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ZBED61043位点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方法,对81例随机直肠癌患者和同数量无亲缘关系健康对照者的ZBED6基因1043A/G多态性进行检测,并随机抽取患者及正常人样本各5例测序。结果在81列直肠癌患者标本中未检测到ZBED61043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均为AA型。结论ZBED6基因1043A/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无相关性。

  • 标签: 直肠癌 ZBED6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洲人群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PubMed、Cochrane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亚洲人群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Stata12.0软件对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051例患者和1022例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共显性模型(GGvsCC);隐性模型(GGvsCG+CC)合并OR分别为OR=2.203,95%CI(1.122,4.327),P<0.05、OR=2.054,95%I(1.118-3.775),P<0.05。结论亚洲人群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中,GG基因型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但仍不同的种族的高质量流行病学研究加以证实。

  • 标签: IL-6 多态性 高血压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血清降钙素原鉴别诊断血流细菌感染中对于G-和G+菌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血流细菌感染患者60例,对比G-和G+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G+菌患者35例,G-菌患者25例。血流细菌感染G+菌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均数、标准差、中位数均显著低于G-菌患者,差异显著(P<0.05)。在血清降钙素原的浓度≥10μg/L或浓度在2.0~10.0μg/L之间时,血流细菌感染G-菌患者例数显著高于G+菌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血流细菌感染患者采用血清降钙素原诊断具有显著效果,并且对于G-和G+菌导致的血流感染具有鉴别作用。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血流细菌感染 G- G+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6例漂浮肘患者的诊治情况,为提高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漂浮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情况、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6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26个月。愈合4例,基本愈合2例。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漂浮肘损伤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漂浮肘 肱骨干骨折 尺桡骨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乱伦者的心理问题。方法通过个案个别心理咨询。结果乱伦者对对方躯体部位的崇拜及对性感受的需要使乱伦者相互依恋。性道德的谴责与性本能的需要纠结,年幼者不能正常的工作、生活。结论乱伦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 标签: 心理 乳伦 心理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腹部手术后,肠瘘病人的心理,通过心理护理和经过一系列护理措施,6例病人治愈,总结了肠瘘病人护理重点是心理护理,同时做好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护理和周围皮肤护理以及双管恒力负压尤为重要。

  • 标签: 肠瘘 术后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心肺复苏后病人预防并发症和恢复脑功能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机械、生理、药理学方法来恢复病人的心搏和呼吸,通过对病人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提供合理有效的措施,预防复苏后的并发症和恢复病人的脑功能。结果中度昏迷状态转为浅昏迷状态3例;清醒2例;死亡1例(住院期间)。结论对心肺复苏后的病人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可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和改善病人的脑功能。

  • 标签: 心肺复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主要探讨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原因与防治手段。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6年6月期间的290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的病例作为研究资料,其中共有6例患儿出现术后复发的情况,分析患儿复发的原因,分析总结防治方法。结果290例患儿中共6例患儿出现复发情况,复发率为2.07%(6/290);复发原因与患儿生活、饮食习惯关系密切,同时也与手术医生的经验、术中处理技巧有着重要的关系。结论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与手术医师的手术经验有较大关系,也与患儿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而确切疝囊高位结扎,灵活应对术中情况,加之术后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指导,才是避免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法宝。

  • 标签: 小儿腹股沟疝 术后复发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进行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和紧急抢救病危患者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的核心技术部门之一,手术室的工作量巨大且节奏紧张,病患的突发情况较多且难以预测1。手术室的治疗情况会对最终的手术效果以及病患日后康复产生直接的影响,严重的会威胁病患的生命。探究更为有效地手术室管理方法,探究提高治疗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可以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使手术顺利进行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6S管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

  • 标签: 6S管理 基层手术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宜宾县0~6岁儿童残疾现况进行筛查,明确儿童中存在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和发育偏异的患病情况,建立早期筛查、治疗和康复的工作机制,实现残疾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目标。方法对全县0~6岁所有儿童进行筛查,并且按照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复筛。结果宜宾县0~6岁残疾儿童123例,所筛查出的儿童残疾中,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和发育偏异占比分别为16.3%(20例)、8.9%(11例)、42.3%(52例)、43.1%(53例)。结论开展0~6岁残疾儿童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提高人口的质量。

  • 标签: 宜宾县 0~6岁儿童 残疾现况
  • 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涉及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SLE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是十分明了,但有很多促炎症因子在其发病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IL-6作为促炎症因子,是由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的多效性细胞因子,IL-6通过其独特的受体系统能产生很多生物活性。本文拟就IL-6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以探讨IL-6在狼疮性肾炎中的作用,从而为今后更进一步了解SLE的发病机制以及进行SLE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IL-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食管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速度。结论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并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 标签: 食管癌 心律失常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兴化城区6-24月龄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以城区6-24月龄发生轻度缺铁性贫血婴幼儿为调查对象,随机抽样调查68例轻度缺铁性贫血患儿,并分成2组,一组给予单纯饮食调整治疗,另一组给予饮食调整并加用益儿铁治疗。<12个月龄,一次1/2袋,一日1-2次;12-24月龄一次1袋,一日1-2次。结果本次研究观察发现,单纯饮食调整组总有效率70.59%,加用铁剂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不合理饮食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及时合理饮食调整,规则服用铁剂是防止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关键。

  • 标签: 贫血缺铁饮食调整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在安全管理中采用6S管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采用6S管理模式,评估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施6S管理后,护理人员、机械设备、护理方法、治疗环境、医疗物品各项安全管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患者在安全管理期间采用6S管理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管理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ICU 安全管理 6S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6S管理标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个阶段,制定查检表,由专人负责,实现管理常态化。结果实施6S管理后病房环境更加舒适化、规范化、合理化,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结论6S管理模式简便易行,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手段。

  • 标签: 6S管理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6岁的智力低下儿童采用环境刺激及早期干预训练后的疗效,并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在2018年1月到2018年8月收诊的50例0~6岁智力低下的儿童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男童30例,女童20例,0~1岁患儿有14例;1~2岁患儿有8例;2~3岁患儿有9例;3~4岁患儿有5例;4~5岁患儿有8例;5~6岁患儿有6例,对其进行环境刺激和行为训练,并利用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选取的50例患者经诊断包含轻度、中度和重度病情,病情发展情况不一,对其进行环境刺激和早期干预训练之后发现疗效显著,并于治疗之前的检测结果差异较为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环境刺激以及早期干预训练后的患儿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患儿们经过治疗以后再智力水平、行为水平上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说明环境刺激以及早期干预训练在智力低下儿童的临床应用中前景广阔。

  • 标签: 智力低下儿童 环境刺激 早期干预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彩色超声检查早期诊断胎儿发育异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检查1996例,诊断87例11~13+6孕周胎儿发育异常的声像图的分析及随访结果。结果1996例11~13+6周的胎儿超声检查中发现胎儿发育异常87例,其中颈部异常的68例(包括号NT测值增厚51例、颈部水囊瘤16例)、全身水肿2例、腹裂1例、脐膨出5例、无脑儿2例、露脑畸形6例、巨膀胱1例、颅骨缺损1例及联体双胎1例。结论孕11~13+6周是产前筛查的重要阶段,进行规范的产前超声检查是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可靠方法及重要手段,对胎儿发育异常的早期诊断及处理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产前超声 11~13+6孕周胎儿 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