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吉替尼、"吉西他滨+顺铂"方案联合对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方法7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和顺铂"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吉替尼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毒性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性反应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替尼、"吉西他滨+顺铂"方案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毒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吉西他滨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颈椎病是因椎间盘、骨、关节及韧带退行性改变或因劳损、感受风寒湿邪诱发加重退变,导致颈部肌肉、韧带、神经、脊髓、血管遭受刺激或损害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咽痛、颈项肩痛、胸痛或胸部裹束感,肢体肿胀、麻木、胃脘不适、心悸多汗、步态失稳、二便失常等。

  • 标签: 颈椎病 非手术治疗 退行性改变 风寒湿邪 颈部肌肉 临床症状
  • 简介:目的对低剂量铂类药物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65例老年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或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予以吉西他滨联合去甲长春花碱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45.45%,与对照组的46.87%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KPS评分增高率为72.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46%,P〈0.05;观察组患者Ⅱ度及Ⅲ度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13%,P〈0.05;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40.63%和50.0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铂类药物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肯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老年患者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非铂类药物 联合化疗
  • 简介:目的:评价黄体酮与地塞米松联用对胎膜早破孕妇分娩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妇产科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83例,将其分为联合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孕妇均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联合组孕妇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值。结果:联合组孕妇的分娩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的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与地塞米松联用治疗胎膜早破孕妇可适当延长孕妇的分娩时间,从而改善围生儿结局。

  • 标签: 胎膜早破 黄体酮 地塞米松 分娩时间
  • 简介:目的分析二尖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施行二尖瓣膜置换术的1144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是否延长(停留时间延长定义为ICU停留时间≥3d)分为ICU延长组和ICU未延长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ICU延长组94例,发生率为8.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动脉高压≥60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50%、自身瓣膜病变类型、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住院期间再次气管插管、近期心衰、体表面积〈1.5m2、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血小板计数、血钾、血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为术后ICU停留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生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识别、尽早干预,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二尖瓣成形术 ICU停留时间延长 危险因素
  • 简介:语言策略是指使用不属于语言的方式和手段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一种沟通策略,主要包括体态语(手势、眼神、体态等)、视频、图片、实物演示、网络技术等形式。教师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学生基础的情况,灵活巧妙地运用语言策略,形象地、富有感染力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从而达到激励学生乐学情感、增强语言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发展、增加教育的说服力的效果,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好这门既重要又难学的专业课,为学好后续课程、成为合格的药学类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天然药物化学 非语言 策略 药学教育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0~85岁居民中AF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以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AF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则是最常见的表现类型。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抗凝治疗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瓣膜 心律失常 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乙肝病毒S蛋白(HBs)与人精子体外共孵育不同时间后人精子胞膜完整性及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人精子与25μg/mLHBs共孵育0、1、2、3、4h后,酶标仪检测精子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HBs对精子早期凋亡指标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精子细胞内活性氧(ROS)、半胱氨酸蛋白酶-3,-8,-9(Caspase-3,-8,-9)活化,TUNEL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精子DNA的损伤。结果:人精子与25μg/mLHBs共孵育后,MDA水平、ROS阳性精子、AnnexinV^+/PI^-精子、Caspase-3,-8,-9阳性精子比率、TUNEL阳性精子比率显著升高,且AnnexinV^+/PI^-精子、Caspase-8,-9阳性精子比率、TUNEL阳性精子比率的升高与HBs呈时间依赖趋势。结论:HBs蛋白与人精子共孵育时间增长可加剧对人精子功能的损伤。

  • 标签: 乙肝病毒S蛋白 精子功能 氧化应激 膜完整性 凋亡
  • 简介:偏侧舞蹈症属锥体外系病变的临床症状,脑梗死、脑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疾病为其常见原因,也可见于神经遗传变性疾病、肿瘤、感染、中毒和代谢性疾病。而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HC-NH)临床少见,具有典型的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由于对此病认识不足,容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诊治的11例该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偏侧舞蹈症 非酮症高血糖 急性脑血管疾病 影像特点 磁共振成像 代谢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引产时机。方法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观察组于破水后6h放置欣普贝生,对照组破水期24h后评估宫颈评分〈6分再放置欣普贝生,观察两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临产时间、总产程、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放药后至临产时间及临产至分娩时间分别为(380.8±215.2)min、(365.5±180.3)min,对照组放药后至临产时间及临产至分娩时间分别为(420.6±165.8)min、(410.5±198.6)min,两组放药后至临产时间及临产至分娩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褥感染发生1例,对照组产褥感染发生2例,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3例,对照组胎儿窘迫发生4例,两组均没有出现新生儿窒息发生,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产褥感染、新生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7例,阴道分娩62例,剖宫产5例,剖宫产率为7.5%,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由于产程缓慢失去信心剖宫产,共15例患者剖宫产,剖宫产率为22.4%,观察组患者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欣普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促宫颈成熟安全有效,可以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胎膜早破 地诺前列酮栓 放置时间 足月妊娠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伽马拟合时间强度曲线对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拟行颈部浅表淋巴结病灶切除或穿刺活检术的患者60例,术前均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发现并记录病灶特征及参数指标。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诊断良恶(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160例浅表淋巴结经病理诊断确定良性29例,恶性转移31例。2超声造影结果示良性淋巴结在造影后主要表现为均匀显著灌注(24/29);恶性转移淋巴结则主要表现为不均匀高灌注(22/31)或不均匀低灌注(5/31);3Q-LAB分析软件自动描记伽马拟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良性淋巴结组峰值强度(PI)、初始强度(C)、曲线上升支斜率(A)、曲线下面积(AUC)大于恶性转移淋巴结组(P〈0.05),良性淋巴结组曲线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浓度减半时间(T1/2)均小于恶性转移淋巴结组(P〈0.01)。超声造影诊断良恶(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83%,准确性为85%。结论颈部浅表淋巴结造影后的灌注特征和伽马拟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对浅表淋巴结疾病的定性诊断提供了有利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淋巴结 鉴别诊断
  • 简介:本文介绍了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LC-Q-TOFMS)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该方法在药物中的有关物质分析、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鉴定分析、代谢组学及中药学4个主要方面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标签: 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 药物分析 应用
  • 简介:目的研究吡尼酮(pirfenidone,PF)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PF对HepG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PF处理后HepG2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PF对HepG2细胞具有显著增技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Hoechst33258染色可见PF处理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PF处理后的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PF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与诱导HepG2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吡非尼酮 HEPG2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根据实践工作经验,从试验人员的角度,就试验前准备、试验实施、原始资料整理及总结报告撰写等方面总结了药物临床生殖发育毒性试验的质量控制要点:1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和记录表格;2建立完善的实验动物背景数据资料库;3制定标准统一的各项试验操作和检测指标;4妥善整理并保存各类原始资料;5严谨细致撰写总结报告。

  • 标签: 非临床 生殖发育毒性试验 质量控制
  • 简介:病例:患者,男,56岁。因“眩晕伴左匕肢麻木无力2天”入院。患者入院前2天晨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视物旋转,左侧肢体麻木力弱,上肢重于下肢,当时测血压120/80mmHg,未诊治并且症状逐渐加重。查体:体温(T)36.8.0℃,脉搏(P)70次/min,呼吸(R)20次/min,血压(BP)130/90mmHg。心肺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系统:神清,对答切题,认知功能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3级。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醒脑静注射液 死亡 下肢肌力 肢体麻木 神经系统
  • 简介:在英语教学中,有些英语专业大学生由于自身基础薄弱或学习方法不当,更易产生焦虑感,进而对学习兴趣、学习成绩造成影响。一些学者研究表明,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焦虑感与其英语学习成效呈现负相关关系。焦虑感的产生有学生本身的原因,也会受到教师、教材、同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多维复杂的过程,并非一个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该文介绍学习焦虑感的研究进展,分析焦虑感的产生原因,提出降低或消除焦虑感的应对策略,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 标签: 英语教学 学习焦虑感 应对策略
  • 简介:目的考察吉替尼脂质体对S180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及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吉替尼脂质体,利用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放度,以S180荷瘤小鼠为动物模型,给药剂量分别为20mg·kg^-1及40mg·kg^-1,计算抑瘤率、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吉替尼脂质体体外释放度符合Higuchi动力学模型,高剂量组的相对质量抑瘤率为72.02%,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吉替尼脂质体对小鼠S180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其免疫系统没有明显损伤。

  • 标签: 吉非替尼 脂质体 释放度 药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