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时间生物医学又称生物钟医学(chronobiologicalmedicine),是时间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它与祖国医学的子午流注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几年,随着时间生物学的兴起,国内外对时间生物学与时间医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从中医时间医学相关资料,对时间生物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 标签: 时间生物医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阐述静脉留置针使用现状,归纳了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的影响因素,指出了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研究的不同方法及护理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信息。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蟒脂痔宁膏对出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出血时间时,采用剪尾法将50只小鼠(每只20g左右,雌雄各半)均匀分成五组,即对照组、槐角丸组、蟒脂痔宁膏高、中、低剂量组,每天给药一次,连续7天,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凝血时间时,采用了毛细玻璃管法和玻片法,采用同样的分组方法进行指标观察。结果给药各组分和模型组对比显示高剂量蟒脂痔宁膏表现出较短的出血时间,蟒脂痔宁膏具有凝血作用。结论蟒脂痔宁膏在出凝血观察中效果理想,可使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明显缩短,此结果为蟒脂痔宁膏的临床治疗痔疮提供了客观依据,对蟒脂痔宁膏的中药新药进一步研发具有一定贡献性意义。

  • 标签: 蟒脂痔宁膏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制备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内凝血因子Ⅷ含量的影响,为采供血机构制备高质量的新鲜冰冻血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2袋血液,将其随机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各8袋,分别于全血采集后的4h、7h、12h、17h将其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速冻后解冻测定并比较四组中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另取4袋血液在全血采集后的7h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然后把每袋血浆都对半分成两袋,其中一袋直接速冻,另一袋在4℃冰箱中保存至采血后17h速冻,做配对比较。结果甲、乙、丙、丁四组凝血因子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P<0.05),并且甲、乙、丙三组凝血因子Ⅷ含量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丁组未能符合要求;配对比较中,7h与17h速冻的血浆凝血因子Ⅷ平均含量相差18.7%。结论新鲜冰冻血浆在全血采集后越快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Ⅷ越高;在12h内制备完成的新鲜冰冻血浆尚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因此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时间应控制在全血采集后12h内。

  • 标签: 新鲜冰冻血浆 制备时间 凝血因子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100份血糖标本,分成未分离血清、立即吸出血清、肝素抗凝,氟化钠抗凝四种不同采血方法进行及时、放置2小时、4小时分别进行连续检测。结果与及时检测相比,未分离血清管,标本放置两小时血糖明显下降(P<0.01),肝素抗凝管与氟化钠抗凝管放置4小时血糖也下降明显(P<0.01)但氟化钠比肝素钠抗凝的血糖下降的程度要缓慢一些;立即吸出血清保存4小时再检测,差别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糖结果影响很大,最好及时送检,即使不能立即检测,应先将血清分离出来单独保存再检测。

  • 标签: 血糖 标本放置时间 抗凝 分离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C时间管理法在我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我科室56名护士,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使用时间管理法安排工作时间,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支配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护士的工作效果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和记录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基础护理、新生儿护理及健康宣教的时间长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时间管理法应用于妇产科,能够提高护士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ABC时间管理法 妇产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减少儿科输液等候时间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减少儿科输液等候时间”为主题。通过调查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出影响患儿输液等候时间的主要原因穿刺慢、加药慢、接药慢等。并针对要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品管圈实施后,患儿输液等候时间由原来的18分钟降低到12.1分钟。圈员综合素质得分优于活动前。结论本次品管圈活动规范了儿科输液的操作流程,减少了患儿输液等候时间,提高了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

  • 标签: 品管圈 儿科输液 等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雷火灸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01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顺产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雷火灸对曲泉穴、三阴交穴施灸,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血性恶露量及恶露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血性恶露量为200~300ml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实验组血性恶露量为300~500ml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雷火灸排除恶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用于缩短顺产产妇恶露持续时间有明显效果,而且副作用小,对身体无伤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自然分娩 血性恶露持续时间 雷火灸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人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等指标改变。方法选择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8例,对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男、女各49例)分成无慢性血管性并发症组(A组)、有慢性血管性并发症组(B组),同时设对照组。分别观测血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等指标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浆PT、APTT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有慢性血管性并发症者降低更为显著(P<0.01);FIB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有慢性血管性并发症者升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浆PT、APTT、FIB水平明显的异常,且以有慢性血管病变者更为显著。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纤维蛋白原(FI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碎片时间管理在产科护士业务素质提高中的作用。方法护士长利用每天晨会交班后时间就相关护理问题,随机提问在会护士,实现知识共享,互学互促;并将相关内容及学科新进展、新知识上传微信平台便于大家随时学习。结论晨会提问加微信平台信息服务合理有效的利用了碎片时间使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技术操作均有显著提高,改进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晨会提问 护理人员 碎片时间 信息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入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抗感染药物、胰酶抑制剂、营养支持等全方位治疗措施,并给予全程护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结论正确及时全方位的治疗措施,提升了临床胰腺炎治疗效果,细致的全程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心理负担,摆脱不良因素的干扰,能及早发现和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重大的意义。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非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行袖状胃切除术,与术后拔管时间相关的因素,麻醉用药是否影响拔管时间。方法回顾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有行袖状胃切除术的肥胖患者,共28例。本研究就性别、年龄、BMI、ASA、高血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异常心电图、是否应用顺式阿曲库铵泵注、七氟醚/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镇静、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等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拔管时间大于半小时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应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前进法及后退法均发现体重指数(BMI)是拔管时间大于30分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患者体重指数与肥胖患者行袖状胃切除术,术后拔管时间大于30分钟独立相关。

  • 标签: 肥胖 袖状胃切除术 拔管时间
  • 简介:摘要在医院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在医疗机构的组成结构在合理调整中,其中,编人员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促进医院更长远发展有着极大作用。本文就医院编人员薪酬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医院编人员薪酬管理体系建设应采取的策略,以促进医院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 标签: 医院 非编人员 薪酬管理体系 建设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时间窗及疗程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04例,选取年限均在2013年6月~2015年4月之间,将104例患者通过抽签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在患者晚期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患者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压氧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早期对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比之晚期能够更有效的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抑制,急性脑梗死需要尽早进行治疗。

  • 标签: 不同时间窗 高压氧 急性脑梗死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肋骨骨折手术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100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12日至2014年2月12日期间,这100例患者均使用数字抽取法进行分组,分成各占5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VAS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的VAS疼痛评分为(93.56±10.03)分,实验组的VAS疼痛评分为(77.59±10.26)分(P<0.05);实验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肋骨骨折手术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肋骨骨折 非手术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立体适形放疗小球细胞肺癌的应用优势。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放疗)和实验组(立体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立体适形放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应在临床中推广和运用。

  • 标签: 立体适形放疗 常规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随机选取9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大剂量的米司酮(对照组,n=47)与小剂量米司酮(观察组,n=47)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结果从治疗效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5.75%,93.62%,组间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13%,19.14%,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米司酮和小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相差不大,但为了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建议临床为患者选择小剂量米司酮治疗。

  • 标签: 大剂量 小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及榄香烯乳注射液(ET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将80例NSCLC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ETC方案化疗;对照组仅给予TC方案化疗。所有患者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及KPS评分改善情况,每2周期进行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改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在近期疗效、KPS评分及白细胞减少、肺癌相关症状控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榄香烯联合紫杉醇及卡铂化疗方案在提高疗效同时改善了患者一般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榄香烯乳注射液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最低有效剂量及对月经的影响、副反应及可接受性。方法采用避孕失败或未保护性生活120h内要求紧急避孕的243例妇女随机分2组,研究组143例,对照组100例,分别单次口服米司酮10mg和25mg,服药后嘱两组对象按期随访。以月经来潮为成功标准,观察其避孕效果、副反应、对月经的影响及药物可接受性情况。结果采用DiXon方法计算,两组对象各有2例妊娠,均明显低于预期妊娠,其避孕有效率分别为84.40%和81.55%,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副反应轻、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对月经周期、经期与经量影响较小;经间期出血的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15.38%、4.2%),其发生与服药的时间有关,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对月经的影响,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结论米司酮10mg是用于紧急避孕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