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再加上人们对微创手术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种胸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单孔胸腔手术常用于胸外科收治患者的临床诊治中,能够探查胸腔病变情况,并及时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单孔胸腔手术能够诊治多种疾病,并且随着其应用逐渐广泛,该术式正不断向应用范围扩大化、手术切口个体化两个方向发展。本文重点对单孔电视胸腔手术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评述,以期为该术式在临床中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胸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对胸部外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8例胸部外伤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受试者,随机分为胸腔镜组和开放组,分别实施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以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开放组,且前者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后者,前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胸部外伤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胸部外伤 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镜在胸部创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胸部创伤手术治疗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66例,开胸手术)与研究组(66例,腹腔镜手术)。对比不同组别相关临床指标、术后切口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P<0.05),术中失血量明显比参照组少(P<0.05),术后切口疼痛率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胸腔镜在胸部创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术后切口疼痛率。

  • 标签: 胸腔镜 胸部创伤手术 开胸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纵膈肿瘤患者采用胸腔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接诊的60例纵隔肿瘤患者为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胸腔手术)、对照组(30例,开胸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清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腔手术可减少纵隔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减轻其应激反应,其预后良好,值得使用。

  • 标签: 纵膈肿瘤 胸腔镜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和电视胸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其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和电视胸腔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一般手术指标值更优(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7.50%vs20.00%,P<0.05)。结论在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优先适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其较于电视胸腔手术,能够进一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预后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小切口 自发性气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2例肺癌患者,抓阄法分对照组(21例,开胸手术)和观察组(21例,胸腔镜)。结果对照组85.7%的根治率同观察组的90.5%,组间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反应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各项指标较比对照组,改善效果均更显著(P<0.05)。结论胸腔镜在肺癌手术患者中应用,可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失血量。

  • 标签: 肺癌 开胸手术 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实施单孔胸腔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72例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展开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单孔组和常规组,分别给予单孔胸腔手术与常规胸腔手术。以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安全性为观察指标。结果单孔组手术持续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常规组缩短,且前者出血量少于后者,前者总并发症率低于后者,上述指标两组间数据经检验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采用单孔胸腔手术能够减轻创伤,减少并发症,还可加快术后恢复。

  • 标签: 单孔胸腔镜手术 肺结核 气胸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纵膈良性肿瘤患者以胸腔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6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 50例纵膈良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案所选对象经分组后,对照组 23例(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 27例(胸腔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多于、长于观察组;手术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对照组患者FVC、 FEV1水平下降较为显著,观察组患者 FVC、 FEV1水平变化相对平稳;观察组患者 Ang-II、 Cor、 ACTH上升不明显,且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Ang-II、 Cor、 ACTH水平;两组患者均有发热、胸腔积液、肩关节活动障碍情况,观察组并发症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纵膈良性肿瘤行胸腔手术效果佳,值得于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纵隔良性肿瘤 手术出血量 肺功能 应激反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肺隔离症患者50例,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7例)。观察组采用采用全胸腔镜下手术,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当日胸腔引流量、术后镇痛时间、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隔离症采用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胸腔镜下手术 肺隔离症 开胸手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胸腔镜肺癌手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区分两组麻醉方式,40例对照组接受全麻,4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清醒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研究组药物用量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DBP、SBP指标,T0时P>0.05;T1、T2、T3时,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分析后建议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一定程度上控制手术危险性,且可减轻术后疼痛感,对疾病康复存在有利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麻 肺癌手术 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镜辅助下微小切口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冷冻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35例胸腔镜辅助下微小切口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冷冻消融治疗房颤手术,给予术前访视及术中密切配合。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再次开胸止血,手术时间(197.4±27.2)min,体外循环时间(103.6±20.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5.3±15.7)min,术后即刻窦性心律转复率为97.1%。结论熟悉手术方案、要点,及时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充足的物品准备,熟练配合医生操作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举措。

  • 标签: 胸腔镜 微小切口 冷冻消融 同期手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指标水平。方法以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的9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分别接受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和开放性手术,术前和术后3d分别检测并对比肺功能指标,统计2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术后3d两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显著降低(P<0.05),而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3d微创组上述指标与传统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0.00%)远低于传统组(10.87%)(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实施胸腔镜下手术相较于开放性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较轻,且能够控制肺部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胸腔镜 食管癌 开放性手术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单孔胸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及疗效。结果42例患者均在改良单孔胸腔镜下行肺大疱切除术,手术时间40min~70min,平均55min±15min,胸腔闭式引流量150ml~430ml,平均290ml±140ml,术中失血量为10~20ml(15±5)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2d~4d(3±1)d,术后住院时间5~7d(6±1)d,术后1例患者并发全身广泛皮下气肿,1例患者并发胸腔积液,所有患者随访3月~6月,未出现气胸复发。结论与传统胸腔手术相比,改良的单孔胸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创伤更小,切口数目更少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该改良术式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 标签: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自发性气胸 改良术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胸部微创手术中应用3D胸腔镜系统的实践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80例在我院应用3D胸腔镜系完成胸部微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相关指标,评价3D胸腔镜系统在胸部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用时(138.0±15.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0.3±10.5)mL,术后胸腔平均引流时间(2.5±0.5)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0±2.0)d,术后回访3个月,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及病情的复发、转移。结论将3D胸腔镜系统应用在胸部微创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3D胸腔镜系统 胸部微创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微创手术在胸部创伤患者中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部创伤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以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以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部创伤患者应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的疼痛感,并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微创手术 胸部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与传统手术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4日~2018年1月1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分别采用传统手术方法与电视胸腔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VAT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对照组中,痊愈15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5.9%(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中应用胸腔镜技术,比传统手术效果更为理想,胸腔镜微创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术后恢复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传统手术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手术在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中的实践应用。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对象为102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电视组实施电视胸腔手术,治疗,参照组实施开放性手术治疗。将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总并发症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对比两样本间数据差异。结果电视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参照组,且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对应比较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视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96%)低于参照组(9.80%),对比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采用电视胸腔手术创伤轻,失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创伤性血气胸 电视胸腔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胸腔镜肺癌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2至2018年2月为研究时段,取研究时段内本院收治肺癌手术患者40例展开研究,采用随机信封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0例)、干预组(20例),对照组实施胸腔手术,干预组以手术治疗为基础,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分析两组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干预组较低(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癌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既可改善疼痛程度及临床指标,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肺癌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32肺癌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16例。参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试验组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引流时间。结论(1)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50%),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手术时间及引流时间与参照组相比要短,术中出血量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其优于传统开胸手术,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传统开胸手术 肺癌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为探讨顺铂联合胸腔手术两者共同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肺病科满足非小细胞肺癌这一诊断的136例病例进行了收集与整理,将上述病例分为对照组72例,仅采用顺铂进行药物治疗,而实验组的64例则是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行胸腔手术,比较的是两个组治疗前与治疗21天后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以及两个组总的有效率。结果两个组治疗前相关肿瘤标物的含量无差异(P>0.05);21天后实验组中相关肿瘤标物的含量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中总的有效率为41.7%(30/72),实验组中总的有效率为70.3%(45/64),两个组存在着显著的差别(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选用顺铂联合胸腔手术治疗,可以使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以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显著地降低,总的有效率也升高,因此两者联合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是可以在临床中推广的。

  • 标签: 顺铂 胸腔镜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