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是重要的消化道器官,胃黏膜层承担有较重要的生理功能,观察正常与病变胃黏膜在镜下的不同表现,有助于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恢复措

  • 标签: 胃黏膜层 镜下表现 慢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急性酒精性胃黏膜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7月~2012年06月收治的急性酒精性胃黏膜出血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磷酸铝凝胶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急性酒精性胃黏膜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磷酸铝凝胶 急性酒精性胃黏膜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黏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大出血的急诊诊断方法,并总结救治的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2例胃黏膜下恒径小动脉破裂大出血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治时段在2013年1月—2016年5月间;对患者诊断的方法、救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初次胃镜检查准确率为72.7%,镜下顺利止血率达到81.8%;所有患者经治疗均痊愈。结论在临床中对于无症状以及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首先考虑是DD病的可能性,而胃镜是检测该病的最佳诊断方法,若止血未成功者,可实施胃楔形切除手术。

  • 标签: 恒径小动脉 胃黏膜下 急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化湿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对胃黏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依照不同的治疗药物将其分为对照组(n=47)与实验组(n=47),对照组施以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施以益气化湿方联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8(IL-8)情况。结果实验组的EGF与PGE2明显较高,IL-8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气化湿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胃黏膜屏障功能,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益气化湿方 西药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 胃黏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药浴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我院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随机选择新生儿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药物和蓝光照射治疗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药药浴联合抚触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的黄疸消退情况。结果观察组中96例患儿经药浴治疗后效果显著,其余4例患生儿药浴治疗后,由于对药物吸收存在个体差异或喂养不当而造成黄疸消退较慢。但和对照组比较,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中药药浴配合中医抚触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新生儿胎粪的排出,新生儿大便次数增加,使新陈代谢增快,加速了体内胆红素的排出,起到退黄作用。

  • 标签: 药浴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西咪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样本分析对象都是2017年4月21日—2018年6月23日在我医院治疗消化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以抽签法实现分组处理。实验组(n=27例)选择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n=27例)应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黑便量以及黑便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在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同时,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西咪替丁注射液 消化性溃疡 急性胃黏膜病变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大承气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分为三组A组(假手术对照组,n=10)、B组(SAP模型组,n=15)、C组(SAP+大承气汤剂治疗组,n=15)。采用胰管内注射5%牛黄胆酸钠溶液的方法建立大鼠SAP模型,于建模后1h、8h分别经口灌胃,给予复方大承气汤(1mL/100g,治疗组)、生理盐水(1mL/100g,对照组和模型组)。24h后无菌条件下开腹,取门静脉血检测内毒素水平,取肠系膜淋巴结作细菌培养,小肠腔内注入0.2%FD4溶液测定肠黏膜通透性。结果模型组与大承气汤组内毒素浓度、肠黏膜通透性皆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大承气汤组两指标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细菌培养结果提示模型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大承气汤组(P<0.05),大承气汤组阳性率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对SAP大鼠肠黏膜屏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复方大承气汤 肠黏膜屏障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内镜下隧道式与常规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黏膜剥离术治疗,观察组行内镜下隧道式黏膜剥离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黏膜剥离术,内镜下隧道式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内镜下隧道式 常规黏膜剥离术 食管黏膜下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痔上黏膜二次环切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痔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3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痔患者分别采用痔上黏膜二次环切术与传统环切术结合消痣灵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静息压、收缩压、排便阈值、肛直角、肛上距、会阴位置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重度痔患者采用痔上黏膜二次环切治疗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痔上黏膜二次环切 直肠黏膜内脱垂 重度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白斑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口腔黏膜白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总有效率21例(91.3%);对照组治愈9例,总有效率17例(73.9%);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过量饮酒、吸烟可极大地诱发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病,甚至癌变;对于口腔黏膜白斑的治疗则需根据病患的客观病情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口腔黏膜 白斑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与分析佩戴活动义齿患者的口腔黏膜情况和诱发口腔黏膜损伤的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门诊想要更换活动义齿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的活动义齿类型和活动义齿使用时间,利用调查结果分析活动义齿和口腔黏膜病发生的关系。结果局部活动义齿出现口腔黏膜病的可能性明显低于全口活动义齿,所以活动义齿的类型和口腔黏膜病有直接的关系;随着活动义齿的佩戴时间增加,出现口腔黏膜损伤的可能性越高,口腔黏膜病的出现和佩戴义齿的实践有直接关系。结论活动义齿相关性口腔黏膜病的发生主要为佩戴活动义齿的类型和佩戴活动义齿的时间。需要对容易出现口腔黏膜病的人群进行相关的口腔健康检查和教育,提升活动义齿佩戴者的咀嚼功能,延长活动义齿的使用寿命。

  • 标签: 活动义齿 口腔黏膜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在最近几年的口腔粘膜治疗的发展当中,我医院药剂科生产的口腔药膜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并且根据在我医院治疗的几百例病人当中选出其中的一百例进行相关的复查以及研究,可知治疗成功的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 标签: 口腔药膜 口腔黏膜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对31例入住我科,并行EMR术的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术前准备及术后观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1位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术程顺利,经密切观察、精心护理后,均可康复出院。结论EMR是治疗消化道早期表浅肿瘤的有效方法,其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质量、缩短住院时间起重要作用。

  • 标签: EMR内镜黏膜切除术 围手术期 术中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EMBL)治疗食管黏膜下良性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EMBL治疗的25例食管黏膜下良性肿瘤患者,分析临床资料及疗效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全组2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均为一次性切除,手术平均时间为(26.4±7.9)min,2例术中出血,内镜下止血成功,术后无穿孔和食管狭窄的发生,术后1~2d出现轻微胸痛症状,自行缓解。结论EMBL可作为食管黏膜下良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操作简便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 食管黏膜 良性肿瘤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LST患者4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ESD组16例给予ESD治疗,EMR组28例给予EMR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ESD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EMR组、完整切除率和整块切除率明显高于EMR组、复发率明显低于EMR组,均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若LST病灶>2mm可选择ESD,虽然手术时间较长,却能更彻底的切除肿瘤,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指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治疗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主要依据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内镜黏膜下注射的基础上借助几种特殊高频电刀病变所在的黏膜剥离使得病变得到解决。通过ESD技术可以完全切除病变,使得消化道肿痛得到最终根治。

  • 标签: 内镜黏膜剥离术 护理 心得
  • 简介:摘要肝硬化与肠黏膜屏障的研究是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脏的弥漫性损害,可导致感染(30%~50%)、自发性腹膜炎(23%)、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同时引起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致菌群移位、菌血症和内毒素血症,从而进一步加速肝功能恶化,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肝硬化 肠粘膜屏障 菌血症 中医治疗 诊治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镜下慢性胃炎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50名患有慢性胃炎门诊及住院的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及胃黏膜病理检查,观察不同证型慢性胃炎的特点。结果中医辨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脾胃虚弱型;患者Hp感染与辨证分型无关;不同证型出现胆汁反流频率高低依次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肝胃不和型与其余四型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慢性胃炎的微观变化与中医辨证结合拓展了慢性胃炎的诊断思路,有利于疗效的提高。

  • 标签: 慢性胃炎 中医辨证 胃镜黏膜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