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阿司匹林所致胃肠粘膜损伤的干预意义。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月就诊的100例阿司匹林用药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组1和组2。组1用药期间行常规护理;组2行预防性护理。比较(1)用药护理满意度;(2)胃肠粘膜损伤发生率;(3)干预前和干预后病人生理、情感等生活质量因子的差异。结果(1)组2对比组1用药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2)组2对比组1胃肠粘膜损伤发生率更低,P<0.05;(3)干预前两组生理、情感等生活质量因子相似,P>0.05;干预后组2对比组1生理、情感等生活质量因子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在阿司匹林用药过程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可确保用药安全,减少胃肠粘膜损伤发生,促进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阿司匹林 胃肠粘膜损伤 干预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8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显著的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优质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妇产后采用护理干预对其盆底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07月—2018年07月我院接收的产后接受盆底功能康复护理的产妇106例,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各53例,其中常规护理的产妇,定义为常规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产妇,定义为研究组,比较其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情况,分析其盆底肌力。结果研究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常规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盆底肌力评估结果,优于常规组盆底肌力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护理中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护理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盆底功能 康复训练 阴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肛肠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肛肠手术的132例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一般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实施肛肠手术的患者在一般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其焦虑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肛肠手术 焦虑心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在心脏支架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过去在我院接受心脏支架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对冠心病心脏支架手术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内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显著(P<0.05);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冠心病心脏支架手术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心脏支架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支架手术 围手术期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的心理情绪改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眼外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92例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在围术期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量表(SAS)、抑郁自量表(SDS)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情绪,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本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调查,本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6.7%。结论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中,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促进患者康复,且可提升护理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护理干预 心理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烧伤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8年2月的80例烧伤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烧伤外科护理安全因素,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结果80例烧伤外科患者护理中,未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结论针对影响烧伤外科护理安全因素,应优化服务流程、合理排班、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

  • 标签: 烧伤外科 护理安全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对临床抗生素用药的作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参照依据。方法抽取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为研究时间段。我院于2015年1月起对临床抗生素使用进行药学干预,比较两个时间段内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抗生素使用率显著下降、抗生素单独使用率显著升高、抗生素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实施药学干预抗生素使用疗程和费用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临床应用抗生素经药学干预,能够提高抗生素合理应用、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用药费用。

  • 标签: 药学 干预 抗生素 用药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为了预防产妇产后抑郁症的产生,首先要弄清楚产生抑郁症的原因,然后从根本上“对症下药”,消除产妇的心结。本文列出并分析了产妇产生抑郁症的原因,并给出了具体的干预措施。既在前人的基础上丰富了这方面的内容,而且措施上更为具体详尽,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 标签: 产后 抑郁症 护理 干预
  • 简介: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与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所造成的灾难相伴.灾难不仅破坏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人类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还会导致受灾人群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精神疾病.因此,改变我国目前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灾难管理模式和灾后救助方式,已经迫在眉睫。只有学习国外的灾难管理理念,将灾难纳入政府危机管理,建立灾难预警系统和应急预案,充分发挥危机干预在灾难发生之前的预防干预作用;灾难发生之时的应急干预作用;灾难发生之后的心理干预作用,重视对受灾人群的心理援助,才能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防止社会心理失控,提升社会抗灾能力,维持经济稳定发展。

  • 标签: 灾难 危机管理 危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眼外伤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眼外伤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择的9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48例,对对照组中的48例眼外伤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眼外伤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观察组中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患儿的病情好转情况优于只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中的患儿;观察组中患儿及患儿家属对综合护理干预的满意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70.8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眼外伤患儿进行护理后有利于患儿的康复,获得了患儿父母的一致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童眼外伤 常规护理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与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风险因素达标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继发癫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运动能力、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继发癫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卒中继发癫痫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干预的意义,为临床治疗和相关研究做出参考。方法选取我单位收治的102例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1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患者的心率、血压、躁动情况和手术前后焦虑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全麻苏醒期心率、血压情况、手术前后焦虑情况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方法治疗全麻苏醒期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对患者的心理干预积极积极较强,在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即患者的心率、血压、躁动情况和手术前后焦虑情况方面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水平,值得进行推广研究。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护理干预 全麻苏醒期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干预价值。方法纳入的患者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的83例ICU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普通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普通护理组实施一般护理对策;心理护理组在普通护理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1)ICU护理满意度;(2)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差异。结果(1)心理护理组对比普通护理组ICU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2)干预前两组焦虑和抑郁情绪相似,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对比普通护理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干预价值高,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其护理满意水平,值得借鉴。

  • 标签: 护理干预 ICU患者 焦虑 抑郁 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干预价值。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慢阻肺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综合组。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实施综合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1)肺功能优良率;(2)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差异;(3)半年复发率。结果(1)综合组患者肺功能优良率显著比普通组高,P<0.05;(2)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相似,P>0.05;干预后综合组较之普通组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3)综合组半年复发率显著比普通组低,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实施综合化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干预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慢阻肺患者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干预在自杀未遂者干预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室救治的自杀未遂者136例,并通过情绪稳定性量表、WHO健康量表以及BECK抑郁自评量表等综合评估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8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社会心理干预。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量表、心理健康问卷以及应付方式问卷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健康各项因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应付方式各项目评分改善情况明显(P<0.05)。结论应用社会心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方法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消除其负面情绪,促进其心理健康。

  • 标签: 自杀未遂者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租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予采用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改善疼痛的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最大限度的改善了肿瘤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可有效缓解癌性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肿瘤 疼痛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的护理措施在预防接种中的重要性。方法计划在预防接种中各个环节的护理措施,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达到预防接种应有的预防效果。结果系统护理干预减少或杜绝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1,提高预防接种安全性。结论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 标签: 预防 护理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