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在临床护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护士谈吐优雅,举止端庄能够为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理解、耐心显得尤为重要,培养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在护理中以患者为中心,树立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与患者沟通时讲究技巧,能够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患关系 沟通 护理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围手术期医患沟通技巧。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n=100)与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常规沟通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人文关怀的分阶段重点沟通模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舒适度得分明显上升且高于对照组的舒适度得分(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的分阶段重点沟通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就医舒适度与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外科 围手术期 医患沟通
  • 简介:摘要源认知是指对信息所携带意义的根源性认知,并能对个体内在状态进行调节的潜在“觉知者”。本文认为催眠是源认知沟通的独特形式,不同层次的言语暗示能引起众多心理现象的显著变化,催眠暗示涉及元认知与社会认知,是一种被广泛用作研究有关人类意识的基础科学问题,同时也是治疗一系列症状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文尝试在理解催眠基本概念与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统摄催眠基本因素的源认知概念,从更为整体的角度整合催眠理论争议的同时,对催眠理论及应用的未来方向给予展望。

  • 标签: 源认知 源认知沟通 催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患者实施优化护患沟通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急诊所收治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5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实验组行优化护患沟通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依从性。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业务、健康教育、服务态度、交流沟通、护理及时性满意度评分较高,实验组急诊护理依从性(94.00%)与参照组(74.00%)相比较高,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患者实施优化护患沟通护理方式,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护患沟通 急诊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患沟通在心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50例以及观察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通方式,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对两组患者对于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49/50)9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本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43/50)86.0%,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应该注意加强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病史以及病情发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加强沟通交流,缓解患者不安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制定康复计划,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心内科 护患沟通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05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肢体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患儿依从性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提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肢体语言沟通 小儿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反思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经验和失误,对实习生带教中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与评价进行思考,制定可行的评价方式。方法对肝胆外科临床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失误进行思考与总结。结果肝胆外科临床带教中对实习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相对系统的评价标准。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对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制定相对系统、完善的评价标准。

  • 标签: 肝胆外科 实习生 医患沟通能力 培养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自然分娩初产妇采用强化沟通模式对其分娩应激表现及产程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所纳228例样本均选自近两年(2016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妇产科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行常规沟通模式的对照组114例和采纳强化沟通模式的实验组114例,参评两组SAS、SDS分值、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两组干预前SAS、SDS分值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测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为P<0.05。结论将强化沟通模式应用于初产妇的自然分娩中,可有效改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分娩应激,缩短产程的同时减少产后阴道出血量,可予优先选择。

  • 标签: 沟通模式 强化 分娩应激表现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校医院门诊护理中护患沟通的必要性。方法选取高校医院门诊患者60例(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加强护患沟通的观察组,观察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护患纠纷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高校医院门诊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在护理满意度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医院门诊 护理 护患沟通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抛硬币分组法将我院接收的103例精神病患者分成A组(n=52例)和B组(n=51例),B组为常规护理组,A组则为语言沟通联合心理护理,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精神状态的改善效果。结果A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况的改善显著优于B组,而A组护理后的满意度98.08%显著高于B组护理后的满意度86.27%(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施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患者经过护理后精神状态恢复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 标签: 语言沟通 心理护理 精神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对产妇分娩应激表现及产程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82例足月初产妇,均采用自然分娩方式。双盲法纳入分组,即观察组(强化沟通环节,n=41)和对照组(常规指导,n=41),对比两组产妇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激表现(VAS疼痛评分、SAS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强化沟通,对初产妇分娩具有重要帮助,可降低应激表现,缩短产程,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助产士 沟通模式 产妇 分娩应激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技术治疗痔疮术前医护一体化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14例痔疮治疗患者采取CICARE沟通模式行术前访视,应用CICARE沟通程序对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治疗痔疮的病人进行术前访视,比较应用CICARE沟通模式前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情况。结果应用CICARE沟通模式访视前后患者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CARE沟通模式使术前访视更加规范,有效,可以降低手术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了手术应对能力,达到治疗性沟通的目的。

  • 标签: CICARE沟通模式 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 医护一体化术前访视 治疗性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