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的价值评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的价值评定

王艳董白石聂辉赵艳芳唐淑艳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脑血管医院黑龙江大庆163113)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患者。A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B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首先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然后将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0%;B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护理工作满意度为72.5%,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快更好的为患者稳定病情,同时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综合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6-0251-02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何侧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左心衰竭最常见。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是由于左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肿[1];而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是由于右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体循环静脉瘀血和水钠潴留,在发生左心衰竭后,右心也常相继发生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全心衰竭,出现右心衰竭时,左心衰竭症状可有所减轻[2]。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上腹部胀满等情况,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3],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工作来稳定病情,提升治疗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比实验来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探究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患者。A组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最小的42岁,年龄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58.3±3.8)岁。B组中,男21例,女19例;患者年龄最小的43岁,年龄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58.6±3.5)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实验分析。

1.2方法

A组:给予综合护理。基础护理:临床护士每天日常中需要进行的工作,除了简单的病房整理、铺床、打针、导尿等护理操作,还要在精神、环境、用药等方面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精神上的安抚,保证病房的舒适整洁,日常重要减少噪音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建立一个安静的修养环境。在患者的病房中走动时要注意说话、走路等轻和安静,保障患者的日常作息。心理护理:要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常用的方法是要对患者的心理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不仅是从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言谈等中出发,还要从患者的家属朋友等方面来进行侧面的了解。在对患者的心理信息有了可观的了解后,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来进行相关辅导,降低患者对病情的恐惧和消极情绪。针对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造成患者的心理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用药护理:护士不仅仅是将患者的药物送到病床边,还要对每种药物所发挥的作用、有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每次应服用的剂量等有全方位的了解。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用药加以监督和提醒,剂量需要严格控制的药物也要多多对患者加以提醒。B组仅给予常规护理。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记录各组中出现不良事件的病例数,然后将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来进行统计学对比;②护理满意度: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由患者自行进行选择,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各项观察内容均以数据的形式来进行统计,然后对应使用(%)来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统计完成后,将其输入SPSS20.0[4]软件中去,再分别对两组的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则进行t值检验,分析对比的结果。若P>0.05,无统计学意义;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A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一共有3例,占7.5%;B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一共有10例,占25.0%;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840;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导致疾病出现的原因也较多,前负荷过重心室舒张回流的血量过多,如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均可使左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导致左心衰竭;后负荷过重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或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使左心室收缩期负荷加重,可导致左心衰竭,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流出道梗阻,使右心室收缩期负荷加重,可导致右心衰竭[6]。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食用低热量、低盐、富含维生素、易于消化、不易产气的食物。如果缺钾可食用含钾高的海带、紫菜、瘦肉、橘子等。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C有利于保护心肌。少吃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不吃腌制食品,最好不吃用碱或小苏打制作的食品。在本次研究中,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比实验来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根据实验观察的结果,采用综合护理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0%,护理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快更好的为患者稳定病情,同时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庞玉华,杨艳.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3(20):120-123.

[2]王昭昭,沈小清,周舸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的综合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4,29(09):24-25.

[3]孙东梅.综合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137-138.

[4]吕珍珍.综合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4):220-220.

[5]乔宏,焦坤,李楠等.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