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社区医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6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集体训练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身体各项能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手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技术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患者运动与日常活动功明显增强,患者生存质量有效提高。

  • 标签: 脑卒中 社区康复技术 集体训练 身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种病理检查技术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2年3月-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支气管疾病患者、胸骨旁裂孔疝患者各4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将每种疾病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疾病诊断技术进行诊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病理检查技术进行诊断,比较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纤维支气管疾病患者的对照组患者的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为80%,较观察组低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胸骨旁裂孔疝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5%,对照组为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诊断得到安全性较传统方法更高。结论病理检查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应在临床诊断中予以推广。

  • 标签: 病理检查 诊断 准确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低危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产科2014年6月-2014年10月,经阴道分娩低危初产妇320例,分成传统接生技术分娩142例及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158例,比较两组在会阴裂伤发生率,第二产程时间,产程中疼痛,产后出血量,产妇满意度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撕伤程度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接生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撕伤的程度,减少产后出血等,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操作简单,对会阴的保护效果良好。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会阴裂伤程度 产后出血 产时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技术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采集的56例动脉血标本,其中包括38例男性,18例女性,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后,其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以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其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衰竭 临床指导
  • 简介:摘要总结临床工作中影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因素,为提高VSD技术疗效提供借鉴。从护理方面的因素、医疗方面的因素、患者全身方面因素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影响VSD技术的因素。

  • 标签: VSD 临床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R投照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分析。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DR投照技术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在我院骨科进行股骨头坏死治疗的300例患者进行DR投照技术和传统的X线投照,并结合诊断过程和最终结果,对比检出率。结果DR投照技术的特点是图像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动态范围广并能够后期处理;通过对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患者进行两种技术投照,其中DR投照技术诊断出292例,诊断率97.33%;传统X线投照技术诊断出249例,诊断率83.00%,DR投照技术诊断率高于传统X线投照技术诊断率。结论DR投照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功能多,易操作,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的放射学科普及。

  • 标签: DR投照技术 特点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为从中药的鉴定分析方法中挖掘、筛选、评价和研发更加有效的鉴定方法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近年来关于波谱及色谱分析技术在中药分析鉴定中的应用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结果随着现代仪器和技术的发展,利用波谱及色谱技术进行鉴定研究,使中药的分析鉴定更加准确、有效。结论利用现代分析技术鉴别分析中药的真伪,已成为保证中药安全、有效、可控关键及重点。

  • 标签: 鉴定 波谱法 色谱法
  • 简介:摘要中药饮片市场比较混乱,而且存在大量假冒药材,因此提高中药饮片鉴别技术尤为重要。常见的鉴别包括闻气味、外形、形状、水试等方法。除此之外,还有理化鉴别及显微鉴别。本文对中药饮片掺伪的鉴别技术作一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提高鉴别技术提供新思路。

  • 标签: 中药饮片掺伪 鉴别技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为产科临床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份至2011年3月份收治的140例足月临产孕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针对观察组,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在分娩结束后,对比两组的产程长短、镇痛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例数、新生儿窒息等方面的不同;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对照组的平均产程明显长于观察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比例上,两组的比较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在分娩方式上,对照组与实验组各有19例与4例接受剖腹产,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镇痛效果上,观察组有效镇痛率为100%,与对照组形成鲜明对比,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科临床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不会带来明显的不良反应,同时可以有效缩短产程,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对于控制剖腹产的概率也有着显著的意义,适于在临床中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无痛分娩技术 产科临床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从国内检验仪器和检验技术两个方面,结合临床检验工作现状,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医学检验技术发展的现今阶段以及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也预测了今后我国联创检验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

  • 标签: 临床检验 仪器 技术 问题 方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在我院骨外科就诊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3例行微创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22例行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的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8.2%。结论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技术 创伤骨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医药工作和社区中医药工作是重点工作之一1。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对于维护民众健康,缓解“看病贵、看病难”具有重要作用。现在的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还存在着很大问题。

  • 标签: 中医适宜技术 推广 难点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某节能灯生产企业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情况及所采取的防护措施、防护效果,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该企业生产工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接触危害因素员工体检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企业总体布局满足生产需要,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合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生产性粉尘、一氧化碳、汞、铅及生产性噪声等。检测结果大部分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工人体检结果未发现相应职业病和从事相应岗位的职业禁忌证。结论应加强汞、噪声等关键岗位的排毒设施及减震除噪措施和劳动者个人防护。

  • 标签: 职业卫生 职业病危害因素 节能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SD负压引流在创伤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创伤外科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后,成功进行了植皮。结果30例患者经过负压封闭引流术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无感染灶。结论将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到创伤外科的治疗中,能使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加快,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治疗时间明显缩短,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VSD 创伤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适当选择超声检查方法,供临床医生参考。方法根据病情选择经腹部或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正确选择超声检查方法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快而准确的超声检查结果,减少病人负担,少走弯路,为病人提供廉价、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 标签: 无创伤 安全 首选 方法 子宫内膜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年7月—2018年7在科室接受输血治疗的68例患者,根据具体输血情况分为观察组(37例)及对照组(31例),对照组常规输血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治疗,观察组滤除白细胞输血,比较不同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2.70%,对照组为29.03%,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输血治疗中采取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可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提高输血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输血治疗 输血技术 滤除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工作中常见的几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住院部各科室所出现的病理技术工作问题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各类病理技术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质量控制的实施要点展开详细统计。结果100例病理技术问题当中,13例问题存在于申请单与病理标本的接收方面,所占比例为13.00%;61例问题存在于切片处理方面,所占比例为61.00%;26例问题存在于HE染色不当方面,所占比例为26.00%。切片处理方面存在的病理技术问题明显高于其他各项,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进一步提高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工作水平,需要针对以上各项问题,做好包括完善制度、规范切片流程、控制试剂处理程序、完善HE染色在内的各项针对性质量控制工作,从而为医院的建设以及科室的发展发挥重要意义与价值。

  • 标签: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问题 分析
  • 简介:摘要作为中医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其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单一刻板,利用图像、音频以及视频等多样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将中医医学中的概念、知识以及病例等转化为具象化的信息进行呈现,以良好的交互式教学体验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本文从目前我国中医教学的现状入手,通过对中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多媒体技术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促进我国中医教学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中医教学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胸外科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胸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获得病历718例。结果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于在我医院住院的所有胸外科术后的患者718人为调查对象,发生手术后感染30例,感染率为4.18%。在我院胸外科术后并发感染呼吸道系统疾病占36.67%、消化道系统疾病占30.00%、泌尿道系统疾病占23.33%、其它系统疾病等占10%。胸外科院内感染影响因素是胸外科护理技术、感染并发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结论胸外科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关系密切,规范各项相关护理操作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胸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胸外科 院内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CE-MRA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患者135例,均行颅脑3DCE-MRA检查和TOF-MR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和疾病诊断准确性。结果3DCE-MRA检查的图像优良率(99.3%)明显高于TOF-MRA检查(89.6%),3DCE-MRA检查的疾病诊断准确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9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3DCE-MRA检查的图像质量清晰,可为疾病诊断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具有高度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颅脑CE-MRA成像技术 TOF-MRA检查 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