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部烧伤创面早期手术痂、植皮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到2010年6月收治的关节部烧伤患者20例,创面于烧伤后早期行滚轴取皮刀削除坏死组织,移植整张中厚皮片,术后固定于关节的功能部位,一周后逐渐开始康复训练。结果所有植皮患者,术后植皮成活良好,植皮成活率达100%;随访3个月-1年,17例患者烧伤关节外形、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痊愈),痊愈率85%;2例出现轻度瘢痕增生,但关节活动不受限(显效);1例肘关节烧伤患者出现轻度瘢痕增生,且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有效);未出现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甚至畸形患者。结论早期手术痂植皮,及术后正确的固定和功能康复训练,可减轻烧伤部位的瘢痕增生,减少关节功能部位活动障碍发生。

  • 标签: 关节 削痂植皮 早期 烧伤
  • 简介:目的探讨弱智儿童的数字译码及划动作的速度与准确性.方法采用数字-符号匹配及划消测验,将所得结果与正常儿童的结果追行比较。弱智儿童被试24人,年龄9-13岁,平均年龄11.4岁,智商(IQ)38—67,平均智商52.5。智商正常儿童24人,年龄9-12岁,平均10.5岁。结果无论是数字译码或是划动作测验,在速度与准确性上弱智儿童均明显较之正常儿童为低。结论儿童智力的缺陷或低下会明显影响其低级心理过程.

  • 标签: 弱智儿童 动作速度 数字 正常儿童 儿童智力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分析新型药微球栓塞治疗与传统碘剂栓塞治疗晚期肝癌介入术在临床护理中异同点,具体观察,对比术后并发症,改进护理方式,配合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出院动态随访,发现问题早期干预指导,促进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载药微球 肝癌介入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两种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7年9月—2018年3月本中心60例行D-TACE治疗的HCC患者,根据载药微球种类将其分为A组(30例,DCBead)和B组(30例,CalliSpheres)。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甲胎蛋白(AFP)及影像学变化,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患者1月,A组疾病缓解率为70%,疾病控制率为90%,B组疾病缓解率为73.3%,疾病控制率为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FP均较术前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发热、恶心呕吐、腹痛为主,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两种药微球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载药微球 经导管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CalliSpheres药微球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肝癌患者应用国产药微球治疗,回顾性分析术前及随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6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随访时间为1月,术后1月的疾病缓解率(CR+PR)分别为80%,疾病控制率(CR+PR+SD)分别为95%。术后AF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以发热、腹痛等栓塞综合征为主。结论国产CalliSpheres药微球治疗肝癌是安全有效的,远期疗效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国产CalliSpheres载药微球 经导管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妇血清乳汁HBV-DNA量及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选我院的2014年10月—2015年10月HBV携带的孕妇108例进行研究。分为两组,检查两组乳汁、血清中的HBV-DNA量、婴儿感染率。结果研究组乳汁阳性率和含量均低于血清阳性率和含量(P<0.05)。参照组的乳汁阳性率和含量均低于血清阳性率和含量(P<0.05)。两组间乳汁、血清阳性率和含量、HBV感染率对比不显著(P>0.05)。结论乳汁HBV含量低于血清,采用母乳喂养不会造成婴儿感染率升高。

  • 标签: 血清乳汁 HBV-DNA载量 母乳喂养
  • 简介: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量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常见模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和荧光定量PCR255例患者,统计HBV–DNA检测含量值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的HBV–M模式值,进行对比。结果53例大三阳标本中,HBV–DNA阳性47例平均拷贝数为2.25×107/ml;在7例HBsAg、HBeAg标志物阳性的标本中,HBVDNA阳性5例,平均拷贝数5.40×106/ml;在57例小三阳标本中,HBV-DNA阳性者为24例,平均拷贝数为7.69×10/ml;而在122例HBV-M标志物全阴性的标本中,仍有3例检出HBV-DNA阳性,平均拷贝数为4.54×10/ml。结论在各种HBV标志物模式中,以HBeAg阳性者的病毒复制水平最高,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量可表达HBV感染和复制状态。

  • 标签: HBV-DNA载量 荧光定量PCR HBV &ndash M模式 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病毒量乙肝孕妇孕期口服替诺福韦的安全性评价和远期影响。方法取我院高病毒量乙肝孕妇5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替诺福韦)与对照组(拉米夫定)各27例,评价两组分娩前后血清HBV-DNA、血清HBsAg阳性率与药物安全性。结果两组分娩前血清HBV-DNA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分娩后血清HBV-DNA水平低,血清HBsAg阳性率也低,药物安全性高,P<0.05。结论高病毒量乙肝孕妇孕期口服替诺福韦药物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加以有效阻断,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高病毒载量 乙肝孕妇 替诺福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亢治疗后并发甲的临床治疗分析、特点。方法从本院中提取自2007年1月—2017年12月的60例甲亢患者的具体资料,然后根据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硫尿嘧啶,另外一种是碘131治疗,统计其并发甲状况后,从而对治疗的方法和并发症情况和各种甲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经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后经随访、分析,发现硫尿嘧啶组并发的甲患者有5例,而用碘131治疗组的并发甲患者情况有9例,可见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尿嘧啶治疗组所出现的甲有4例,亚临床甲有2例;碘131组临床甲出现6例,亚临床甲出现的则为3例,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硫尿嘧啶过甲亢后,两组的临床症状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没有出现出血、喉返神经损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症状。且手术在实施过程中既简单、也方便,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甲亢 并发甲减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截石位在输尿管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经尿道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实验组采用低截石位,观察两组患者体位摆放前后血压、心率;手术医生进镜时间及医生满意度;术后24h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体位摆放前后心率、血压变化较小;医生进镜时间缩短、对体位满意度高;患者术后下肢麻木与疼痛例数减少,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截石位的应用能减轻患者因体位安置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减少输尿管成角、缩短输尿管进镜时间、方便术者操作,增加患者舒适度的同时,又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体位护理 输尿管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分期及组织分化的宫颈癌患者HPV病毒量与不同治疗方案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1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分期把81例患者分成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放疗、根治性放疗与增敏化疗3个组,取患者入院时与治疗后的宫颈分泌物经HCⅡ法对HPV病毒量进行分析。结果81例患者HPV感染率达98.76%,治疗后检测HPV感染率51.85%。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HPV病毒量有明显差异,高分化和中分化HPV病毒量无明显差异,高分化和中分化与低分化对比差异显著;结论不同分期及组织分化宫颈癌患者分期越高,组织分化越低,影响患者HPV病毒量就越高,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根治性手术和联合放化疗均可以降低患者HPV病毒量,检测患者HPV量也是筛查宫颈癌和追踪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和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分期 组织分化 宫颈癌 HPV病毒载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甲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甲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好转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甲患者临床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相关症状,促进患者病情好转,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甲减患者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酯治疗高病毒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病毒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使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治疗后HBVDN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诺福韦酯在HBV-DNA方面优于恩替卡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替诺福韦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影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X线造影与数字化X线影诊断,观察与记录不同方法对于骨折的发现情况。结果在100例患者中,常规X线造影显示骨折92例,而数字化X线影显示骨折100例,为此数字化X线影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X线影技术诊断肋骨骨折具有很好的显示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数字化X线减影 肋骨骨折 常规X线造影 显示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研究碘131治疗甲亢引起甲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8例甲亢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甲减分为甲组和非甲组,甲组42例患者,非甲组46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甲危险因素。结果甲组患者抗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升高及降低发生率与非甲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明显高于非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131治疗甲亢临床中容易引发甲,临床应该重视对甲的早期诊断,在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TGAb、TPOAb、TRAb水平,及时调整碘131剂量,减少甲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

  • 标签: 碘131 甲亢 甲减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合并甲患者采用左甲状腺素钠药物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84例妊娠合并甲患者作为治疗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均给予甲状腺素片药物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均采用左甲状腺素钠药物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观察组42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42例患者,且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妊娠合并甲患者采用左甲状腺素钠药物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合并加减 左甲状腺素钠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甲状腺激素和甲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医证型分组,统计分析各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观察两者的相关性。结果①三组间FT3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FT4、TS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TPOAB值心肾阳虚组与脾气亏虚组、脾肾阳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气亏虚组、脾肾阳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甲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②FT4、TSH、TPOAB值可以作为甲客观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③FT3暂不能作为甲客观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 标签: 甲减 中医证型 甲状腺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左甲状腺素钠联合甲状腺片治疗甲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自我院从2013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甲患者50例,按照来院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5例。将接受甲状腺片单用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接受左甲状腺素钠联合甲状腺片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其后对比两组甲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各项指标水平的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参照组,不良反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结论在甲治疗中应用左甲状腺素钠联合甲状腺片,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的应用和实践。

  • 标签: 左甲状腺素钠 甲状腺片 甲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甲状腺素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妇女保健科进行诊治的60例妊娠合并亚临床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治疗,观察组口服左甲状腺素。比较两组的剖宫产、自然分娩、早产、先兆子痫以及自发性流产等妊娠结局发生率;并比较两组的糖耐量异常、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产后出血和羊水过少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早产、先兆子痫以及自发性流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糖耐量异常、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产后出血和羊水过少发生率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可以有效改善妊娠合并亚临床甲患者的妊娠结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左甲状腺素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左甲状腺素片对桥本甲状腺炎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桥本甲状腺炎甲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完全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桥本甲状腺炎甲接受甲状腺片治疗,实验组桥本甲状腺炎甲患者接受甲状腺素片治疗,对比两组桥本甲状腺炎甲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桥本甲状腺炎甲患者治疗有效率100.0%(50/50)高于对照组桥本甲状腺炎甲患者治疗有效率88.0%(44/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大致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片用于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率低,适合作为临床用药,值得推广。

  • 标签: 左甲状腺素片 桥本甲状腺炎甲减 甲状腺片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