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保护会阴自然分娩与常规阴道分娩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我院1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采用保护自然分娩,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比较两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会阴情况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住院天数(2.51±1.3)明显短于对照组(4.04±1.6),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两组在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②观察组中产妇分娩后会阴完整率18%高于对照组2%,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会阴裂伤率及尿潴留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保护会阴自然分娩有着比常规阴道分娩更大限度保护产妇会阴完整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分娩中推广。

  • 标签: 无保护会阴自然分娩 常规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会阴保护分娩技术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产时助产模式,观察组接受保护分娩助产模式。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会阴弹性状况及产妇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弹性良好率及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保护分娩法作为新型助产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然分娩 会阴无保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保护会阴分娩技术与常规接产技术的临床观察比较。结果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有利于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会阴水肿及疼痛度,不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论保护会阴接产术提高了自然分娩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这一技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无保护会阴分娩 会阴侧切率 会阴水肿 会阴疼痛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护会阴接生及控制胎头娩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阴道分娩的产妇96例作为研究组,采取保护的会阴接生以及控制胎头娩出。对照组选取资料相匹配的产妇166例,采取传统的分娩方式(保护会阴接生法)。对两组产妇第二产程的时间、会阴裂伤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第二产程的时间上没有统计学上差异;会阴裂伤的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尤其是会阴的I度裂伤与II度裂伤(P<0.05)。在羊水的污染比率、新生儿的体重以及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几方面,两组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控制胎头娩出以及保护会阴接生的助产技术效果显著,可降低会阴裂伤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无保护会阴 自由体位分娩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接产技术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低危初产妇383例,其中2016年1月—3月采用传统保护会阴方法和会阴切开方法接199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2016年4月—6月应用创接生技术为主要接产方法,必要时采用会阴切开方法接生184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损伤情况、产妇满意度、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两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接产技术应用于初产妇阴道分娩有效降低了女性分娩时的会阴损伤程度,维持了女性会阴完整,促进了自然分娩,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对新生儿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初产妇 无创接产技术 会阴侧切 会阴裂伤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创助产技术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46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根据助产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助产技术辅助分娩,观察组采用创助产技术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和产后2h出血量,产妇会阴裂伤程度、会阴水肿发生率以及产后伤口恢复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分娩时和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发生率和会阴水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助产技术对母婴分娩结局无明显影响,能够降低会阴裂伤发生率,减少会阴水肿,能够促进自然分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助产 阴道分娩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保护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给予肺保护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机械通气治疗,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并记录其死亡率。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PaO2及PaO2/Fi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H值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呼吸损伤及死亡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86,P<0.05)。结论肺保护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保护性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保护会阴接生法与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临床治疗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92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进行接生方法的对比研究。按照92例产妇的个人意愿,分为保护会阴接生组46例和保护会阴接生组46例。对比和观察两组产妇的会阴情况、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住院时间。结果无保护会阴接生组产妇会阴完整率较高,产后2h出血量少和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保护会阴接生能有效降低产妇的会阴损伤程度,减少产妇产后的住院时间。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保护会阴接生法 发生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助产技术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低危产妇。对比实验组创法和对照组传统法对分娩效果的影响。创法本院于2013年7月引进国际分娩助产技术,对助产士进行该技能的逐一培训指导。在2014年本院产房全面开展创助产技术,实行不用手扶持会阴接产,严格限制会阴切开,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自然分娩的3967例产妇进行了无创接生。传统法在未开展创接生的2012年1月-2013年1月自然分娩的5583例产妇,则采用传统的方法保护会阴进行接生。结果采用传统法保护会阴进行接生的会阴侧切率平均为24.6%,采用创法保护会阴进行接生的会阴侧切率仅为6.4%。结论两者比较,创助产技术的开展明显降低了会阴侧切率,减少医疗干预、促进自然分娩,减轻产妇分娩痛苦,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无创助产技术 会阴侧切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结肠手术中新式保护肠造口的应用临床。方法任意将60例结肠损伤患者其划分为实验与对比两个小组,其中对比组行一期结肠吻合术,实验组行一期吻合后加做保护回肠造口术。结果实验组18例治疗效显效,占总人数60.0%;12例有效,占总人数40.0%。对比组13例显效,占总人数43.3%;14例有效,占总人数46.7%;3例无效,占总人数10.0%。两个小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术后腹腔出血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后吻合口漏数据都明显优于对比组。结论在急诊结肠手术中采用新式保护肠造口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应该积极推广使用,持续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急诊结肠手术 新式保护性肠造口 临床应用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分娩镇痛方式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6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的镇痛显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但前者的镇痛显效时间短、持续时间长及镇痛效果好,优于硬膜外麻醉。

  • 标签: 阴道分娩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针对神经外科患者躁动,意识不清,容易造成自伤、毁物、伤害他人、不配合治疗等现象,在临床工作中常需使用保护约束。本文总结了我院2014年1月—12月57例患者使用保护约束的护理体会,使用约束可以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保护性约束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分娩的可行。方法对201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1例孕妇经阴道试产,试产成功率86.7%。选择再次剖宫产100例。结论剖宫产不能作为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如无剖宫产指征,应于试产,因为阴道分娩创伤小且花费低。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侧卧位分娩配合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护理。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行侧卧位分娩配合保护会阴接生。结果本组80例产妇中,会阴侧切发生率11.25%,会阴裂伤发生率5.00%,平均新生儿Apgar评分(9.16±0.32)分;肩难产发生率1.25%;护理满意度95.00%。结论侧卧位分娩配合保护会阴接生用于产妇分娩,可降低会阴侧切、会阴裂伤发生率,抑制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侧卧位分娩 无保护会阴接生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阴道分娩的可行。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实行阴道分娩的产妇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间段初次分娩的产妇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成功率、产程、新生儿窒息情况以及产后出血量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的有34例,失败6例,成功率85.0%;对照组阴道分娩成功的有37例,失败3例,成功率为92.5%。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患者应该结合其自身状况建议行阴道分娩,以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 阴道分娩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的阴道分娩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瘢痕子宫妊娠产妇4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瘢痕妊娠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收取时间为2012年2月直至2013年4月期间。结果观察组瘢痕子宫妊娠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87.50%与对照组瘢痕妊娠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90.00%相比,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瘢痕子宫妊娠产妇产后出血(156.33±11.27)ml、总产程时间(10.13±0.25)h与对照组瘢痕妊娠产妇产后出血、总产程时间相比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分娩并非为剖宫产绝对指征,具备阴道分娩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实施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瘢痕子宫妊娠 阴道分娩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会阴保护接生技术在低危孕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34例例正常分娩的低危孕产妇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67例,参照组采用传统会阴保护技术,试验组采用会阴保护接生技术,对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参照组第二产程时间显著长于试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低危孕妇正常分娩应用会阴保护接生技术,可显著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会阴裂伤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低危孕妇 正常分娩 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2月90例妊娠合并症分娩产妇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传统接生组实施传统接生方法,实验组应用会阴保护接生技术。比较两组妊娠合并症分娩产妇满意人数;第二产程的平均时间、产程产妇配合度;护理前后不良心理;会阴侧切概率。结果实验组妊娠合并症分娩产妇满意人数高于传统接生组,P<0.05;实验组第二产程的平均时间、产程产妇配合度优于传统接生组,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心理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不良心理优于传统接生组,P<0.05。实验组会阴侧切概率低于传统接生组,P<0.05。结论会阴保护接生技术在妊娠合并症分娩产妇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降低会阴侧切概率,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

  • 标签: 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分娩爱母行动”,新型的“会阴保护接生术”,改变了传统助产术的现状,初产妇在助产士的帮助下,均匀用力,充分扩张产道,助产士不对会阴进行人工保护干预或者会阴侧切,在双方共同配合完成。这样不仅减少会阴撕裂伤、甚至使会阴裂伤,更有利于减少会阴切侧率,使产妇产后康复快,出血少,减少住院日。

  • 标签: 初产妇 助产士 会阴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妇侧卧位分娩结合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取我院产科于2013年11月—2018年7月接收的23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保护助产组和常规保护助产组。对两组自然分娩的产妇护理效果比较。结果无保护组产妇的会阴裂伤占比20.00%,会阴侧切占比18.26%,会阴水肿占比6.09%,常规保护助产组为31.30%、71.30%、2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保护组产妇的新生儿出现并发症占比0.87%(1/115),与常规助产组相比7.83%(9/115),降低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侧卧位分娩配合保护会阴的助产方式不仅可以减少产妇的会阴损伤风险还降低了新生儿并发症的几率,对产妇和新生儿都起到保障作用,相比于常规的保护式助产反式优势明显,对临床护理有借鉴意义。

  • 标签: 侧卧位分娩 无保护会阴接生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