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不仅局限于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出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应以“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通过建立全新的、贯穿高职教育全过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委员会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 标签: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实习考核是考查实习生在科室实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护理实习生在科室实习的主要手段。严格考核是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护理实习生实习质量的关键。我科在原有的理论加操作的考核模式上加以改革,采取出科整体考核模式,从思想纪律、人文修养、综合能力、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方面全面地考核护生的综合情况。

  • 标签: 整体考核 护理实习 产科
  • 简介:摘要早期临床教学(earlyclinicalexposure)已成为国际医学教育的新趋势。为满足医学教育新时期对医学生的创新性与主动性培养的要求,我校对医学生临床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探索并实施全新的早期临床教学模式。新型教育模式使医学生能早期接触病人,提高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与患者交流的能力和临床技能水平。

  • 标签: 早期接触临床 观摩 反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公立医院医药管理体制改革情况及发展思路。方法在2016年3月-2016年5月间,对我国一些公立医院进行具体随机抽样,选取26家公立医院,对其医务工作者与领导进行抽样、结构型访谈,分析具体执行情况。结果男性484名(45.8%),女性572名(54.2%),对改革的总满意度为83.2%;基本内容清楚为68.0%;9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进行进一步深化革新。结论面对当前的医药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按照公益性、社会效益的总原则,实施资源优化整合,以病人为本,在服务的各个层面提升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并规范用药检查、医疗行为,因时因院制宜,使改革向着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 标签: 公立医院 医药管理 体制改革
  • 简介:关于儿童期的界定,生理学界大致有4种看法:始于出生时、始于概念(怀孕母亲对儿童的概念)、始于胎动初觉、始于婴儿期结束后。广义的界定,泛指法定成人年龄以下;心理学界将下限界定在儿童期或少年期[1]。教育辞典、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则指出儿童期一般为6~12岁之间,又称学龄初期或小学期。由此可见,儿童期广义上是个体从出生到青春期,狭义上指6~12岁之间。

  • 标签: 教育辞典 人格教育 童期 西方心理学 理学界 元认知意识
  • 简介:摘要目前的口腔医学技术教育还未完全摆脱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教育模式的束缚,教学组织没有很好地突出口腔医学技术教育的特点。临床医学的内科学、外科学、生理、药理、生化和口腔基础学科如口腔颌面外科等,学生学的理论面广而不精,就业后几乎用不到,并且学生在校时间仅有两年,时间、精力有限,难以对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基础学科的内容消化吸收,但学生却需要花大量时间学习临床医学的课程和口腔医学基础课程,使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实践技能、理论素质等方面学时被极大压缩,而口腔技术专业对口的就业单位为义齿加工企业,因此存在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矛盾,为此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以期二者更加协调一致。

  • 标签: 高职 口腔医学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4年10月,上林县先试行医疗卫生服务县乡一体化改革,积极探索医疗改革新路子,全面实施医疗卫生服务县乡一体化改革,将会有力推进我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县乡一体化 医疗卫生服务 改革 发展
  • 简介:摘要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研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对本校医学相关专业机能学实验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进一步提出教学改革方案,以适应现代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

  • 标签: 医学相关专业 机能学实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应用型本科药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为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构建“4+2”的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程群、加强实践教学,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结果与结论随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变化发展、学校转型发展的需求,笔者对地方性应用型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向、原则、课程体系的修改进行了探索和分析,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创业创新素质的培养,建立了满足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要求的培养方案新模式。

  • 标签: 应用型 改革 药学专业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的住院健康教育。方法通过我院9年间住院产妇的健康教育情况,总结住院产妇不同于其他住院病人的需求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结果住院产妇对育儿知识,饮食营养,产褥期卫生及产后康复等知识需求迫切。结论在常规的住院健康教育之外,对产妇进行育儿知识、母乳喂养、饮食营养、产褥期卫生及保健等方面教育,有利于产妇身体康复,促进家庭和谐。

  • 标签: 住院产妇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将护理技能竞赛引入护生临床教学中,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提高护生操作的规范性,以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方法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开展护理操作技能竞赛,并评出名次给予奖励。结果护生操作技能竞赛成绩均在95分以上;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护生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习期间举办操作技能竞赛可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加强操作的规范性,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新护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技能竞赛 实践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二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疾病的本质,作为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若是能够将二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主要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

  • 标签: 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实验教学改革 整合
  • 简介:摘要研究和探索妇科围手术期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接收的122例妇科手术患者,针对性地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观察临床护理效果。妇科围手术期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伤口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妇科 围术期
  • 简介:摘要针灸推拿专业是我国传统医学当中一门特色学科,在开展该专业相关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打好相关的专业基础,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具备丰富的人体解剖知识,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完善的人体解剖学知识,是提升其实践操作技能的关键所在,本文就结合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的实际特点,对其针灸推拿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思路予以简单分析。

  • 标签: 高职高专 针灸推拿 人体解剖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设备飞速发展,对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实践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医学影像设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内容更新快,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存在比较大难度,因此就要求任课教师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改进实践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为社会培养有能力、高素养的优质人才。

  • 标签: 医学影像设备学 实践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以模块为基础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新教学法应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对高职护生护士核心胜任力的培养效果。方法将某高职院校二年级上高职护理专业A班学生49人和B班学生48人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用模块为基础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新教学法,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对学生采取多元化的考核。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操作技能得分和护理核心胜任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模块为基础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新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护理核心胜任力。

  • 标签: 护士核心胜任力 妇产科护理学 教学方法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小儿腹泻病的护理及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了解其影响程度,为临床治疗、护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对住院患儿进行科学护理及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干预,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家长对喂养方式知晓率,抗生素控制率有所提高。结论改变家长对小儿腹泻病的认识,对防治该病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腹泻病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湿疹的发病原因,探讨其健康教育的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湿疹患儿30例,调查其发病原因,对患儿进行基础治疗,同时对其家长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其家长对小儿湿疹的认知程度。结果本组患儿总有效率达到了93.33%,且患儿家长对小儿湿疹的认知程度明显优于接受健康教育前。结论对湿疹患儿家长进行湿疹知识的宣教、饮食指导、生活护理和皮肤护理等,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小儿湿疹 原因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急诊留观患者健康教育的进展,提高健康教育在急诊留观患者运用管理水平。方法广泛收集急诊留观患者健康教育资料,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急诊留观患者健康教育具体措施进行进行研究。结果急诊留观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由于病患对疾病和治疗方式缺乏一定的了解,这一阶段采取必要的健康教育措施,对提高疾病治疗满意度,缓解病患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急诊留观患者健康教育过程当中要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建立和保持医护人员与患者关系的良好、引导家属与急诊留观患者的沟通、加大治疗方式知识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病室氛围、减轻急诊留观患者经济负担、加强病因知识的宣传教育

  • 标签: 急诊留观患者 健康教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