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大学新生的应付方式,帮助新生积极适应入学后的应激性环境。方法采用《简易应付方式问卷》。对700名大学新生进行应付方式的调查研究。结果大学新生对应激性事件已较为冷静和理智,更多地选择“积极”的应付方式;在“积极”维度上,男女新生之间无显着的性别差异。在“消极”维度上,男女新生之间有显着的性别差异。其中女生比男生更消极;在“经常采取”的“积极”与“消极”应付方式维度上,男女生之间没有显着性别差异。但男生和女生“经常采取”的“积极”应付方式频率显着高于“消极”应付方式频率。结论大学新生已具备了积极面对和应付生活、学习中应激性事件的能力。但是存在某些消极的心态,应注重大学新生入学时的环境适应及心理健康教育。

  • 标签: 大学新生 应付方式 应激性环境 调查 积极应付方式 消极应付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师专学生自尊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应付方式量表(肖计划)对1126名革师专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自尊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种应付方式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师专学生的自尊和应付方式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师专学生 应付方式 自尊量表 SES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应付方式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抑郁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显着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呈显著正相关;高抑郁组与低抑郁组被试在各应付因子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自责、解决问题、退避二因子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封抑郁有较高的预测性;在解决问题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合理化因子和抑郁量表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解决问题因子上,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在退避因子上,理科生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生。结论大学生应付方式与抑郁关系密切。学校教育应引导学生采取积极的应付方式来缓解抑郁情绪,增进健康。

  • 标签: 大学生 应付方式 抑郁症状 心理卫生
  • 简介:目的研究军校大学生应付方式与地方大学生的差异。方法应用应付方式问卷测查了659名大学生,军校及地方分别为337名和322名。结果军校与地方大学生的应付方式相比,在自责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地方大学生比军校大学生更多的选择自责这种应付方式。不同年级的军校和地方大学生在应付方式的选择上都有显著性差异。不论是军校还是地方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应付方式均趋于成熟.结论军校与地方大学生的环境、年级不同,所采取的应付方式也不同。

  • 标签: 军校 地方大学 应付方式 心理卫生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会机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0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实施治疗性沟通护理,每周1次,每次60min,持续6周。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应付机制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消极应付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观察组消极应付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积极应付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上升(P<0.01)。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治疗性沟通护理,能有效增强患者的积极应付能力,大大降低消极应付机制。

  • 标签: 治疗性沟通 抑郁症 积极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心理控制源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门诊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有焦虑症的42例患者,对其进行心理CT测量,分析心理控制源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测量后,患者的焦虑总分为61~82分,平均焦虑总分为(71.2±8.1)分;焦虑症患者心理控制源主要是机遇,应付方式主要是幻想,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性,成熟型应付方式在机遇的负向预测效果显著(P<0.01),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在有势力他人和机遇的正向预测效果显著(P<0.01),混合型应付方式的正向预测效果在有势力他人、机遇和内控性的正向预测效果显著(P<0.01)。结论当焦虑患者面对应激事件时偏向于较为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这和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

  • 标签: 焦虑症 心理控制源 应付方式 研究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心理应付方式。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对41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和41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合理化、求助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22,2.72P<0.01),解决问题因子分低于对照组(t=2.07P<0.05);自责、幻想因子分高于对照组(t=2.46,2.30P<0.05),退避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12P<0.01)。结论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心理应付方式严重不良。

  • 标签: 功能性胃肠病 应付方式
  • 简介:社交焦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人的心理及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个人评价在社交焦虑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消极的个人评价及消极的应付方式会造成社交焦虑的恶性循环。调查说明,中医药大学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个人评价是影响社交焦虑的一个较重要的因素.而且社交焦虑者的应付方式有一定程度的消极倾向,有采取“退避”、“自责”、“幻想”、“合理化”的倾向。

  • 标签: 大学生 社交焦虑 应付方式 学习能力 身体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层次的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自评量表和肖计划等编译的应付方式问卷对泸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卫校本科、专科、中专共326名实习护生进行测评。结果不同层次的实习护生应付方式无明显差异,多采用成熟型的应付方式,使用成熟型应付方式的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使用不成熟型应付方式的护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使用混合型应付方式的护生心理健康水平介于成熟型和不成熟型之间。结论使用不同类型应付方式的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护理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护生应付方式的指导,预防心理疾患,保持心理健康。

  • 标签: 护生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卫生 适应An investigation study on the due way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