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孢子肺炎(PCP)的临床特点、胸部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PCP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60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胸部影像学特点。结果AIDS合并PCP临床特点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常无阳性体征,部分患者肺部可闻及湿罗音。典型的胸部影像学特征为双磨玻璃影。60例患者中仅4例找到孢子包囊,确诊为PCP,其余患者均为临床诊断。主要治疗药物为复方磺胺甲恶唑(SMZco)(100%)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43.3%)。结论临床凡遇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者,特别是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磨玻璃影时,应高度警惕AIDS合并PCP可能,尽早给予SMZco诊断性治疗,减少误诊率及病死率。

  • 标签: 艾滋病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临床特点 胸部影像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卡式氏孢子肺炎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诊断的27例艾滋病(AIDS)合并孢子肺炎(PCP)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AIDS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响特征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IDS合并PCP以青年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生命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肺部闻及爆裂音或湿啰音。血气分析结果提示27例患者均存在低氧血症。临床治疗过程中好转17例,未愈2例,转院1例,死亡7例。结论孢子肺炎是艾滋病患者常见多发的机会性感染,起病多为隐匿性或亚急性,患者肺部阳性特征较少,生命体征不明显,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增加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并总结对艾滋病合并耶氏孢子肺炎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与技巧。方法本研究中选择我院住院部在时间段2005年1月-2015年1月内所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耶氏孢子肺炎患者共计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本组70例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本组70例患者对治疗与护理操作的依从性高,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临床救治工作。经过系统性的治疗与护理干预,预后情况显示共68例患者生存,2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机会性感染危重期,生存率为97.14%(68/70)。结论采取包括消毒隔离、症状干预、心理疏导、用药干预、以及饮食干预在内的整体性护理方案,对艾滋病合并耶氏孢子肺炎患者有确切效果,对患者的康复影响积极,值得临床引起重视。

  • 标签: 艾滋病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X)治疗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PC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结果15例患者临床诊断PCP成立,经TMP-SMX抗PCP治疗后,除1例死亡(老年患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例因不良反应严重换药外,其余13例均得到满意疗效。结论复方磺胺甲噁唑仍是治疗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安全有效的首选药物。

  • 标签: 复方磺胺甲噁唑 肺孢子菌肺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孢子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中依靠巨细胞的吞噬作用和T细胞免疫反应可将其成功清除,而在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宿主中则人孢子可不断增殖,最终可导致间质纤维化。治疗的首选药物是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渗出病变,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对改善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肺孢子菌肺炎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PC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PC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艾滋病合并PCP的资料,对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中,咳嗽6例(100%),咳痰2例(33%),呼吸困难5例(83%),发热6例(100%),精神疲倦4例(60%),体重减轻3例(50%),腹泻1例(10%);呼吸音粗2例(33%),湿性罗音1例(17%),胸腔积液1例(17%),气胸1例(17%);实验室检查1例白细胞升高,4例正常,1例降低;5例LDH升高,正常1例;动脉血气分析检查,5例pH>7.45,5例PaCO2降低,1例在正常范围,6例PaO2均降低;血清白蛋白2例正常,4例降低。降钙素原1例升高,5例在正常范围;C反应蛋白2例升高,4例在正常范围。胸部HRCT的主要特点双磨玻璃样影4例;双侧云雾状、网状不均匀条索影2例。经甲强龙及复方磺胺甲嗯唑片治疗,其中1例联合克林霉素,好转5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艾滋病合并PCP多见于青壮年人群,临床以干咳、发热、呼吸困难为主诉就诊时,应行胸部HRCT检查,同时给予HIV筛查,若为阳性,应尽早给予积极治疗。

  • 标签: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影像学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氏孢子肺炎的CT表现,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卡氏孢子肺炎的CT表现。结果16例卡氏孢子肺炎的CT表现为磨玻璃影、斑片状影、结节状、网状影,典型者呈“蝶翼”状。结论磨玻璃阴影、斑片状阴影、结节状、网状影是卡氏孢子肺炎主要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但确诊仍需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 标签: 卡氏肺孢子虫 肺炎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PC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PC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艾滋病合并PCP的资料,对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中,咳嗽6例(100%),咳痰2例(33%),呼吸困难5例(83%),发热6例(100%),精神疲倦4例(60%),体重减轻3例(50%),腹泻1例(10%);呼吸音粗2例(33%),湿性罗音1例(17%),胸腔积液1例(17%),气胸1例(17%);实验室检查1例白细胞升高,4例正常,1例降低;5例LDH升高,正常1例;动脉血气分析检查,5例pH>7.45,5例PaCO2降低,1例在正常范围,6例PaO2均降低;血清白蛋白2例正常,4例降低。降钙素原1例升高,5例在正常范围;C反应蛋白2例升高,4例在正常范围。胸部HRCT的主要特点双磨玻璃样影4例;双侧云雾状、网状不均匀条索影2例。经甲强龙及复方磺胺甲嗯唑片治疗,其中1例联合克林霉素,好转5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艾滋病合并PCP多见于青壮年人群,临床以干咳、发热、呼吸困难为主诉就诊时,应行胸部HRCT检查,同时给予HIV筛查,若为阳性,应尽早给予积极治疗。

  • 标签: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影像学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及分析克林霉素与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联合用于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文研究资料为本医院治疗的64例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选取时间2016年3月—2018年5月),依据抽签法实施分组,一组纳入32例,实验组采用克林霉素与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统计率,判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血清清蛋白检测值、血乳酸脱氢酶检测值。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统计率高于对照组数值,实验组治疗3周后血清清蛋白检测值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数值,实验组治疗3周后血乳酸脱氢酶检测值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数值,P<0.05,体现指标数据间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实行克林霉素与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联合治疗呈现较优临床效果。

  • 标签: 克林霉素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克林霉素联合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治疗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38例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19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用克林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且联合组治疗后血浆真菌β-(1,3)-D-葡聚糖及血清LDH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采用克林霉素联合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可有效提高艾滋病合并孢子的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克林霉素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中共入选11例患者,均为2013年1月-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设为观察组,临床期间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并选取2012年1月-12月在院接受治疗的11例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作对照组,临床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采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观察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艾滋病合并孢子肺炎患者临床期间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关注和推广。

  • 标签: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虫肺炎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认识艾滋病合并卡氏孢子肺炎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4年间在本院经活检或纤维支气管镜刷检证实的35例艾滋病合并卡氏孢子肺炎患者的CT胸部检查资料。其中男28例,女7例,中位年龄43岁,均行64排螺旋CT常规检查,对其图像分别使用窗和纵隔窗及薄层重建显示进行观察。结果35例中,两弥漫磨玻璃密度影35例,纵隔淋巴结增大10例,有多个气囊15例,合并脑弓形虫感染7例,腹部淋巴瘤2例。结论艾滋病患者胸部CT表现为双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影,有明显的融合成片趋势,早期病变主要在门周围,随着病情的进展,病灶向周围野辐射状扩展,而尖部较清晰或病灶相对较轻应考虑合并卡氏孢子肺炎的诊断。

  • 标签: 艾滋病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小儿肺炎病原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早期经验性用药和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住院肺炎患儿的合格痰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03份痰标本共培养出致病细菌292株,阳性率为26.5%,其中阴性杆菌242株,阳性球菌40株,真菌10株。主要分离的G-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为主,而G+则是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细菌耐药情况严重,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显示高度耐药,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以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尤其突出,但其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敏感率达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达100%,对大环内酯类以及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也较高,但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本组小儿肺炎的致病菌以阴性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和大肠埃希所占比例较高,药敏结果显示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特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肺炎 痰培养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艾滋病合并孢子病患者予以精心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艾滋病合并孢子病患者作为研究受试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为精心护理。结果观察组病情好转率83.9%高于对照组,病情危重率12.9%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精心护理可能有助于艾滋病合并孢子病好转,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精心护理 艾滋病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的耐药性。方法本次临床实验的标本为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集的样本中随机抽取的312份,312份标本中均含有肺炎克雷伯,通过对其进行临床实验,了解肺炎克雷伯的耐药情况。结果肺炎克雷伯对克林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利福平、头孢西丁、头孢噻肟等抗菌药物均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但是,对克林霉素耐药性最低,对头孢噻肟耐药性最高。在针对于肺炎克雷伯进行抗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首选克林霉素进行治疗。结论通过对肺炎克雷伯的耐药性分析,能够寻找到对其治疗最有效的药物,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肺炎克雷伯的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变迁,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445株肺炎克雷伯资料;用WHONET5.4软件汇总其耐药率,R2.15进行χ2检验及Cox-Stuart趋势检验。结果肺炎克雷伯标本来自痰标本最多(69.89%),以呼吸消化科的检出最多(24.95%);耐药率最低的抗菌药物为美罗培南(3.8%);除美洛西林的耐药率有升高趋势外,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变化趋势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肺炎克雷伯对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仍然是活性最高的药物。ESBLs肺炎克雷伯的构成情况无明显变化,但应加强其监测。而通过医院多部门、多学科共同努力,达到合理、规范的应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率是有可能的。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临床分布 耐药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外合并症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76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外合并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调查的对象共计39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外合并症的发病率为19.39%,与国内相关报道基本相符。患儿的合并症包括渗出性胸膜炎24例,占总数的31.58%;皮疹22例,占总数的28.95%;心血管系统损害18例,占总数的23.68%;神经系统损害32例,占总数的42.11%;部分患儿为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合并症。对所有患儿实施阿奇霉素治疗,结果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应充分的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病理检查明确患儿的合并症情况并积极给予对症治疗。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外合并症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江门地区肺炎克雷伯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趋势,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方法菌株鉴定采用ATBExpression系统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产超光谱ß-内酰胺酶(ESBLs)细菌检测采用纸片协同试验法。结果肺炎克雷伯的产ESBLs率为26.0%-35.5%;对青霉素类和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一直很高,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对碳青酶烯类仍高度敏感,但开始出现耐药菌株。结论肺炎克雷伯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增长趋势,应加强细菌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超光谱ß -内酰胺酶