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脑内不同的自律细胞群,产生不同的节律,通过神经调控及不同的传播途径,产生不同的脑电波,对应着脑细胞特征频率,控制脑组织不同的区域,实现不同的生命状态,如觉醒、睡眠、梦境。试验支持“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有传输信息作用”,他很可能是我们意识的基础,智慧的源泉,他的抑制让人处于梦境状态。缝隙连接常以电紧张形式传递信息;而化学性突触以动作电位传递信息,他们互相制约,完善着细胞通讯,基于该认识,很可能GJIC不是导致“癫痫”的物质基础,而是癫痫发病的生理抑制剂。各脑区相互协调,伴随不同脑电波,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若出现异常,生命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如成瘾。人体生命活动的表达主要由动作电位来驱动,即β波是活跃生命活动必要条件,α波阻断减弱,常反应儿童大脑发育不全。基于心脏起搏器原理,对脑不同区域进行起搏及调控,产生不同的脑电波,而改善我们的生命质量,这值得尝试。

  • 标签: 脑电波 意识 梦境 癫痫 缝隙连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频电波刀应用于重症宫颈糜烂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重症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平均分为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使用高频电波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微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11±2.03)min,对照组为(7.76±2.66)min,对照组明显长于观察组,且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4.44%,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且P<0.05。结论对重症宫颈糜烂患者使用高频电波刀进行治疗,手术时间少,且疗效显著,可推广。

  • 标签: 高频电波刀 疗效 重症宫颈糜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LEEP刀及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妇科门诊采用LEEP刀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00例,以及我院2006年采用聚焦超声治疗的回访患者100例,对其疗效、治疗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LEEP组治愈98例(一次性治愈率为98%),超声组治愈88例(一次性治愈率为88%);LEEP组治疗时间为48秒-330秒(平均为200秒),超声组为112秒-1338秒(平均为495秒);术中出血LEEP组有21例,超声组有86例;治愈时间LEEP组大多为4-8周,超声组大多为8-12周;术后排液及出血LEEP组也比超声组少。结论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治疗时间及治愈时间均优于聚焦超声,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彻底、值得临床推广的物理治疗方法。

  • 标签: LEEP刀 聚焦超声 慢性宫颈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阴道镜辅助高频电波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实施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阴道镜辅助高频电波刀(LEEP刀)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其中68例患者的临床手术时间为(8.5±1.7)min,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后均未出现感染和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经过随访,68例患者中CINⅠ级及CINⅡ临床有效治愈率为100%,CINⅢ级其治愈率也达到80.0%。结论采用阴道镜辅助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镜 高频电波刀 宫颈上皮内瘤变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频电波刀宫颈锥切术并发症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LEEP刀宫颈锥切术治疗的CIN患者90例,CINⅠ级患者和CINⅡ-Ⅲ级患者各45例。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P<0.05。结论LEEP刀宫颈锥切术能够有效治疗CIN患者,在CIN早期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优越,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高频电波刀 宫颈锥切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常能听到临床反应说夏季钾结果偏低。对此对吧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2年间临床血清钾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夏季血钾结果偏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血糖波动因素及动态血糖监测的实际作用。方法收集我院1年之内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血糖仪定时血糖监测,即对患者实施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觉前的血糖监测,观察组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系统对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22%,观察组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12%,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方法能够较好的监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血糖波动因素 动态血糖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在血糖波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80例血糖波动患者相关病例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BG、早餐后2h、午餐后2h以及晚餐后2h血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FBG、早餐后2h、午餐后2h以及晚餐后2h血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糖波动患者在胰岛素泵治疗基础上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效果理想,根据血糖监测调整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动态血糖监测 血糖波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颈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69例,以CIMT0.9mm为界,分为A组(CIMT<0.9mm,n=90例)、B组(CIMT≥0.9mm,n=79例),比较两组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BG)、24h平均血糖(MBG)、超敏C反应蛋白(H-CRP)等指标。结果(1)B组MAGE、LAGE、h-CRP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LAGE、MAGE、H-CRP与CIMT均具有相关性(P<0.05),其r值分别为0.277、0.411、0.163。结论血糖波动、炎症因子可加重T2DM大血管病变发展,控制血糖平稳及机体炎性状态可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进展。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颈内膜中层厚度 H-CRP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血糖监测方法监测无糖尿病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糖变化对神经缺损评分和TNF-α值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提供更详细的血糖代谢和预后评估。方法对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方法观察早期血糖波动情况,根据血糖代谢紊乱程度依次分为血糖正常组、一过性血糖升高组和持续性血糖升高组。比较3组患者TNF-a指标差异,同时比较三组的神经缺损评分。结果持续性血糖升高组TNF-α值和神经缺损评分高于一过性血糖升高和血糖正常患者(P<O.01);一过性血糖升高组和血糖正常组患者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糖波动时持续血糖升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TNF-α值和神经缺损评分高于其它患者,可指导进一步治疗及预后评估。

  • 标签: 卒中 高血糖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后期症状波动的药学监护内容和模式,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用药史和病情变化,提供用药指导和相关治疗建议,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临床药师根据指南和循证依据,进行个体化的药学监护,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结论临床药师应该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发挥药学专业特长,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临床药师 帕金森病 症状波动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波动特点及心脏结构功能。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心内科收治的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单纯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匹配(如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血脂、血糖、肌酐、尿素)。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比较两组的血压波动差异。行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结果在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情况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h动态血压中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昼夜平均血压、昼夜脉压(PP)均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昼夜勺型/本组患者数比例低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较单纯高血压组心脏结构、功能发生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舒张末期壁厚度、心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的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h动态血压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脉压、昼夜平均血压、脉压均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昼夜勺型/本组患者数比例降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发生明显变化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舒张末期壁厚度、心左室末舒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射血分数下降。提示合并冠心病组的血压控制不佳及波动加大,出现了左室顺应性的下降及功能改变。所以,通过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的变化和心脏彩超的变化可以对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风险进行预测和及时干预治疗。

  • 标签: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左室肥厚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型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雅培辅理善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自我监测血糖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防止血糖波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或入院的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例观察组佩戴雅培辅理善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并根据每天下载的血糖图谱调整胰岛素剂量或更换胰岛素剂型或加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进行血糖精细调节,其它2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华益血糖仪多次指端快速血糖监测血糖,每周监测空腹、午、晚餐前、早、中、晚餐后2小时及凌晨2点血糖,有低血糖症状时加测血糖,根据所测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或更换胰岛素剂型或加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观察三个月。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佩戴雅培辅理善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组治疗后血糖差值、平均血糖值、最高血糖值、最低血糖值、低血糖发生率及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血糖漂移幅度等指标低于华益血糖仪多次指端快速血糖监测血糖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新型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雅培辅理善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显著降低低血糖的时间和发生率,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少血糖波动,避免了低血糖的发生。

  • 标签: 新型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雅培辅理善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 糖尿病血糖波动 防治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健康者20例,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按血糖波动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差值<6mmol/L),B组(差值≧6mmol/L),比较各组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结果血糖波动越大,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越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相关,可作为评估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指标之一。

  • 标签: 2型糖尿病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血糖波动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波动与ST-T改变及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高血压与冠心病患者129例,按照患者病症状况分为三组,其中43例患者为单纯高血压病症(高血压组),42例患者为冠心病(冠心病组),以及4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全部患者均通过24h动态血压监测与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各组患者血压波动与ST-T改变及心律失常变化状况。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患者发生血压升高状态诱发心律失常、ST-T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高血压组与冠心病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同步ABPM与DCG检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有利于及时明辨患者症状,分析心电图异常改变原因,为后期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具有重要指导。

  • 标签: 高血压 冠心病 血压波动 ST-T变化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上对于冠心病以冠脉搭桥手术治疗为主,该治疗方法能延缓病情发展,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恢复。越来越多研究结果表明血糖波动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加强患者血糖测定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以冠脉搭桥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波动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起点,并根据危险因素提出应对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脂血症 应激性高血糖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压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中心2015年3月—2017年2月间收治并明确诊断为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水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40)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5mg,qd口服;试验组同时给予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80mg,qd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患者血压波动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3.7%(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血压波动较小,更为平稳(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和7.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患者血压更为平稳,联合用药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 缬沙坦 氨氯地平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