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分别采用与非重建治疗,比较分析内侧柱支撑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均匀分组为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匀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非重建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重建治疗。结果实施治疗后,两组在肩关节功能恢复、疼痛程度以及肱骨头内翻角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6.5±3.1)周,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4.5±2.5)周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采用重建内侧柱支撑与非重建内侧柱支撑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实施重建后的骨折愈合速度较快。

  • 标签: 植骨重建 非植骨重建 肱骨近端骨折 内侧柱支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横突间融合与椎间融合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腰椎滑脱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横突间融合手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椎间融合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融合情况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的优良率为89.66%,明显高于A组的68.96%(P<0.05);两组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与A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间融合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横突间融合。

  • 标签: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间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跟骨折予以跟板与同种异体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跟骨折患者,选取时段为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其中予以跟板与同种异体治疗的44例患者命名为实验组,而予以跟板治疗的44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治疗后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Maryland评分明显较优,两组对比差异均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跟骨折予以跟板与同种异体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同种异体骨植骨 跟骨板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跟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跟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两组均予以跟板内固定,观察组联合同种异体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aryland评分及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跟骨折疗效肯定,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跟骨骨折 跟骨板 同种异体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同种异体脱钙、自体在胸腰段屈曲牵张骨折后外侧融合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胸腰段屈曲牵张骨折患者,比较运用同种异体脱钙复合自体骨髓或自体髂骨进行后外侧融合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42例患者接受自体髂骨,47例接受脱钙复合自体骨髓;平均随访15个月;脱钙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自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后凸矫正效果、融合效果和ODI评分没有显著差异;自体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脱钙组。结论复合了自体骨髓的同种异体脱钙可以作为胸腰段后外侧融合的替代材料

  • 标签: 同种异体骨 自体髂骨 屈曲牵张骨折 脊柱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膝周巨细胞瘤患者运用软骨下联合水泥填充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进行治疗的膝关节周围巨细胞瘤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通过相关检查和评估,确定肿瘤腔的完整性,并采用病灶扩大刮除方法的同时,采用软骨下联合水泥填充方法修复瘤腔。另外,对40例患者给予钢板内固定。结果通过随访发现,大部分患者无局部复发和转移发生,只有一例出现肺转移和复发情况;60例患者Enneking肢体功能评分在22~29分之间,平均得分为(26.3±2.1)分。所有患者内固定牢靠,未发现软骨下骨折或者关节退变现象。结论对于膝关节周围巨细胞瘤患者,在采用病灶扩大刮除术治疗的同时,使用软骨下联合水泥填充治疗方式,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近期复发率,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软骨下骨 骨巨细胞瘤 骨水泥 扩大刮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联合治疗股骨骨折术后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01月—2014年12月采用钢板内固定联合治疗14例股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不连病例,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率,骨折愈合时间、感染、内固定断裂、不连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8~35月(平均12.57±6.80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月(平均4.64±1.08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钢板内固定联合是治疗股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不连 钢板 内固定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腕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采用Herbert螺钉结合自体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诊的腕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用Herbert螺钉结合自体移植治疗。47例患者皆随访6~12个月,采用Krimmer评分标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次研究47例患者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愈合,其中优28例、良16例、可2例、差1例,总有效率93.62%(44/47)。结论腕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采用Herbert螺钉结合自体移植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总有效率高,值得借鉴。

  • 标签: 腕舟骨陈旧性骨折 Herbert螺钉 自体骨移植植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椎间融合术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行腰椎手术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70例,其中行椎间融合的患者共46例,行后外侧融合的患者共24例,对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融合率、JOA下腰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椎间融合组低于后外侧融合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融合率两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均明显升高,但两组相比较JOA升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椎椎间融合及后外侧融合均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有效的手术方法,两者融合率相似,后外侧融合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但规范的操作是融合率的保证。

  • 标签: 腰椎后外侧植骨融合术 椎间植骨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联合异体开放治疗胫骨远端感染性缺损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64例胫骨远端感染性缺损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分期清创治疗;与实验组32例,采用一期开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5.01%),差异显著(P<0.O5)。结论对于胫骨远端感染性缺损患者一期开放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分期清创治疗。

  • 标签: 自体骨 异体骨 开放植骨 胫骨远端感染性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伤椎内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后路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腰背痛及内固定失败卒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Cobb角、腰背痛及内固定失败卒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椎内联合椎弓根内固定,重建了椎体高度,有效建立椎体前中柱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良好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腰椎爆裂骨折 伤椎 椎弓根 椎体内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有限切开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分析,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SchatzkerⅠ-IV型胫骨平台骨折,在C臂X光机下,采用撬拨复位固定治疗,采用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方法进行疗效评价,分析总结。结果优9例,良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73.91%。结论有限切开治疗SchatzkerⅠ-IV型胫骨平台骨折取得良好的疗效,手术风险低,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植骨 撬拨复位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异形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术治疗跟骨折SandersⅢ、Ⅳ型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75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跟骨折SandersⅢ、Ⅳ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取异形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术对上述选取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异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后均得到5-21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优良率、骨折端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跟骨折SandersⅢ、Ⅳ型采取异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联合术进行治疗,对恢复关节面平整度、根正常形态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该综合治疗方法术后优良率明显优于采取异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

  • 标签: 跟骨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植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骨髓内钉开髓点取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采取胫骨髓内钉开髓点取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时间(30.0±1.0)周,治疗前后ROM评分、HSS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髓内钉开髓点取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胫骨骨折 不愈合 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楔形截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回顾2015年6月-2017年12月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楔形截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8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分别于拔出引流管或皮片当天,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拍膝关节正侧位片,必要时拍摄膝关节应力正侧位片及下肢全长片,动态系统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复位后关节面再塌陷及下肢力线情况。术后6月根据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kneescoreHSS)膝关节评定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术后5-24个月随访,骨折均一期愈合,融合率为98%,无排斥反应,术后患者分别于拔出引流管或皮片当天,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月无胫骨平台骨折再塌陷现象,下肢力线良好。术后6个月根据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优12例,良28,中5例,差3例,优良率为83.3%。结论关节镜监视下楔形截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操作简单,微创,并能同时处理合并多种关节内多发损伤,重建关节面光整的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胫骨平台 关节镜 微创手术 人工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双钢板加手术治疗胫骨上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我院41例胫骨上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双钢板加手术方法,观察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采取双钢板加手术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活动完全恢复患者18例,基本恢复患者16例,大部分恢复患者5例,预后不良患者2例。患者恢复优良率为82.9%。结论采用双钢板加手术治疗胫骨上端严重粉碎性骨折,膝关节稳定性强,复位效果良好,膝关节功能活动良好,预后情况基本良好。

  • 标签: 胫骨上端 严重粉碎性骨折 双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锁定钢板结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病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在37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5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1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锁定钢板结合方式进行骨折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治疗优良率约为93%,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治疗优良率约为60%,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锁定钢板结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植骨 肱骨外科颈骨折 临床治疗 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病灶清除、融合结合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灶清除、同种异体或自体髂骨融合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结核20例。采用Majeed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结果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54个月,骶髂关节均能性融合,无周围神经损伤、复发、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按Majeed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优良率95.0%。结论采用病灶清除、融合结合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骶髂关节结核的一种有效方法,复发率低。

  • 标签: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骶髂关节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