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患者数量的增多,很多疾病的急诊急救流程都需要得到一定的改变,这样才能对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从临床的角度来分析,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对患者身体影响特别严重,同时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一般患者先前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征兆。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急救流程,在以往比较传统,能够应对好各类患者。可如今的患者数量有所增加,运用固定的急诊急救流程,并不能对所有的脑卒中患者予以有效的应对,日后出现问题的概率较大。所以,有必要针对脑卒中急诊急救流程进行再造

  • 标签: 脑卒中 急诊 急救 流程 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组建风险管理小组,采用访谈法、现场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寻找风险药物,制定控制计划,指导护理工作。结果2014年~2015年Ⅲ~Ⅳ级不良反应、患者治疗不依从、自伤与自尽、患者意外伤害、医护人员或家属被攻击、病情反复发生率低于2012~2013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精神科 风险管理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联合阻滞方法治疗拇指再造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拇指再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60例接受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联合CSEA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肌肉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以及麻醉用药量方面并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改良Bromage评分、椎管内局麻药用量、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未出现呼吸障碍,在辅助用药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6min血压下降达到峰值,患者心率加快,同对照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一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联合CSEA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能够降低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的麻醉用药量、麻醉时间以及提高麻醉效果和放松肌肉等作用,同时手术不受时间的限制,有助于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CSEA 硬膜外麻醉 联合阻滞 拇指再造
  • 简介:摘要随着电子医嘱的临床应用,电子医嘱已逐步取代了传统手工医嘱,给护理工作带来便捷,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护理安全隐患。本文总结了我院电子医嘱在处理及查对流程的方法,提高了执行医嘱的准确性。

  • 标签: 电子医嘱 处理 查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乳腺癌切除同期乳房再造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乳腺癌切除同期乳房再造术患者103例,均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对其进行探讨。结果本组10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治疗时间(14.6±3.4)天,I期乳房再造术患者82例,II期乳房再造术患者21例;随访1-2年,假体未发生排斥反应,手感好,外形美观,未发生局部疼痛,无挛缩、乳头血运不佳、皮下血肿、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达100.00%。结论乳腺癌切除同期乳房再造术围手术期需要精心的临床护理,保证手术成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乳腺癌切除术 乳房再造术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乳腺癌I乳期房再造术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乳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了100例I期乳房再造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现状特点,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量表(functionalassessmentofcancertherapy-breast,FACT-B)进行生活质量调查,选择同期接受乳腺癌I期再造手术的患者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乳腺癌I期乳房再造手术组和改良根治术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生活质量调查结果经比较,在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条目和生活质量总和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社会/家庭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I期乳房再造手术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I期乳房再造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生活质量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醉苏醒室护理工作的细节性护理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麻醉苏醒室观察过全麻及区域麻醉手术患者85例,观察麻醉复苏室流程工作的细节性护理。结果凭借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流程,及时发现并处理了并发症。结论在严格遵循麻醉复苏室流程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有效的细节性护理观察,能够及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增进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麻醉复苏室 流程工作 细节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护理流程在口腔种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进行口腔种植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改善后口腔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种植成功率、工作效率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改善后的口腔护理流程能够显著提高口腔种植的成功率、工作效率与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护理流程 口腔种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来器械管理中所存在问题,同时探讨相关的预防措施和管理对策,并制定标准化流程。方法结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外来器械标准化管理流程。结果对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结论实施外来器械标准化管理流程,保证了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器械 标准化流程
  • 简介:摘要探讨精神科实习护士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相应管理方法。实习生对精神科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实质性的认识,缺乏安全意识及自我防护的能力。因此无论何时,只要是刚接触精神科的实习护士均应进行岗前培训,入科时的专科知识学习、重视临床带教、强化安全意识等提高实习护士的安全安全意识、对疾病的观察和判断能力、预见性和警惕性、沟通能力、应急反应能力等方面。让实习护士能愉快、充实、顺利的度过在精神科的实习生活,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

  • 标签: 精神科 实习护士 安全隐患 管理
  • 简介:摘要针对本院2011年1月至12月期间14006件手术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流程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发生率,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分析原因,以期消除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标本送检的正确率,规范标本管理,从而有效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手术病理标本 管理流程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抢救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急诊护理流程,试验组患者给予经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的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急诊时间等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缩短抢救时间,从而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 标签: 优化 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针对构建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体系进行分析和讨论,从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内容入手,观察其在整体优化工作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根据研究需要在本院护理工作体系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讨论,从护理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与流程入手进行研究,观察护理工作内容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细节提出优化和完善的改善建议措施,然后针对优化工作体系前期和优化后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实际的治疗工作进行情况和效果。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护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进行基础护理工作流程的改良和优化处理,能够保证护理人员实际的工作时效性,在提升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的同时还降低了护理工作的失误情况,与优化工作前的工作质量和流程构建体系相对比呈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完善护理工作质量,构建优质服务工作体系的过程中,积极的优化基础的护理工作流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础的护理工作流程完善主要是为了科学的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减少可能出现失误的机会,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优化基础护理工作流程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 标签: 基础护理 流程优化 优质护理 服务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14例脑梗死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先后为分组原则(57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第一救治时间、待手术时间、48h病死率、急救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4个月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可缩短入院抢救时间,降低病死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可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变治疗结局。因此,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 脑梗死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流程管理在提高维持性血液净化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共收治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15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76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76例患者在流程管理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2.89%,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7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更为明显,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而言,在流程管理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且有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净化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流程管理 维持性血液净化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开展全面流程护理管理工作以来,参与并接受管理干预的患者及医护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护理人员26例,医生8例,患者96例,将相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更加成熟、规范;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高达97.92%。结论实施全面流程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急诊护理的管理质量,还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具备显著价值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全面流程管理 急诊护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门诊患者玻璃体腔注药手术安全核查方法。方法对2015年7-12月进行玻璃体腔注药的门诊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安全有效的核查流程。结果有效保障门诊玻璃体腔注药患者的手术安全,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引入到门诊患者手术流程中,可有效保障门诊患者玻璃体腔注药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门诊患者 安全核查 玻璃体腔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其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将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与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救治效果及预后。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救治成功率分别为95.5%(42/44)、81.8%(36/44),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6.8%(3/44)、22.7%(10/44),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提升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救治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心肺复苏及无缝隙连接急救中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诊科呼吸心跳停止行心肺复苏的患者100例,均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急救干预(对照组,n=50)与应用急诊护理流程干预(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救信息平均受理用时、呼叫-出车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一般情况判断平均用时(30.2±3.2)s,对照组(45.2±1.9)s,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气管插管、心电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完好率、器械摆放合理率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88%,86%,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出诊速度(3.8±1.2)min,对照组(6.1±2.4)min,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急救技术实施成功率、患方满意度率均高于对照组,差错事故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及无缝隙连接急救中应用急救护理流程,可增强院前、院内急救时效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院前心肺复苏 无缝隙连接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