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展开反向添加疗法+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疗法的效果。方法筛选与随机对照105例因子宫内膜异位、于2014年2月—2016年5月进入我院的患者,52例A组展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疗法,53例B组则联合展开反向添加疗法,给予两组疗效比对。结果52例A组有效率73.08%(38/52),53例B组有效率是96.23%(51/53),(P<0.05)。结论临床救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展开反向添加疗法+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疗法效果突出,可改善转归,值得推荐应用。

  • 标签: FSH值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子宫内膜异位症 CA125值 反向添加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促性腺素释放激素激动联合反向添加疗法的疗效评价分析。方法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于我院行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术后应用GnRHa治疗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是否应用反加疗法将纳入病例分为两组,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疼痛症状、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E2、FSH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加组治疗后E2高于未反加组,FSH水平低于未反加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应用个性化反向添加疗法治疗能显著缓解术后不良反应,疗效与安全性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性腺激素 反向添加疗法
  • 简介:摘要非洛地平缓释片为亲水凝胶性骨架型缓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Ⅱ)为采用单层渗透泵技术的缓释片。在现行检验标准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有效性考察分析-释放度的探索性研究;通过比较不同释放装置、溶出介质中添加表面活性的种类和浓度及溶出介质的pH值等释放参数对非洛地平缓释片释放行为的影响,发现了影响非洛地平缓释片的释放行为的关键释放参数为释放装置1-2。

  • 标签: 非洛地平 释放度 探索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绪释放疗法在临床护士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用本省50名护士通过问卷评估、交流,采用自身对照法来比较情绪释放疗法前后的情绪和工作上的变化。结果情绪释放疗法能帮助护士改善不良情绪,提高工作效率。结论情绪释放疗法是一种可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护士中推广。

  • 标签: 情绪释放疗法 临床护士 应用
  • 简介:摘要全球结核控制的一大阻碍是缺乏准确度高、耗时短的诊断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一种基于人体免疫应答机制的诊断结核杆菌感染的新方法,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拟从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原理、应用现状、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应用价值等方面综述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结核病 &gamma 干扰素释放试验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抑郁联合心境稳定治疗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103例双相障碍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期双相障碍患者给予抗抑郁联合心境稳定治疗方式,治疗时间为56天,治疗有效者(有效组)和痊愈者(痊愈组)进行维持治疗,治疗时间为12个月,对比双相障碍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指标。结果103例双相障碍患者中共有77例患者进入本次维持治疗,经过为期12月的随访治疗,有效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组抑郁发作率、复发时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相障碍患者给予抗抑郁联合心境稳定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病症的复发率,更加适用于急性期治疗痊愈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因此,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抗抑郁剂 心境稳定剂 双相障碍患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导尿管的留置时间。方法对100例剖宫产术后导尿管的留置时间进行临床观察。结果55%(55/100)的产妇对留置导尿管感到不适,术后留置导尿管24h者,拔管后第一次排尿顺利占92.0%(46/50),14%(7/50)拔管后出现膀胱刺激征。术后留置尿管12h者,拔管后第一次排尿顺利占98.0%(49/50),无1例出现膀胱刺激征。结论缩短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能减轻产妇的不适,利于膀胱尽早恢复充盈及排空功能。

  • 标签: 剖宫产 留置尿管
  • 简介:摘要时间生物医学又称生物钟医学(chronobiologicalmedicine),是时间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它与祖国医学的子午流注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几年,随着时间生物学的兴起,国内外对时间生物学与时间医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从中医时间医学相关资料,对时间生物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 标签: 时间生物医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对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卧床24h指导患者下床运动,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卧床12h指导患者下床运动,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6%,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的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缩短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卧床时间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卧床时间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到2016年9月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在标本采集后1h、2h与24h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血糖(GLU)、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等。结果标本放置2h后,GLU、BUN结果变化较大;放置24h后,测试GLU、BUN、TP、ALT与AST都变化较大,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可导致检测误差,为此要积极缩短从采集到检测的时间

  • 标签: 标本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 血糖 尿素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简介:摘要阐述静脉留置针使用现状,归纳了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的影响因素,指出了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研究的不同方法及护理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信息。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外渗。方法选取我院200例采用碘对比注射行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注射碘对比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碘对比外渗发生2例,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碘对比外渗11例,发生率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外渗率和外渗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CT增强扫描 碘对比剂 外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在临床应用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不良反应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并制定预防对策。结果引起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结论中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应高度重视。加强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对比白内障手术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98例病患(共98只眼),同时基于手术时间进行分组,包含术前组、术后一周组与术后1个月组,各组均为98例病患不同时期的调查资料,以上调查资料主要不同手术时间98例病患的泪膜破裂周期情况,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性。结果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泪膜破裂周期对比方面,其中术后1个月组的泪膜破裂周期要显著少于术后一周组与术前组,三组数据呈现出依次递减的关系,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膜破裂周期会因为白内障手术而受到影响,而且普遍病患在手术后泪膜破裂周期出现显著减少,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泪膜破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固定排便时间对于改善便秘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及干预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通便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排便时间的管理,为期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缓解情况的差异,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χ2检验或t检验)。结果对照组60例便秘患者有43例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71.6%,干预组58例便秘患者有51例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7.9%,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便秘患者进行固定排便时间的管理,能有效改善便秘症状,且方便易行,无副作用。

  • 标签: 便秘 排便时间 改善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时间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11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时间护理模式,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为30±13.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43±16.2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观察组的评分为93±24.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评分76±16.4分,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病死率为4.3%,低于对照组的病死率7.2%,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时间护理 脑卒中 应用价值 生活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对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1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15.6±4.3)ml,手术时间为(39.6±4.5)min,下床活动时间为(24.38±2.61)h,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5.26±6.42)h,住院时间为(4.2±0.3)d,并发症发生率为1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其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急性胆囊炎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下床活动时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绪释放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病人血清炎症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5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两组病人均实施护理常规,研究组还实施情绪释放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护理之前与护理8周后焦虑情绪(SAS)评分、抑郁情绪(SDS)评分以及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水平。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病人SAS分、SDS分以及hs-CRP、IL-6、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病人实施情绪释放护理,可明显促进病人焦虑与抑郁情绪改善,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情绪释放 炎症标志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对不同心功能状态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不同心功能状态患者对比肾病的发病率差异。方法收录354例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冠心病患者,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三组(心功能Ⅰ-Ⅱ级为1组,心功能Ⅲ级为2组,心功能Ⅳ级为3组);观察对比碘普罗胺注射液对三组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1]术前基础血肌酐比较,三组无统计学差异,P=0.49;[2]术后48-72小时血肌酐,2﹑3组与1组比较,3组与2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3]组内比较1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肾功能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2组和3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肾功能明显下降,P<0.001。[4]以血肌酐升高≥44.2μmol/L为标准,对比肾病发生18例(发病率5.1%),其中1组0例,2组6例(发病率6.7%),3组12例(发病率9.8%),P<0.01;以血肌酐升高大于基础肌酐25%为标准,对比肾病发生71例(发病率20.2%),其中1组11例(10.4%),2组16例(发病率12.6%),3组44例(发病率36.1%),P<0.01。结论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即心功能的下降,对比对肾功能的影响越显著,对比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心功能分级 心力衰竭 对比剂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