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次住院治疗所产生的心理焦虑与恐惧,以及长期服药对药物依赖性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治疗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39~81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指导,实验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指导外,再进行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比较,80例心衰患者中,实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减少了患者的消极,恐惧等负面情绪,降低了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P<0.05)结论经过有效的医患沟通,正确的心理疏导,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心理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艾灸疗法作为一种易学、易操作的中医疗法,其有温煦阳气、温通气血、温经散寒的功效。艾灸的中医治疗作用机理和心衰病的中医治疗机理十分相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抗心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艾灸治疗,已在医学理论和临床试验及临床经验等方面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但在目前的临床应用中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临床医师对艾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视不足,普及度不高,心衰患者知晓率低,科研与临床脱节等。

  • 标签: 艾灸 慢性心力衰竭 机制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是指在足够的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以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近年来,对心力衰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日益深入。目前这些机制主要包括有神经体液机制、细胞因子、细胞凋亡等,详细地了解这些发病机制,可为临床上更好的治疗心力衰竭以及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心力衰竭 病理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7例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对照组32例治疗期间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35例治疗期间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SDS评分状况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优质护理效果较好,能有效减轻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患者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临床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及用药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临床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好转37例,无效2例,死亡1例。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措施,呼吸困难症状减轻,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水肿基本消失。患者焦虑减轻,治疗疾病的信心增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的优质护理,显效13例,占61.90%,有效7例,占33.33%,无效1例,占4.76%,总有效率为95.24%。结论经过优质的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率较高,患者预后较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23/3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HR、SBP、DBP、SV、CO均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小均能耐受。结论氨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氯沙坦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经我院精心治疗及护理工作,36例患者病情均明显缓解,心功能平稳后均好转出院。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易反复发作,改善症状,缓解病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蚓激酶联合地高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地高辛治疗,实验组加用蚓激酶治疗,两组的治疗疗程同为12周,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分析其改善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水肿、憋气、头晕、咳嗽、心慌、尿少、气短等临床症状上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两组间进行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蚓激酶联合地高辛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应症状,疗效较好。

  • 标签: 蚓激酶 地高辛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急诊科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2)与实验组(n=32),将实行院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综合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对比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表示有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急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急诊 慢性充血性 心力衰竭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主要为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辅助治疗。疗程2周,然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SD、LVEDD以及LVEF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VESD、LVEDD及LVEF改善效果更好,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卡尼汀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指标,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左卡尼汀 疗效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9例,对其进行内科治疗。结果经我院的精心治疗后,62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结论内科治疗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对病情起到很好的疗效。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内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舒张期心力衰竭(DHF对)和收缩期心力衰竭(SHF观)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3例,舒张期心力衰竭患者)和对照组(43例,收缩期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同一型号的型超声诊断仪进行相关检查,对最终结果进行对比和探讨。结果观察组IVS、LVPW、LAD、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Dd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NS低于观察组,观察组TNF-2α为(3037±707)ng/L、IL-6为(2.41±0.81)ng/L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病情更为严重、复杂,临床中更要加强对该类型患者严谨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舒张期心力衰竭 收缩期心力衰竭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药物治疗中应用中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各30例,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LVEF和NYHA分级均差异显著,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中总体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心率、降低心肌氧耗,有效改善心功能。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剂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规范化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20例采取常规药学干预方法及随访,为对照组;另2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入院时、住院时、出院前及出院后每个月均按评估-制定方案-干预-再评估循环的流程进行干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疾病知识知晓度、用药依从性、再入院率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的疾病知识知晓度“好”占72.8%,高于对照组43.2%(P<0.05);研究组的用药依从性“好”占86.0%,高于对照组49.0%(P<0.05)。研究组的再入院率明显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CHF的危害大,规范化干预治疗显得必要且重要。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规范化干预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患者。A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B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首先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然后将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0%;B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护理工作满意度为72.5%,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快更好的为患者稳定病情,同时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综合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肾综合征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7月入院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肾综合征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30人。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基础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15天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肾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的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疾病的恢复。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肾综合征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4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心脏超声检查和6min步行距离进行分析,评价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患者心功能的变化和用药前后静息心率的变化改善显著。结论对慢性心衰Ⅱ、Ⅲ级患者,病情稳定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及住院率。

  • 标签: &beta 受体阻滞剂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