±1.02,术后24小时内平均疼痛评分为2.13±0.64,术后48小时内平均疼痛评分为1.15±0.25,患者疼痛认知评分为87.65±6.65,不满意11例,满意20例,非常满意19例,总护理满意率为39(78.00%)。实验组患者疼痛认知评分明显及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24小时疼痛和和48小时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对疼痛的认知,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患者 术后疼痛管理 循证护理 实践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发热门诊护理人员配置的实践。方法 调查笔者所在医院发热门诊的基本情况及人力资源状况。具体内容 包括开展工作以来发热门诊量、医务人员设置及构成情况等。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笔者所在医院的基本情况,进行发热门诊服务人员优化配置,对比优化配置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发热门诊护士人员配置存在的问题: 护理人力资源数量不足、护理工作制度专科性不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等。通过针对性优化配置,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优化发热门诊护理人员配置,对提高医疗质量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优化发热门诊护理人员配置 实践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老年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护理实践方案。方法:将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55例老年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系统护理组和单一护理组,对于单一护理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包括用药护理、病情观察、病房温湿度调节等。对于系统护理组,应用系统化的临床护理敢于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变化。结果:在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几项数据指标上,系统护理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单一护理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与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这一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老年肝炎后肝硬化腹水 护理 实践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