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献血前淘汰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在献血前筛选环节被淘汰的无偿献血者12137名进行统计分析,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无偿献血者献血前淘汰原因中,ALT不合格比例为33.89%,样本颜色异常比例为22.75%,Hb水平偏低比例为14.67%,HBsAg不合格比例为11.10%。其中,ALT不合格所占比例最高,是主要淘汰原因。并且,初次献血者不合格率为73.1%,明显高于再次献血者。结论在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的同时,还要加强规范筛查工作,尤其加强对ALT的检测工作,以扩大无偿献血队伍,避免血液资源报废。

  • 标签: 无偿献血 淘汰 筛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梧州市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淘汰的原因。方法收集梧州市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站18~55岁无偿献血者38557人,对其样血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淘汰1872人,平均淘汰率为4.86%,其中2017年7月的淘汰率最高,淘汰原因最多的是ALT快检。结论血站需做好征询工作和制定检查项目,排除高危人群,降低献血的不合格率,缩短献血者等候时间,提高献血者的热情。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淘汰 HBsAg快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铜仁市近五年来无偿献血者永久淘汰回告情况及各种永久淘汰所占比例。方法本站局域网唐山《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5.0V》提供的信息资料及本科室登记的资料数据。结果2009—2013年检测的永久淘汰1095人,其中HBsAg485人,抗—HCV126人,抗—TP426人,抗—HIV58人。结论HbsAg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抗—TP、抗—HCV、抗—HIV。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永久淘汰 回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两步法全面实施后献血者HBsAg阳性淘汰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对成都市血液中心2005年至2011年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sAg检测,比较阳性淘汰率变化趋势,分析新投入使用的两步法HBsAg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ELISA两步法全面实施后HBsAg阳性淘汰率上升约0.7%,新投入使用的两步法试剂检测室内质控品的S/CO值均比一步法试剂结果高。结论两步法ELISAHBsAg试剂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但对其特异性也应达到较高的水平。

  • 标签: 两步法 献血者 HBsAg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铜仁市2012年无偿献血者永久淘汰信息回告情况及各种永久淘汰按职业、性别、年龄分布情况,探讨不合格血液产生的因素,最大限度减少血液报废、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方法本站局域网唐山《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5.0V》提供的信息资料及本科室登记的资料数据。结果1、2012年共采血全血9235人,永久淘汰232人,占采血人数的2.51%,其中HBsAg89人,抗—HCV17人,抗—TP117人,抗—HIV9人;2、永久淘汰献血员中高中文化以下的居民所占比例最大,与性别关系不大。结论抗—TP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HBsAg、抗—HCV、抗—HIV。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永久淘汰 回告 分析
  • 简介:摘要鉴于当前公立医院筹资活动多元化,所引发的一些筹资风险,本人认为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及医院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医院筹资风险的监管及审计力度,及时规避医院财务筹资风险。本文从审计的角度,发现筹资活动风险点,积极主动地防范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对公立医院健康稳步发展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医院筹资活动 审计风险点 防范与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术后活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找出影响食道癌患者术后活动依从性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分阶段进行实施与探讨,比较、分析品管圈方法实施前后患者术后活动依从率。结果食道癌术后活动依从率从品管圈前56.8%提升到品管圈后的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食道癌患者术后活动的依从性,有利于术后的医疗护理的实施,促进患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食道癌 活动依从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英国《自然·通讯》在线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证实,剥夺人类睡眠确实会导致大脑连接发生变化。这种理论一直难以在人类身上测试,但是这次的新研究使用间接测量方法分析了大脑的连接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有效方法与效果。方法培育优质服务理念、调整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基础护理、拓展专科护理内涵、强化健康指导、简化护理文书。结果通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病人满意度.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病员呼叫率明显下降。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内涵的理解,提升住院患者满意率。

  • 标签: 优质护理 实践 体会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不断上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院志愿服务已成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近年来南通市肿瘤医院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讨论了医院开展志愿服务的有益措施,阐述了开展志愿服务对提升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志愿服务 文化建设 医院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与分析佩戴活动义齿患者的口腔黏膜情况和诱发口腔黏膜损伤的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门诊想要更换活动义齿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的活动义齿类型和活动义齿使用时间,利用调查结果分析活动义齿和口腔黏膜病发生的关系。结果局部活动义齿出现口腔黏膜病的可能性明显低于全口活动义齿,所以活动义齿的类型和口腔黏膜病有直接的关系;随着活动义齿的佩戴时间增加,出现口腔黏膜损伤的可能性越高,口腔黏膜病的出现和佩戴义齿的实践有直接关系。结论活动义齿相关性口腔黏膜病的发生主要为佩戴活动义齿的类型和佩戴活动义齿的时间。需要对容易出现口腔黏膜病的人群进行相关的口腔健康检查和教育,提升活动义齿佩戴者的咀嚼功能,延长活动义齿的使用寿命。

  • 标签: 活动义齿 口腔黏膜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夯实基础护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分级护理的要求,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性的护理专业服务,使我科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大大提高了病人的住院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病人为中心 病人满意
  • 简介:摘要分析干扰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平板运动试验)的原因,寻找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干扰,提高平板运动试验的准确性及诊断价值。结果干扰原因与护士的操作水平及患者心理、步态、体型及手握扶手的松紧均有关系。结论通过规避干扰因素,能最大限度保证心电图的质量,对提高平板运动试验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活动平板试验 干扰 伪差 基线漂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疗活动中医患沟通的技巧。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进行医患沟通技能培训,2013年6月开始着手实施人性化医患沟通模式,于2013年7月正式展开,随机抽取2013年2~5月份期间住院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统计其医疗服务满意度,与2013年7~10同期医疗服务满意度(同样随机抽取6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调查)比较,总结医患沟通的技巧及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组间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医患沟通模式有效提升了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应自医患沟通中突出人性化服务理念,提升医患沟通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 标签: 医疗活动 医患沟通 技巧 人性化沟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实施过程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在本科贯彻执行早期下床活动的23名长期卧床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与干预,观察干预后的效果。结果23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因病情恶化最终家属放弃出院外,5名患者病情平稳后转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并最终康复出院,其余16名患者均顺利转出ICU在普通病房继续接受治疗,最终顺利出院。所有患者下床活动期间未发生脱管事件,未发生因下床活动导致需要紧急抢救。结论重症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实施与护理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生理机能和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重症患者 早期下床活动 实施 护理
  • 简介:摘要1例63岁男性,在服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75mgbid1年之后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左上肢静止性震颤症状。患者自上述症状出现后,擅自减少剂量并停用,后出现抑郁症状稍加重情况,入院后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0.5mgqd及替扎尼定片2mgbid后抑郁症状及静止性震颤和肢体活动不利症状有所改善。

  • 标签: 文拉法辛 迟发性运动障碍 静止性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