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护理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人,观察病人的病情和心理、呼吸道、口腔、皮肤、饮食、用药和管道等护理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40例病人中有32例病人被治愈,有6例病人好转,1例病人自动出院,1例病人死亡。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和技术能够提高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治愈率,有效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护理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带状疱疹的护理要点。方法综合运用消毒隔离、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7例痊愈,1例留有后遗神经痛。结论运用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带状疱疹 水痘 播散型 护理 皮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性脑脊髓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例急性性脑脊髓炎患者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痊愈6例,好转12例,其中遗留轻度智能或运动障碍9例。结论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瞳孔、意识的变化,患者有无痫性发作、脑膜刺激征、脑疝等的发生。急性期特别关注患者有无呼吸肌麻痹,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生命功能,加强安全护理,避免患者受伤。

  • 标签: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急性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急性性脑脊髓炎患儿中100例患儿,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以及在常规护理中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病情发展情况以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研究组患儿的病情发展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统计分析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性脑脊髓炎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并缩短患儿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急性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纳入2014年2月—2018年2月来院就诊的急性性脑脊髓炎患儿35例进行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病症表现、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检查结果等资料,并为其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本组患儿四季发病率相差无几,以3~12岁患儿为主,发病诱因集中在疫苗接种,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感染;以脑居多(62.86%),表现为发热、肢体瘫痪和惊厥等;实验室检查提示大部分患儿白细胞、蛋白质水平和IgG指数、OB阳性率异常,神经影像学检查多数可见白质病灶。结论儿童急性性脑脊髓炎具有明显的病症特征,结合症状表现施以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强化整体疗效,促使患儿尽快康复。

  • 标签: 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临床特征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脾虚泄泻七味白术加味治疗的作用。方法以本院治疗的50例小儿脾虚泄泻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25例。A组给予思密达+七味白术加味治疗,B组给予思密达+止泻安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B组为72.0%,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小儿脾虚泄泻患者思密达+七味白术加味治疗可改善其临床指标,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 脾虚泄泻 七味白术散 加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凉瘀汤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的120例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地塞米松乳膏和甘油止痒洗剂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凉瘀汤进行治疗,停止用药后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采用凉瘀汤治疗湿疹,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用药后随访1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瘀汤治疗湿疹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凉血散瘀汤 湿疹 不良反应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踏进中央电视台就意味着成功——这是全国人民的共识!在此,精选毕福剑的举手式,李咏的进行式,周涛的将来式,熊邦欣的过去式这“四式”成功面试法,相信求职的人们能够从中举一反三、收到裨益。

  • 标签: 求职者 职业 成功方法 毕福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酪酸梭菌活菌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胆红素症新生儿参与本次研究,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在治疗第3天和第5天后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更短,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高胆红素症给予酪酸梭菌活菌可有效降低其胆红素水平,促进其早日康复。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酪酸梭菌活菌散 胆红素水平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逍遥化裁治疗肝郁气滞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76例辨证为肝郁气滞痛经的患者,方以逍遥化裁,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3个治疗周期及治疗完成后3个月经周期分别在月经来潮期间每天进行一次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随访观察患者愈后情况。结果在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疼痛症状改善明显,视觉模拟评分平均值显著下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症状改善者共计67人,经治疗后痊愈46人(60.53%),好转21人(27.63%),未愈9(11.84%)人,总有效率为88.16%。结论逍遥化裁治疗肝郁气滞痛经,具有调理肝脾,疏肝解郁,补血健脾之效,疗效甚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痛经 逍遥散 VAS
  • 简介:摘要目的在气滞月经病患者中应用密集针刺结合腧穴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8月—2018年8月为实验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64例气滞月经病患者展开分析,按照均匀分配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将传统腧穴单纯治疗应用于对照组中,将密集针刺结合腧穴治疗应用于观察组中,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显效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滞月经病患者中应用密集针刺结合腧穴治疗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可广泛应用该治疗措施。

  • 标签: 密集型针刺 腧穴治疗 气滞血瘀型月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凉熄风汤、中药熏洗联合治疗寻常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寻常银屑病患者11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采用凉熄风汤治疗,观察组采用凉熄风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SI各项评分、银屑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寻常银屑病患者临床中采用凉熄风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复发率得到有效控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凉血熄风汤 中药熏洗 寻常血热型银屑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集束化护理策略在CRRT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当中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本院在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间收治的患者作为基本样本,在奇偶数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辅以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观察组患者经过集束化护理策略之后,患者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在ICU入住的时间明显的缩短,满意度达到了97.62%,对照组患者为83.33%。结论在当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通过采用集束化护理的策略,能够保证患者在进行静脉插管的过程中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几率,实现患者临床依从性的提升,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广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CRRT 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脑供不足头晕患者中全面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医治的脑供不足头晕患者(82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1例。此次研究对照组是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是全面护理,总结焦虑情况、抑郁情况、头晕持续时间、头晕发生频率。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抑郁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晕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晕的发生频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供不足头晕患者中,全面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并降低头晕发生频率、缩短头晕持续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脑供血不足 头晕 全面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逍遥加减用于肝气郁滞月经不调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肝气郁滞月经不调患者4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并将同期收治的另外48例肝气郁滞月经不调患者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逍遥加减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肝气郁滞月经不调患者中采用西药联用逍遥加减治疗,能够取得较高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逍遥散加减 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钟栩教授是第四批甘肃省名中医,医术精湛,从事中西医临床工作多年,临床经验丰富,通过跟师临诊,列举钟栩教授治疗慢性心衰(气虚)的验案并进行分析,从中探析其辨证论治特色。钟栩教授在临床中强调辨证,灵活运用方药,针对慢性心衰(气虚)的治疗,疗效颇佳。本文记录两则验案,并逐一分析了钟栩教授的诊疗思路及用药特点。

  • 标签: 钟栩 慢性心衰 气虚血瘀型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针刺、刺络放血联合治疗崩漏的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崩漏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6例,依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并对比临床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则为83.3%,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止血效果上看,观察组的改善率为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从中医症状上看,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更佳。结论采用针刺、刺络放血联合治疗崩漏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 刺络放血 崩漏 血瘀型
  • 简介:摘要服与煮是中药的两种工艺形式,较传统饮片更能发挥中药的疗效。服是指将中药原材料或者是饮片打磨成细粉,直接用溶媒送服,适用于贵重药物、动物类药、不耐煎煮类药物等。煮指将中药原材料或饮片打为粗粉或者颗粒,再煎煮滤过获取药液的方法,适用于根、皮、果实以及矿物类药材。本文主要从服、煮的应用历史以及其适用药物进行阐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中药 服散 煮散
  • 简介:摘要视网膜脱离在临床中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入院后如果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没有检查及化验阳性体征以及其他疾病,能尽快手术复位视网膜,这对于视力的恢复有帮助。而有些患者入院后检查发现有阳性体征,这样就影响了手术时间。入院常规检查有钾的检查,正常人体血清钾浓度在3.5~5.5mmol/L,临床上将低钾血症分为轻度低钾(3.0~3.49mmol/L)、中度低钾(2.5~3mmol/L)、重度低钾(<2.5mmol/L)1。患者入院后检查血电解质发现低钾,这样就影响了患者手术的时间安排,血清钾必须在正常范围才能安排手术,因为钾离子参与心肌细胞的代谢,低钾使心肌应激性增强,可致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甚至出现室颤、心脏骤停2。而眼科手术时会牵拉眼球,同样会对心脏产生影响,有的甚至发生心跳骤停的情况,所以在手术前保证钾的正常是非常重要的。各方面检查达到手术标准后进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方法为进行玻璃体切除并填充硅油于玻璃体腔内,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特殊卧位,如头低位、俯卧位等。而由于注油后俯卧位的时间长,难以坚持,最终导致手术效果的不佳及预后不良。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手术前尽早补钾治疗和术后期能严格执行特殊卧位,并进行全面、科学的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后正确的指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对于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12月收治视网膜脱离患者伴低钾(非外伤性)共45例为对象,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低血钾 玻璃体切除 硅油填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