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胸腔手术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105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活体组织检查,术前做好心理疏导,术中配合医生,术后病情观察及对仪器设备养护等。结果105例胸腔积液待查患者通过胸膜活检后,明确诊断99例,确诊率达94%以上。结论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率高,且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小,恢复快。

  • 标签: 内科胸腔镜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手术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减少病人的不良心理,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和配合胸腔手术,安全渡过手术关。方法实验组采用胸腔手术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结果实验组入手术室后血压、心率波动幅度较小,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胸腔镜人性化护理,使病人有较良好的心态接受并配合手术,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提高。

  • 标签: 胸腔镜 人性化 护理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总结、分析胸腔手术手术期的常规护理配合与无缝隙护理管理。方法通过对2016年选取的64例胸腔手术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和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患者的术前、术后焦虑;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监测及围手术手术事故隐患发生率进行对比、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手术室护士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后,两手术患者术前30min和手术后第2天访视,实验组焦虑明显改善;手术患者测得脉搏和血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事故隐患率比较,实验组围手术期事故隐患率明显下降。因此,对胸腔手术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减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改善生命体征状况,降低围手术期事故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患者和家属的依从性,增加信任度,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体现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价值,提升了手术室护士的全面素质。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无缝隙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胸腔手术治疗乳糜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乳糜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电视胸腔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发现,手术时间观察组(100.2±13.2)min,对照组(76.2±11.7)min;术中出血量观察组(163±14)ml,对照组(247±11)ml;住院时间观察组(9.2±0.3)d,对照组(13.5±0.6)d,两组患者手术数据差异显著。结论胸腔手术治疗乳糜胸的临床价值比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胸腔镜 手术治疗 乳糜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全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治疗方法。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以及引流管留置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早期肺癌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 早期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手术患者胸腔内灌注万特普安后的观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0月,52例肺癌术后患者胸腔内灌注万特普安后观察及护理。结果术后24h内3例患者出现高热,胸痛剧烈5例,胃肠道症状明显2例,24h胸腔引流量为271.32±69.53ml,本组患者未见明显肝肾毒性,未见过敏反应。结论肺癌术毕予腔内灌药有直接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等优点,灌药后患者可出现不良反应,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疗效情况,降低治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 标签: 肺癌 胸腔灌注 万特普安 护理
  • 简介:摘要介绍了18例单孔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手术时间100~230min,平均160min。无一例出现褥疮、皮肤破损及神经肌肉损伤。手术期间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准确得当的手术配合,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病人的术中安全。

  • 标签: 单孔 胸腔镜 肺癌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于本院进行胸腔手术的患者71例,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回顾分析患者疼痛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71例患者干预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仅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41%,经对症处理后已经恢复正常。结论为胸腔手术后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减轻疼痛感,及时预防多种不良情况,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并发症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镜纵隔手术中超声刀的规范及强化应用进行简单探讨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对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胸外科胸腔镜下使用超声刀行纵膈手术的184例患者病史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中转开胸患者11例,173例患者均已顺利完成胸腔手术。173例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同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以及trocar插入位置,对手术中所需使用到的器械、以及铺巾等进行严格消毒。结果在手术完成后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胸腔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胸腔手术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等各个方面明显优于中转开胸。结论本次研究对胸腔镜纵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其对于患者后续康复的重要作用,望能够为后续超声刀的规范以及强化应用提供一点帮助。

  • 标签: 胸腔镜纵隔 超声刀 规范 强化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积累临床诊疗经验。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纵隔肿瘤患者26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胸腔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时间、镇痛剂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良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纵隔肿瘤 开胸手术 胸腔镜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胸腔镜下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配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选取其中的75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这75例患者在全麻下建立体外循环后胸壁戳3个孔,然后在胸腔镜下行手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完成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平均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次选取的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不需要转心内直视手术,这75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是(124.6±17.9)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是(51.1±14.2)min,平均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是(32.1±12.3)min;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这75例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情况,有1例发生右侧气胸,经胸腔穿刺后愈合,有2例患者右腋下切口液化,延缓了患者伤口的愈合,其余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在胸腔镜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胸腔镜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瘢痕小、切口相对隐蔽、符合患者的审美要求等特点,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胸腔镜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老年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手术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从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组别分类按照手术方法进行,对照组(40例)的手术方式为保守治疗,观察组(40例)的手术方式为胸腔手术,比较手术效果。结果在胸腔感染率以及气胸复发率上,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高;在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低。结论对老年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手术进行治疗,可以将疗效显著提高,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 老年肺气肿自发性气胸 胸腔镜手术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腔气管插管在电视胸腔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麻醉处理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9月50例在我院行胸腔手术患者,均采用快速诱导双腔支气管插管,回顾性分析手术中麻醉的处理过程。结果50例患者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胸外科手术,术中经严密观察、慎重处理低氧血症等情况,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明显麻醉并发症。结论麻醉诱导要充分,纤支镜引导下双腔管准确定位是胸腔手术麻醉的关键,术中严密监护,加强呼吸管理,避免低氧血症,可为电视胸腔手术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

  • 标签: 双腔气管插管 电视胸腔镜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手术与传统剖胸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急诊手术效果。方法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诊治的87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急诊手术患者资料,以手术方式为参照,分成剖胸组与胸腔镜组,评估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动脉血气指标状况。结果两组相较而言,胸腔镜组住院与手术时长较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较治疗前而言,两组术后hPaCO2指标均降低,其余指标均有所上升(P<0.05),且胸腔镜组改善程度较优(P<0.05)。结论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中施以胸腔手术,小创伤、操作简单,肺功能稳定性较好,且康复速度较快,因此能够大力实践与推行。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传统剖胸手术 多发肋骨骨折 肺撕裂伤 急诊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胸腔镜肺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率、引流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62.32±10.42ml、置管引流时间4.08±0.57d、住院时间7.27±0.74d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354.15±11.63ml、5.32±0.66d、9.45±1.13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率8.8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41%,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并发症较好,患者预后情况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肺癌手术 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胸外科胸腔手术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2例胸外科胸腔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56例。循证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循证组和常规组的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自我效能水平。结果各组干预前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循证组各项肺功能均优于常规组,循证组的自我效能水平(34.1±8.6)分显著高于常规组(28.7±5.6)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外科胸腔手术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 标签: 循证护理 胸外科 胸腔镜手术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视胸腔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予以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共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45例)实施开胸手术,(观察组45例)实施电视胸腔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方式后,对比分析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2%,对照组为20.0%,实验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将电视胸腔手术应用到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且复发率低,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开胸手术 自发性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胸外科行纵隔肿瘤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预后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胸腔镜 纵隔肿瘤切除术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4月于我院实施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纳入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低于对表2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术期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胸腔镜肺叶切除 围手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之后采取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58例行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9)与实验组(n=29),将采取术后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55%对比参照组总有效率79.31%之间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改善护理依从性,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胸腔镜治疗 自发性气胸 围手术期护理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