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住院晚期肿瘤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卫生调查,了解其心理卫生状况方法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51例晚期肿瘤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常模对照分析结果晚期肿瘤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等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并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患病时间长短对家属心理上有较大的影响,并均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恐怖等方面明显,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肿瘤患者家属存在明显心理问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 标签: 晚期肿瘤患者家属 心理卫生 调查
  • 简介:把理论与大学生活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原理来分析大学生关心的各种现实问题,尤其是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帮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切实解决了大学生面临的各种思想和心理困惑,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疏导逆反倔强心理

  • 标签: 不良心理 哲学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培养 大学生 心理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住院老年痴呆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卫生调查,了解其心理卫生状况;方法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76例老年痴呆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常模对照分析;结果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等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并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存在明显心理问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 标签: 老年痴呆 患者家属 心理卫生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电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92名电大学生进行抽梯形测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电大学生异常心理发生率为14.29%,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结论电大学生存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

  • 标签: 电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梯形 心理品质 结论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的工作者均需要积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提高自己与幼儿自己的亲近程度,用自己良好的言行习惯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 标签: 幼儿 心理卫生保健 工作 策略
  • 简介:本案例主要运用了存在—人本主义理论中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通过共情、澄清、对质等技术,使来访者在逐渐深入的交谈、反思中改变其过去形成的不合理认知,使其以相对、动态、发展的观点正确看待自我和周围环境的变化,重新进行自我定位,从而摆脱入学适应性不良所造成的影响。

  • 标签: 心理辅导 适应不良 入学 人本主义理论 以人为中心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现状,让儿保医生对儿童心理问题有更多了解和关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儿保科因心理卫生问题就诊的儿童1000例,回顾性分析儿童就诊原因。结果①就诊儿童包括男童664例,女童336例,年龄集中在6~12岁,其中父母一方系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675例。②不同年龄段儿童就诊原因不同小于6岁组的儿童就诊原因以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健康咨询为主;6~12岁组的儿童则以精神发育迟滞、多动障碍、健康咨询、学习困难为主;大于12岁组的儿童就诊原因以行为问题及学习困难为主。结论做到全面了解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必须提高家长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认知能力。儿童保健工作者必须大力宣传和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积极开展和推广儿童心理障碍的防治工作,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 标签: 儿保门诊 儿童 心理卫生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高考前和高考中,每个高三学生都会感到巨大的压力,这是必然的。考前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会促进学生全面、认真地复习,从而达到良好的考试效果。与此同时,高考前出现的紧张、焦虑甚至慌乱,也会严重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所以,高三学生必须注意高考前和高考时的心理调整以及生理调整,如果采取科学的考试策略,就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 标签: 高考 不良心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心理疾病上应具备的识别能力。方法以随机抽样法,在嘉兴市的秀洲区、南湖区、桐乡市三个市辖区或县级市中整群抽取30名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这些服务人员对于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结果就抑郁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80.0%>秀洲区60.0%>桐乡市40.0%;就焦虑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70.0%>桐乡市30.0%>秀洲区20.0%;就精神分裂症的识别率而言,从高到低为南湖区90.0%>郑秀洲区50.0%>桐乡市30.0%。虽三组数据有所不同,但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服务人员缺乏对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资源不足和重视不够是主要原因,社区应加强人员培训,以提高其心理疾病识别能力。

  • 标签: 卫生服务人员 社区 心理疾病 识别能力 人员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肛肠手术患者不良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52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甲组26例、乙组26例。其中甲组使用传统护理干预,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使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总满意度。结果乙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总满意度为84.62%,明显低于乙组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肛肠手术患者使用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可在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肛肠手术 不良心理 总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产生了转变,面对不断加剧的社会竞争,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心理问题。对此,相关的健康教育机构必须要直面这一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卫生服务,借助于专业人员来不断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最终希望借助于本文的分析探讨,能够引起更为广泛的交流与思考,并为有关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理卫生服务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研究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卫生保健模式。方法采用心理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成人相比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顾示,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对此提出相应心理卫生保健模式以期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老年人 社区 心理卫生 保健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断指再植患者的不良情绪对其再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断指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将得分高于130分的43例(51断指)患者归为不良组,将评分低于130分的37例(42断指)患者归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断指成活率。结果不良组患者的断指再植成活率为76.47%(39/51),对照组患者的断指成活率为97.62%(41/42)。可见不良组患者的成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直接影响断指再植的成活率,不良越严重,成活率就会越低,反之患者情绪越好,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就越高。

  • 标签: 断指再植 不良心理 影响性
  • 简介:本案例为大学新生适应不良所致的一般心理问题,在咨询过程中,采用人本主义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来访者识别自动化思维,改变其错误观念,正确认识自己,调节情绪状态。通过咨询和评估,该来访者的负性情绪、躯体化症状及人际交往等均有了明显改善。

  • 标签: 心理咨询 适应不良 大学新生 认知行为疗法 一般心理问题 躯体化症状
  • 简介:此案例以大一某新生的入学适应不良为切入点,运用合理隋绪疗法,使其消除了不合理信念,缓解了焦虑症状,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经过7次治疗,该求助者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重建自信,恢复积极的生活方式。

  • 标签: 适应不良 大学新生 心理咨询 生活方式 焦虑症状 重建自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血透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办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30例血透患者,对患者的不良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的不良进行护理。结果经过分析与护理后,患者的不良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并且顺利的完成了血液透析。结论对血透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透 不良心理 心理护理
  • 简介: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对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实现学校体育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体育课本是学生朝思暮想的课,本是学生运动锻炼的课,本是学生放松的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情况不尽人意,有许多中学生表现出对体育课的“怠倦”。本文分析造成学生体育课不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体育课 心理成因 思想品德教育 课外体育锻炼 中学生 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