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58例宫颈上皮内瘤(CIN)的临床病例特点。方法选取近8年我院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患者资料,对患者的病例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宫颈上皮内瘤的临床症状特点、与HV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结果宫颈上皮内瘤无临床症状者居多,占50.0%。白带增多者占18.9%,接触性出血者有9例,外阴瘙痒7例,阴道不规则流血2例。在对CIN分级与HVP感染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HVP感染率与CIN分级呈正比。结论宫颈上皮内瘤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其与HVP感染关系密切,对高危人群定期筛查至关重要。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HVP感染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寻找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方法。方法甲状腺良性结节及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癌的恶性结节各50例,重点分析甲状腺结节的内部回声,形态,边界,大小,有无微钙化,纵横比,血流分布。结果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83.9%,特异性为90.3%,极低回声,边缘不规则及纵横比>1作为鉴别甲状腺癌良恶性结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血液信号丰富,阻力高(RI>0.7)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镜病理活检在上皮内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例上皮内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均采用胃镜病理活检技术,并进行术后病理组织标本检测。对诊断符合率以及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诊断后,胃镜病理活检与手术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差异不显著,胃镜活检对与手术病理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黏膜上皮内瘤患者,可采用胃镜病理活检技术,有利于提升诊断效率,尽快为患者制定可靠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 病理活检 手术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高级别上皮内瘤(HGIN)普通胃镜活检与ESD术后病理诊断常不一致,本研究目的是比较高级别上皮内瘤胃镜活检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诊断准确性以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24名确诊胃高级别上皮瘤形成患者在我院接受ESD治疗。我们回顾性的评估CFB和ESD病理结果特征。结果CFB和ESD样本之间的总体病理结果一致率为58.3%。14例行ESD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与内镜常规活检病理结果一致,14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10例诊断为早期胃癌。癌组织学分型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2例,低分化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1例。结论内镜活检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时,其可能进展为为癌的可能,这部分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 标签: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ESD 普通胃镜活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盘源性腰痛手术和椎间盘退避程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相关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方法从本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为其进行盘源性腰痛手术,组别分类按照椎间盘退程度进行,退程度分级标准根据椎间盘造影Dallas分级和MRI的Pearce分级标准相对应进行,对照组(30例)的退程度需同时符合Dallas分级2级和Pearce分级3级,观察组(30例)的退程度需同时符合Dallas分级3级和Pearce分级4级及以上,比较手术疗效和退程度直接的关系。结果手术完成后,在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显然比观察组低,组间存在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结论椎间盘退程度越高,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进行盘源性腰痛手术的疗效越好,故而在制定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相关治疗方案时,可以将椎间盘退程度作为关键参考依据。

  • 标签: 盘源性腰痛 椎间盘退变程度 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正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复习400例诊刮标本的HE切片,依据宫体上皮性肿瘤和前驱病变分类(WHO2014),找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子宫内膜样腺癌。结果我们发现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43例;不论是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还是复杂性非典型增生都有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检出,分别为(8/273)、(16/81)、(19/46),提高了检出率。结论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为单克隆性病变,组织结构、细胞形态有别于子宫内膜增生,恶性潜能较高。因此,掌握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的病理学诊断要点为临床提供精准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现实意义重大。

  • 标签: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样上皮内瘤变 子宫内膜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合并腰椎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并进行分型研究,以针对不同的型进行优化治疗。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两年间以MRI确诊的172例腰椎间盘退合并腰椎终板骨软骨炎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并进行分型。结果172例患者共累及终板278个,其中累及单个终板18例,累及多个终板154例。Modic分型,其中Ⅰ型退86个,Ⅱ型退147个,Ⅲ型退42个。278个受累终板中,腰1-骶1均有累及。结论在腰椎间盘退合并腰椎终板骨软骨炎诊断中应用MRI效果良好,可清晰显示,较易进行分型,对此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 MRI 分型 腰椎终板骨软骨炎 指导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上皮内瘤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136例宫颈异常妇女,根据随机分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实施宫颈刮片联合阴道镜检查,对照组实施宫颈刮片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宫颈病变检验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级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级+Ⅳ级、Ⅴ级检出阳性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刮片联合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上皮内瘤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检出率,操作方便快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刮片 阴道镜 宫颈癌普查
  • 简介:摘要目的高级别上皮内瘤(HGIN)普通胃镜活检与ESD术后病理诊断常不一致,本研究目的是比较高级别上皮内瘤胃镜活检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诊断准确性以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24名确诊胃高级别上皮瘤形成患者在我院接受ESD治疗。我们回顾性的评估CFB和ESD病理结果特征。结果CFB和ESD样本之间的总体病理结果一致率为58.3%。14例行ESD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与内镜常规活检病理结果一致,14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10例诊断为早期胃癌。癌组织学分型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2例,低分化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1例。结论内镜活检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时,其可能进展为癌,这部分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 标签: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ESD 普通胃镜活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FESS、高渗盐溶液鼻腔冲洗对应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FESS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渗盐溶液鼻腔冲洗。结果两组应性鼻-鼻窦炎患者治疗前窦口周围粘膜IL-2、IFN-r检测值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窦口周围粘膜IL-2、IFN-r检测值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FESS、高渗盐溶液鼻腔冲洗联合治疗应性鼻-鼻窦炎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变应性鼻-鼻窦炎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 高深盐溶液鼻腔冲洗 联合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上皮内瘤内镜活组织检查与内镜切除标本病理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54例择期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胃上皮内瘤患者,均经术前内镜活检病理确诊。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内镜活检病理与切除病理诊断差异性。结果活检病理与切除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0.37%(38/54),差异率为29.63%(16/54)。结论内镜切除病理与内镜活检病理结果存在差异,前者可靠性更佳,是胃上皮内瘤诊疗理想手段。

  • 标签: 胃上皮内瘤变 内镜活检病理 内镜切除标本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孟鲁司特钠对小儿支气管炎哮喘合并应变性鼻炎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探究治疗的有效措施。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小儿支气管炎哮喘合并应变性鼻炎的患者进行讨论分析,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并针对患者的哮喘症状、应性鼻炎症状等进行临床疗效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最大呼气量和呼气流量峰值都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我们也分析了治疗总有效率,即观察组为93%,对照组则为81.4%,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的效果更佳。从不良反应情况上看,观察组也表现出了优势,即发生率为11.6%(5/43),低于对照组的25.6%(11/43),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哮喘合并应变性鼻炎有着良好的改善效用,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得到了患者的肯定。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小儿支气管炎哮喘 应变性鼻炎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就目前而言,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现在人们面对的各种诱惑也是越来越多了,而这些诱惑无疑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在这个时候心理健康研究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到目前为止,心理健康研究有着几大特点,分别是对象多元化、内容丰富化和方法多元化。而从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情况来看,研究的主要对象有独生子女、各个阶段的学生、工作人群、还有大量的网民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对心理健康研究的主要对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同时对我国的心理健康研究的热点以及发展趋势展开研究和论述。

  • 标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热点 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宫颈上皮内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5例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45例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分析患者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在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指标方面,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上皮内瘤治疗中,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均可取的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愈合,可优先使用。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冷刀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性鼻炎常规免疫治疗与冲击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患者依从性。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8月—2017年10月,研究对象50例本院收治的应性鼻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25)、对照组(n=25),给予实验组患者冲击免疫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免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性鼻炎常规免疫治疗与冲击免疫治疗效果明显,但冲击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治疗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冲击免疫治疗 变应性鼻炎 常规免疫治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对我医院2013年至2016年诊疗运营情况的动态趋势进行统计数据汇总和系统性的分析,根据医院运行的现有数据情况对今后运行情况进行预测分析。

  • 标签: 医院诊疗运营 动态趋势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应性鼻炎儿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治疗干预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支气管哮喘控制测量评分、鼻炎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支气管哮喘控制测量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控制测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鼻炎症状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应性鼻炎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支气管哮喘症状及鼻炎症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酮替芬 沙美特罗替卡松 孟鲁司特钠 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儿童应性鼻炎致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及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我院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入院治疗儿童应性鼻炎致慢性咳嗽患者46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在同一治疗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效果,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7例,有效率69.56%,观察组临床效果,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有效率95.6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56%咳嗽3例、鼻塞5例、流鼻涕8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73%咳嗽1例、鼻塞2例、流鼻涕2例,两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布地奈德雾化 儿童变应性鼻炎 慢性咳嗽
  • 简介:摘要目的对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术前术后应用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临床疗效作探讨。方法将纳入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用LEEP刀宫颈锥切术+术后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观察组用LEEP刀宫颈锥切术+术前术后重组2α-2b干扰素栓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相关指标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患者接受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术前术后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的效果更佳。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LEEP刀宫颈锥切术 重组&alpha -2b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番禺区2006—2017年肝吸虫病发病的流行分布特点,为制定肝吸虫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中国疾病疫情监测网番禺区2006—2017年肝吸虫病疫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2017年番禺区共报告肝吸虫病病例15954例,各年依次为827、982、1330、1193、1794、2043、1320、1028、988、1144、1470、1835例,男女比例约为5.71,最小年龄为9个月,最大年龄103岁,平均年龄54岁,报告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31~70岁,占全部病例数的78.57%,报告病例分布主要集中在市桥镇、石基镇、沙湾镇、石楼镇、灵山镇、南村镇6个主要流行镇街报告的肝吸虫病病例数占全区报告总病例数的68.02%。结论虽然番禺区的肝吸虫病报告例数在2012—2015年略有下降,但2006—2017年报告病例数整体趋势还是上升的,因此需要加大力度进一步展开健康教育,特别是31~70岁男性群体中提高对肝吸虫病危害的认识。

  • 标签: 肝吸虫病 疫情分析 趋势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