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0~2岁期间给予早期干预的大于胎龄儿(LGA)进行体格发育的连续动态观察,进一步证实早期科学的干预可有效降低LGA儿肥胖发生率。方法将研究对象于3~8岁期间定时监测体重、身高,通过体质指数(BMI)衡量营养状况,计算肥胖率。结果于0~2岁期间给予早期干预后的LGA儿,其3~8岁的BMI变化规律与适于胎龄儿(AGA)基本一致,肥胖率无明显差别。结论早期科学干预可使LGA儿体格发育达到正常水平,有效降低总体肥胖率。

  • 标签: 早期干预 大于胎龄儿 体格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喂养方式对高危早产儿体格发育及贫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儿保门诊定期保健高危早产儿81例,根据纠正月龄6月龄前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三组,分析各组出生时一般情况,采用Z评分法对矫正月龄1月、3月、6月的体重、身长、头围进行评估,比较各组早产儿纠正月龄6个月内体格发育、贫血患病情况。结果比较三组早产儿出生时情况显示部分母乳喂养组母孕期妊娠合并症发生率较高,有统计学差异;三组早产儿各月龄期生长发育均无显著性差异;母乳喂养组儿童纠正月龄6月时贫血患病率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妊娠合并症可能影响母乳喂养的建立,母乳喂养高危早产儿可以获得满意的体格增长,但贫血患病率高,需在管理过程中提高对贫血的监测,加强家长教育,提高铁剂补充的依从性。

  • 标签: 高危早产儿 喂养方式 Z评分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为研究在婴幼儿体格与智力发展中实施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的效果,以便为婴幼儿生长发育提供更好的借鉴和参考方法。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我院特定时段内儿保科监测的婴幼儿100例展开研究,根据监测方式的差异将其以一定的比例分为两组,实施常规生长发育监测的对照组,给予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措施的为观察组,以两组儿童身高和体重情况和生长发育商数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监测后,观察组身高增加(19.36±2.99)cm,体重增加(4.56±0.89)kg,二对照组均增加(15.36±1.45)cm和(3.12±0.55)kg。观察组儿童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社会适应、个人社交、总分经检测后分别为(111.12±9.85)、(109.85±10.58)、(108.59±9.78)、(105.65±10.48)、(107.85±9.89)、(110.56±8.45)分,各指标发育商数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成立。结论在婴幼儿体格与智力发展中实施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效果显著,有效促进婴幼儿体格与智力全面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婴幼儿 体格智力发展 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 借鉴参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汇龙镇2007年与2017年3岁以下儿童身高、体重发育情况。方法统计568例2007年与2017年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汇龙镇籍3岁以下儿童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身高、体重发育情况。结果2017年汇龙镇3岁以下儿童的平均身高、体重均明显大于2007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童身高的平均增值明显大于男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童与女童之间体重的平均增值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2017年儿童的超重及肥胖率明显高于2007年,而偏瘦率明显低于2007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汇龙镇3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的增长较快,但超重和肥胖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汇龙镇 &le 3岁儿童 身高 体重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就诊的10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在语言能力、适应能力、交能力、记忆力、精细动作方面对比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语言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记忆力、精细动作等方面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研究,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对患儿能够产生良好的影响,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 护理干预 语言发育迟缓 发育
  • 简介:摘要儿童发育评估属于一种测量技术,借助该种测量技术可以获取儿童发育行为心理变化数据。儿童发育评估作为一种重要的监测工具,主要用于儿童保健与儿科临床诊疗中。本文对儿童常用的发育评估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儿童 常用 发育评估 方法
  • 简介:摘要性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受精是双方染色体的组合,46,XY核型的Y染色体短臂上有睾丸决定因子,在正常情况下决定性腺发育为睾丸,46,XX核型决定性腺发育为卵巢。男性睾丸在胚胎早期分泌睾酮与副中肾管抑制激素(MIS),睾酮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双氢睾酮,使中。肾管系发育为男性内、外生殖器,副中肾管抑制激素抑制副中肾管,使其退化。女性胚胎早期性腺不分泌睾酮与副中肾管抑制素,副中。肾管发育为女性内、外生殖器。女性生殖器的发育不依赖于卵巢。

  • 标签: 性染色体异常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选取临床精神发育迟滞患者24例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后治愈17例,好转3例,缓解3例,无效1例。结论对现已明确病因的精神发育迟滞,如碘缺乏病、苯丙酮尿症、唐氏综合征、胎儿乙醇中毒等,开展一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应用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训练等综合措施,使患儿的社会生活能力得到发展。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临床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3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发育迟滞患儿30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结论对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以照管、训练、教育、促进康复为主,并结合病因和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临床治疗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男性乳腺发育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所在两所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男性乳腺发育患者62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临床表现为乳腺局部肿块形成或整个乳腺肿大,病理巨检手术标本呈圆盘状、结节状,界限较清楚。镜下见导管数量增加,导管内衬上皮具有腺上皮和肌上皮双层结构,周边间质增生并纤维化,混有淋巴浆细胞浸润,罕见小叶结构或分泌现象,全乳肿大时脂肪组织明显增多。62例手术切除治疗患者截止本文报道时未见复发。结论男性乳腺发育的临床病理具有一定特征性,病理检查用于鉴别有无合并其他恶性病变,手术治疗是男性乳腺发育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男性乳腺发育 临床分析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其对应的ERP(Event-relatedPotentials)评估规律。方法对此类儿童入院统一检查及治疗前ERP检查,根据结果评估患儿精神发育程度并进行综合治疗,持续四个月。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ERP检查,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统计数据,计算进步百分比。结果经治疗的患者大多取得进步,对应的传统评估量表及ERP结果均有体现,初步规律为P300振幅进步百分比(118.92%±380.71%)uv;潜伏期进步百分比(2.44%±27.12%)ms。结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恢复状况与ERP改变有一定相关性,利用ERP评估该类儿童康复疗效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ERP 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 康复 评估 传统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位及胎儿发育异常的临床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40例确诊为胎位及胎儿发育异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分析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40例确诊产妇有针对性的护理,所有产妇均顺利完成分娩,母子平安,护理效果满意。结论针对胎位及胎儿发育异常的发生原因,实施针对性临床护理,提高产妇分娩的安全性,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胎位及胎儿发育异常 产道异常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儿早期干预对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高危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A组(n=39,未进行早期干预)和B组(n=39,进行早期干预),选择正常儿39例作为对照组,在3组1、2岁时进行智能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B组1、2岁时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可达到对照组正常儿的水平。结论早期干预对促进高危儿智能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采纳和深度推广。

  • 标签: 智能发育 高危儿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最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的作用。方法本文使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儿童采用儿童保健的方式进行照顾,而对照组儿童则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照顾。将两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探究临床上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的作用,并根据实验的结论,发现当前儿童保健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实际情况将护理的方法和模式不断地改进,从而找出能更好的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的方式。

  • 标签: 儿童保健 儿童成长发育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发育迟滞并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精神发育迟滞并精神障碍患者,全体患者均为男性,所有患者均遵医嘱,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另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酌情给予抗癫痫药物、情感稳定剂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均接受专业护理人员的全程护理,护理内容主要涵盖专科护理、生活护理、生活技能训练等。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估,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对症治疗,精神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并发癫痫的患者癫痫发作已得到良好控制,病情基本稳定。经全程护理后,全体患者的生活能力均有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可适应集体生活。结论科学的护理在精神发育迟滞并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鉴于患者的特殊性,临床务必要对此予以足够重视,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以保障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障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幼儿社会交往筛查表(M-CHAT-23简称社交筛查表)在我社区的社交筛查应用情况。方法选取闵行区梅陇镇18-36月龄儿童作为筛查对象,按照儿科医院心理科提供的筛查流程,运用M-CHAT-23量表对其进行社交筛查。结果我区进行社交筛查共筛查了7385人,社交筛查阳性36例,其中发现1名孤独症,1名疑似孤独症。结论M-CHAT-23可以作为社区儿童早期社交筛查的工具,及早筛查出孤独症及疑似病例。

  • 标签: 孤独症 社交筛查表 M-CHAT-23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9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实施早期干预指导,对照组没有实施早期干预。对小儿进行2年的随访调查后分析其发育商和神经发育单项指标评估。结果观察组小儿通过训练,大运动、语言、适应性和个人社交方面的发育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小儿在语言、精细动作、感知觉、大运动各单指标评估方面,发现观察组小儿通过的平均月龄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小儿生产发育,提高小儿智能发育水平。

  • 标签: 早期干预 小儿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由于生理智能的缺陷导致其在生活上出现较多问题,由于患儿较小,多半需要在福利院接受照顾和护理。对此,就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及处理措施本文做一综述,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更好的服务精神发育迟滞患儿。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ldquo 三无&rdquo 封闭式管理病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2005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保健(对照组970例)与儿童保健联合常规保健(观察组1035例)对儿童健康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儿童的的身高、体质量、适应性、语言、智力发展指数、运动发展指数等健康相关指标平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儿童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为1.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时,可采用儿童保健联合常规保健的方式,能够显著促进儿童的体格及身心健康发育,有助于降低营养性疾病发生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保健 成长发育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的饮食因素,总结护理指导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因饮食因素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婴幼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食物结构不合理、喂养环境不佳、婴幼儿饮食习惯不良、喂养人行为不恰当等都是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的重要因素。结论加强对喂养行为的科学指导,合理搭配婴幼儿的饮食,做好饮食护理是预防改善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促进其生长发育的重要举措。

  • 标签: 婴幼儿 生长发育 饮食结构 喂养环境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