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治疗后并发甲减的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甲亢治疗后并发甲减的治疗分析

于建海

(莱西市人民医院山东青岛266600)

【摘要】目的:分析甲亢治疗后并发甲减的临床治疗分析、特点。方法:从本院中提取自2007年1月—2017年12月的60例甲亢患者的具体资料,然后根据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硫尿嘧啶,另外一种是碘131治疗,统计其并发甲减状况后,从而对治疗的方法和并发症情况和各种甲减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经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后经随访、分析,发现硫尿嘧啶组并发的甲减患者有5例,而用碘131治疗组的并发甲减患者情况有9例,可见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尿嘧啶治疗组所出现的甲减有4例,亚临床甲减有2例;碘131组临床甲减出现6例,亚临床甲减出现的则为3例,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硫尿嘧啶过甲亢后,两组的临床症状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没有出现出血、喉返神经损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症状。且手术在实施过程中既简单、也方便,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甲亢;并发甲减;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074-02

甲亢的全称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是因甲状腺腺体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消化、循环、循环等各种系统激素兴奋的一种综合症。目前对于甲亢治疗的只有三种,但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方法和措施一般有单纯药物治疗、放射性治疗以及硫尿嘧啶。只是如今,已经基本不再使用硫尿嘧啶了。所以,根据患者不同年龄、孕期、病情等指征所采取不同方式的治疗,临床上有关甲亢患者在经过多种治疗方式后都出现过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因此,对于甲减的出现和用药的剂量,还应及时做出对患者最有利的决策,方可有利于甲亢治疗的预后情况[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中提取自2007年1月—2017年12月的60例甲亢患者的具体资料,然后将这些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治疗。其不仅会对治疗的方法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总结,最后则对各种甲减的情况分析总结。研究患者中年龄范围在20~66岁之间,而平均年龄则在35.6±5.3岁。这些患者中的男性有30例,女性也有30例。治疗前后也均无心脏病、糖尿病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由此可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治疗前后等各种资料方面,也都无明显的病程差别[2]。

1.2方法

首先,将这些研究对象分为硫尿嘧啶治疗组和碘131治疗组,先进行常规性的检查,然后将用药参数做好病例的选择和综合用药,发现治疗前两种都存在的情况,进而认为整个甲减和免疫反应都产生定量的情况分析。其次,联合药用的方式可以让甲状腺滤泡降低甲减的发生,也可以让治疗前患者的条件允许重症加快和严重并发的剂量,从而让随访五年后再观察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并检查患者的具体治疗疗效。

1.3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作为本次试验数据的检验分析软件。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甲减发生率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不仅有部分的患者出现了甲状腺功能性减退的症状,60例患者在经过不同的硫尿嘧啶后,也才出现甲减的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甲减、亚临床甲减发生率比较

在经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后经随访、分析,硫尿嘧啶治疗组所出现的甲减有4例,亚临床甲减有2例;碘131组临床甲减出现6例,亚临床甲减出现的则为3例。

3.讨论

甲亢患者体内具有甲状腺激素会作用于内靶器官,从而让患者引起一系列不良的临床症状。而这些从患者身上出现的不良症状,不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还会让患者的不良后遗症显现的时间更早。在平常生活中,不管是因工作中压力过大引起的心理紧张,还是生理反应变化而引起的生理变化等,都有可能成为诱发甲状腺的诱因。再加上护理人员普及的甲亢知识不够到位,致使患者对甲亢知识的了解也从来不够全面,最终致使临床治疗的效果必然会受到限制[3]。

目前对于甲状腺常见的治疗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会有每种方法的优缺点。目前对于甲亢的治疗药物通常是硫尿嘧啶,这种药物既可以让患者依从性好,对机体的损伤程度更小。但同时,又由于服用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该病的复发率变高。另外,碘131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碘衰败才引发的甲状腺组织,进而来减少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该种方法简单、方便、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不存在手术可能的其他并发症,如出血,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此外,患者在治疗甲状腺疾病时,应该舒缓患者的恐惧、害怕等心理,并让患者及时了解治疗的安全性,从而采取更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行为方式[4]。

总而言之,本试验中,对于治疗甲亢最有效的方法是是碘131治疗,简单、方便、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不存在手术可能的其他并发症,如出血,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5]。

【参考文献】

[1]沈雪,徐庆磊,赵军玉,等.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31l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的Meta分析[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6,36(4):350-354.

[2]郭一玲,张英男,辛镇祓.131l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374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9):2947-2948.

[3]程义壮,夏俊勇,金晓毛,等.43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31I治疗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3,34(3):260-263.

[4]周新建,赵媛,朱玉莲,等.甲状腺肿大在甲亢患者中的发生率及131I治疗疗效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4,20(11):893-896.

[5]邓红玲,张金红.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20):3103-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